你想象中的北欧国家是这样的吗?

北欧五国分别是: 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

众所周知,北欧是个高收入、高税收、高福利、高平等性和高均衡性社会发展模式的国家。

北欧信奉传统经济学:视节俭、勤奋工作和生产为美德,在供求关系中,他们认为“供”比“需”更重要,正是因为这样的传统经济模式,使北欧国家踏实地发展生产,靠储蓄、节俭成为全球社会福利最完善、人均GDP最高、老百姓最富有的国家。

石油出口使挪威的经济不断上涨,但是他们知道地底下的石油终有一天会被挖完,因此,从1995年起,挪威政府便把石油收入储存在一个主权财富基金账户——全球政府养老基金。预测表明,挪威养老基金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基金,据保守估计,挪威的养老基金到2017年,可能高达9000亿美元,活着的每个挪威老人都是百万富翁。

因为挪威的价值观和其他传统观念深入民心,就算富得流油也依旧勤俭节约,他们会把自己家里不需要但是还有几成新的物品当做礼物送给别人、卖到二手店里或是捐赠给贫困地区的人们。

且在过去的几年中,挪威一直是联合国评选的全球生活水准最高、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在瑞典,养老金人人都有权享受,并不是有工作的人才有。给妈妈和小孩的补贴也一样,每个家庭都有份,按小孩的人头发给。比如从孩子出生的那天起,政府视每个孩子为己出,每个月针对每个孩子免费发放的1000克朗左右“牛奶金”,一直到孩子16岁成年那天,其间不会中断。在孩子两岁之前,妈妈每天会有200多克朗的“妈妈金”,有工作资历的会按照工资比例得到更多。

瑞典的政府机关和政府所属单位,每年的6月上旬到8月上旬要放两个月暑假,民营企业则放3周暑假,到了圣诞节及新年期间再放两周假期。也就是说,在瑞典,一般的上班族一年至少有5周带薪假期,再加上其他法定假、病假、事假等,一年中几乎有半年在休假。

长达一年带薪的“爸爸假期”是指爸爸们在孩子6岁以前,可以随便选择一年,尽享与孩子亲密相处、共度美好成长岁月,且这个爸爸育儿假已经成为了一个硬性的规定。

孩子一出生,新爸爸就自动获得10天假期,同时还和妻子共同享有480天的带薪育儿假。至于谁留在家中担当带宝宝一职,通过夫妻协商后,大部分取决于两人的工作收入状况。按照规定,夫妻双方无论谁休产假的时候,可享受80%的带薪育儿假。这时候,如果妈妈工资高,留在家里肯定不合算,所以留在家里的那位,大多是收入低的一方。

妈妈爸爸们这么多假期貌似消耗了工作资源,但是在双亲的共同陪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们,健全的人格与体格,以及早早养成的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北欧国家人人都可以接受良好的免费教育,无论是私立或是公立学校,全都不用交学费,不管你是十几岁还是五六十岁,同样享有当学生的权利。

不过不管你什么时候回去学,学校对你的学习程度的严格要求是始终如一的。且最可贵的是在学习期间除了不用交学费,还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助学金可拿。

丹麦人失业了有失业补助金,瑞典的上班族享有暑假,挪威人并不把赚钱放在第一位……没有市场竞争,那么他们会不会因此变得懒惰呢?

事实却是,如果说北欧人懒惰,那么,为何丹麦、挪威和瑞典都名列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之列?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依照基尼系数,全球贫富分化最小的国家依次是丹麦、瑞典、捷克、挪威……无论我们用哪一项经济指标去衡量,这些国家都能保持在全球前三位。

“步行上学”一直是挪威首都奥斯陆市政府的市政规划:明确要求父母不能开车接送儿女上下学,为了学生在路上的安全,也通过立法尽量减少交通阻塞,再加上天然的环境,挪威人喜欢徒步远足喜爱滑雪。

挪威人爱好运动不喜欢开车,政府也不提倡开车文化,挪威的传统食品里,鱼、肉、土豆和蔬菜依然是餐桌上的主角。

然而,原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很健康,以五谷杂粮为主食,再佐以豆制品、蔬菜瓜果、鱼、蛋、家禽和少许肉类,然而我们很多在某种程度上丢弃了中国传统的美食,引进了肯德基和麦当劳这些典型的美式快餐像牛肉汉堡、乳酪、炸薯条、炸鸡块和可口可乐富含高脂肪、高油脂、高盐和高糖的“垃圾食品”。

纵观挪威人的生活方式,不正是中国老祖宗留下的勤俭持家、积谷防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以及绝不寅吃卯粮的消费模式吗?正因为实行传统的经济模式,使这些北欧国家逃过了经济危机,而且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国家。

而我们应该重新审视一下,是继续向美式生活靠拢还是重新回到我们原来传统的生活模式呢?

“同居乃等同于结婚”是瑞典的国策。所以,因同居等同于结婚,所以亦可同居移民。即伴侣一方是有瑞典国籍的公民,那么无所谓你们是结婚还是同居,都一视同仁,当作合法关系看待。

瑞典是最具代表性的结婚率低、离婚率高的一个国家,很多人选择同居而不结婚,但这不代表他们游戏人生,漠视家庭观念,正是对待婚姻和爱情过分严肃,不愿姑息迁就婚姻中的任何一种不可原谅的错误,才会如此的“眼里容不得沙子”。男女收入的持平,经济独立,不存在一方依附一方,婚姻中有无爱情就成了主要因素。

且他们不会为了孩子而凑合过日子,两人之间一旦没了感情,就算进过神圣的婚姻殿堂,就算有过一纸婚约也会说离就离。

瑞典东印度公司以中国临海城市广州为贸易目的地,先用瑞典特产木材、铁、铜等到西班牙换成当时在中国流通的货币白银,再用白银到中国购回瑞典人民奢求的瓷器、丝绸、茶叶,以及奉若神明的良姜、胡椒、桂皮等香料。

冰岛犯罪率几乎为零,第一例犯罪案发生在2013年。所以生活在这样安全无压力的国度里,冰岛人习惯于用简单的思维去理解生活中的一切。比如天地间最质朴的意识:无条件地相信任何人,本分自律。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即便有全球最好的福利,每个冰岛人还会去工作,创造生活,享受钟情的工作给自己带来的成就和乐趣。

近年来包括冰岛、瑞典在内的北欧诸国,率先对同性恋婚姻持开放态度。

北欧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开放式空间或透明玻璃墙一样,大家工作时间在做什么一目了然,下班回到家的地方,才是个人隐秘的地方,没有主人的允许是不能踏进其家门槛半步的。

北欧人一直提倡均贫富,不分行业贵贱,重视人的劳动价值,收入低交税低,收入高收税高,税后一清算,大家的工资都差不多,就连CEO这种顶级高层交税后工资也比清洁工高不了多少。

事不在大小,兴趣第一。既然各行各业收入差别不大,以兴趣为第一选择就成了就业的最低标准。北欧各国也鼓励人们去大胆尝试不同的工作,以找准未来的职业定位。

政府提供大量实习机会的措施保证了大家在尝试不同领域的时候,还有一定量的经济收入,如果你的工资是20000克朗/月,政府会帮你出其中的3/4即15000克朗,用人单位只要出5000克朗即可,这样优厚的条件,哪家用人单位会不同意呢?

环游北欧,最美的一道风景便是看书之丰盛,无论在哪里,都能留下他们岁月安然的阅读场景,而瑞典可以说是一个全民阅读的社会。

有人认为北欧人性格冰冷孤僻,难以接近,其实这么说也没错,他们与跟自己谈不拢的人,认为交往只是对时间的消耗,很难建立真正的友谊,不管是对自己人还是外国人。

因此书或书中获得的渊博知识,是他们人际交往的最好的媒介,因此,难以跟北欧人交往的原因是,阅读量远低于对方,所以缺乏可以与之交往的谈资。阅读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习惯,若没看过几本书,真的挺难走进他们的社交圈。

北欧福利最突出的体现就是教育和医疗免费,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隐患和多余的开支,北欧每个学校都有供孩子们奔跑玩耍的大操场、沙池、滑梯等。学校开出来的伙食也是经过营养科学家的配比,营养健康均衡,以免将来长大个个体质太弱三天两头就医。而工作环境中,则一定要求将工作的危险性降低到最小。

为了让孩子们锻炼出一个健康的体魄,鼓励孩子们多运动,每天无论刮风下雨下雪,孩子们必须有两小时的户外活动,这是北欧诸国对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学生的硬性规定。

北欧孩子的业余活动就是各式各样的玩,一般的学校到下午两点课程就结束了,这时候父母还没下班,不能来接孩子。除了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比如声乐班、小提琴课,或者母语班,亲近大自然才是他们最主要的活动。

春天,老师会带孩子们到春天的原野中散步,一边拿着树木的标本册,一边去森林里“实地检验”一番,看看树叶发芽。悠长的夏季,北欧阳光宝贵,老师们不会让孩子们错过沐浴在大自然的阳光里。秋天,老师带着孩子们去森林里捡回来各种颜色的树叶和松塔,回来粘粘贴贴,由树叶们做成的狐狸、狼、圣诞树就出现在各个班级的墙上。

到了冬天,堆雪人和雪窟都已经太小儿科,森林里、草坪上,大大小小积雪成冰的坡地成了天然的滑雪场,孩子们一人一个滑雪板,从高高的缓坡上急速滑下,孩子们乐此不疲!

孩子们的餐桌从来都是自己做主,不管你是一岁半的孩子还是17岁半的孩子,幼儿园老师或者家里父母几乎从来不会为每一个孩子平均分配食物。

欧美家庭流行的每个周六的“周六糖果日”,这意味着只在周六这一天才可以吃糖果,平时是不可以的。还有“周末电脑日”,只在周末孩子们才可以用电脑打游戏、上网。平时的电脑只是用来学习,或听听音乐。

北欧森林成海,很多幼儿园都设在离森林不远的地带。大部分活动以户外为主,有时甚至会露营。幼儿园里小孩子们动手能力超强,平常玩的玩具、用品,都是取自森林中的原木,然后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点点加工成想要的东西。包括平日抹面包的果酱,都是秋天来时老师带领孩子们去野外采来自制而成。

北欧诸国孩子年满14岁可以谈恋爱,16岁可以买酒,18岁可以考驾照,一层一层,界限分明。

北欧人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三个半”作息时间,即:晚上十点半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起床之后半个小时的阅读。


本文内容为《这么慢,那么美》阅读笔记,作者罗敷。

简介: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分享幸福指数NO.1的生活本质,用毕淑敏式的细腻、三毛式的浪漫讲述理想国的生活。生活断舍离,如果不能慢下来体会生活,又何必拼命活着。慢悠悠却有效率,简约而不简单,闲适又不空虚的生活究竟是怎样的?许多人将全球幸福指数第一归结于北欧制度、福利、资源等因素,但真的仅仅是这样吗?幸福是什么?物质很重要,但仅仅是“够用”就可以了。北欧人的幸福感,更多来源于简约、自然、宁静的心态,以及家庭的温暖、个人努力,而这是我们可以学会,可以身体力行的,也是我们自古传统一直倡导的。幸福是一种选择,我们不必去远方适应别人的生活,不必为了他人的价值观而将自己累得喘不过气,跟着罗敷,一个在北欧生活了10年的MM,体会那些真正能获得幸福的自信心态、简约的生活方式、生生不息的自强精神和温馨治愈的家庭观念。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想象中的北欧国家是这样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