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宫殿,又称“乾元宫”,“火官殿”,是一座祭祀火神的庙宇,原为“火神庙”,始建于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清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重建、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重修。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中,火神庙被焚毁,惟乾元宫牌楼幸存(即今火宫殿牌楼)。1941年火宫殿再建时,当地商贩出资在庙前空地上建棚屋商铺48间,形成了长沙小吃市场,此后逐渐发展成为集祭祀、看戏、听书、观艺、小吃为一体的庙会。是长沙乃至全湖南的一个集民俗文化、宗教文化、饮食文化于一体的具有代表性的大众场所,其规模和影响可与老北京的天桥、上海的城隍庙、南京的夫子庙相媲美,成为长沙市的一张名片。
上世纪的1960年,火官殿地区拆除了棚屋商铺,兴建楼房。此后40年风风雨雨,寺庙兴废一言难尽。直到2001年,火神庙在原址重建,并于2002年竣工。周边茶园、戏台、书场、艺苑俱增旧制,楼台亭阁景物全新,为发展长沙饮食文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照片摄于2016年1月1日。
下图、火宫殿南门石雕牌楼和麒麟,匾额:火宫殿 谭秉炎
中柱对联:誰攜太白來耶金穀宴芳園春夜羽觴宜醉月 胡靜怡撰
休問季鷹歸未火宮羅美食秋風鱸膾不思鄉 谭秉炎書
边柱对联:千年鲁殿尚岿然起凤腾蛟火享湖湘盛誉 罗传学撰
五味鄒厨诚旨炙饮和食德宫扬阛阓新風 谭秉炎書
下图、火宫殿山门,修饰一新的彩塑很是精美,与岭南常见的瓷塑、泥塑风格相似。
左侧拱门门额:南通北達 右侧拱门门额:東成西就
下图、山门前左侧壁中的碑文《火宫殿志》,2002年2月立,长沙 史鹏撰。碑文详见本文“附件一”。
下图、左侧拱门旁的“火宫殿牌楼”简介和“火宫殿牌楼-长沙市文物保护单位”碑
下图、《乾元宫旧址》简介
下图、《火宫殿重修记》,2002年2月立,长沙伏家芬撰
下图、穿过火宫殿牌楼,左侧是一尊金色的毛主席全身塑像。是为了纪念毛主席视察火宫殿五十周年,于2008年4月12日立的。基座中是毛主席的题字:“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毛泽东 一九五八年四月书
下图、“火神庙”全貌,复建的火宫殿,只有一进院落,主殿“火神庙”坐北朝南,为二层歇山式大殿。
下图、这是在“火宫殿”前的庭院中向西拍摄的“小吃王国”美食城
下图、“小吃王国”内人气极高,坐满了来此饕餮的食客。
下图、这是收银台上悬挂的食谱,我们没有时间等座位,只好一走了之。
下图、这是庭院南侧的“火宫殿金砖照壁”
下图、《火宫殿金砖照壁说明》
下图、庭院的东侧,是一座戏台。匾额:一曲薰風
戏台内的匾额:德威烜赫是咸丰三年(1853年)清文宗爱新觉罗·奕宁御题,
对联:象以虚成具几多世态人情好向虚中求实 何绍基联语
味扵苦出看千古忠臣孝子都从苦裡回甘 谭秉炎书
下图、位于庭院西北角“财神庙”前的小亭与旁边的假山自成一景,是火宫殿唯一一处清净之地,
下图、主殿:火神庙
前廊楹柱藏头对联:火司調鼎鼐 刘奇撰联
宮殿薦馨香 王孟林书
下图、这是殿内供奉的火神坐像
下图、火神殿的右侧,是一座坐东朝东西的“财神殿”。
对联:洞庭天下水 火宫八方财 刘国初撰
下图、财神殿中供奉的是一尊骑虎的武财神-赵公明元帅坐像
下图、这是火神殿东侧的“观音殿”,来此进香的游客比财神殿多些,看来长沙人并不太在意多财,更愿意的是祈求平安。
下图、殿内的观音坐像,她的左右并没有善财童子和小龙女陪侍,却在前面供奉了三世佛塑像。
下图、在观音殿前拍摄的火宫殿庭院,此时游人比刚才更多了。
下图、在通往火宫殿后门(东门)的夹道右侧,是介绍火宫殿的图片展览。这是左起第一版《历史寻踪、百年兴盛》
下图、第二版
下图、第三版:领袖钦谱 总理希望
第四版介绍的是火宫殿烹饪技术总顾问王墨泉获金厨奖证书和拿手菜肴照片
下图、过了夹道,就是火宫殿的后院,主建筑为“湘菜首府”餐厅
下图、火宫殿后门(东门)外景
下图、从后门东行不远的十字路口处,有一经营臭豆腐的八边形摊位,围观的人很多,并且拍摄二位师傅烹炸臭豆腐的照片。
下图、这里的臭豆腐的价格较贵,10元一碗(6块),而其他地方的一般是5-6元(6块),但仍然有人购买。我们也买了一碗品尝,不过这家店的豆腐闻起来并不臭,而且不好吃,我看到有的食客只吃了一块,就把剩下的扔在垃圾桶里了。
下图、三王街街景
下图、坡子街的“九芝堂”药店
下图、坡子街西口牌坊
下图、坡子街口的星月楼和少女雕像
下图、坡子街口南侧的《熊湘阁故址》碑。碑文见详见“附录二”。
附件一:
火宫殿志
想我初民,始于蒙昧。穴居野处,饮血茹毛。见火焰而感神奇,肇能源之发现;由御寒而尝熟食,衍烹饪之雏形。人类文明,于焉起步。日新科技,莫不赖之。火之为用,固大哉!湖湘地处南方,素崇火德;人耽东道,惯酌金樽。五味羔豚,庖厨烹制;八珍脍炙,鼎鼐调和。饮食文明,长留典籍;湖湘风味,远播寰瀛。而长沙火宫殿之风味小吃,尤著盛名焉!盖斯地自有清一代,即有祝融君“火神”之庙祀,道光时之重修。形成一宫“火宫殿”,两庙“火神庙、财神庙”、双阁“弥陀阁、菩慈阁”,三通“南通坡子街、西通三王街、东通司门口”,占地六千余平方米之大格局。殿供菩萨、庑立金刚。庙貌峨峨、神威赫赫。谢神祈福,祭典频仍;访胜观光,行人辐辏。于是,提篮售小吃者,随之云集。旋由篮而担,由担而摊。由流动渐趋固定。于是,“南通”、“北达”、“西就”、“东成”,四线木棚,形成集市。斯时庙产颇丰,河西有田庄十余处,市内有铺面十余家。并办有小学校,先后由“老八董”、“新八董”等殷实商家主其事。收入按六、三、一之比例,分作小学、救火会、祭祀之开支。制度井然,规模大备。而殿内饮食业之经营,因同业之竞争激烈,促食品之精益求精。于是,炸、炒、蒸、烧,各施绝技;烤、煎、煮、炖,竟显奇能。因之油炸豆腐、姊妹团子、红烧猪脚、龙脂猪血等等美食纷呈,佳肴迭出。人皆以来此一快朵颐为幸。名乃大噪矣!解放后,合作经营,人操旧业;投资扩建,店展新容。而人民生活,领导关心,毛泽东主席、彭德怀元帅等均先后躬蒞坊间,亲尝美食。由是中外嘉宾,争来品味;报章载体、竟作宣传。而此间之风味小吃,愈驰名遐迩,历久弥馨矣!今值改革开放之际,政通人和之时,百业繁荣、物资充沛。饮食文化、日有提高。虽一再设立分店,犹未能满足需求。承蒙市政府支持、公司筹资扩建。老店新姿,欣呈异彩,古坊夕照,再展奇观,于是火宫殿之老师遂进入其新时期矣!
长沙火宫殿有限公司
2002年2月立 长沙史鹏撰
附件二:
熊湘阁故址 按原文照录
长沙市人民政府立
二00六年十一月
熊湘阁,原名露仙观,位于今路边井,建于宋代。宋末,取楚国始祖
之名改为熊湘阁。德祐元年,即一二七五年,元军压境,潭州知州兼荆
明南路安抚使李芾率军民抵抗,坚守三月,直至矢尽粮绝,除
夕城陷,李芾在此堆薪举火,全家十九口从容自尽。明成化五
年,即一四六九年,长沙知府钱澍在此建李忠烈祠,户部尚书、著名
诗人李东阳为之作记,并作《长沙竹枝词》云:“马殿宫前江水流,定王
台下暮云收。有井犹名贾太傅,无人不祭李潭州”。
请看相关日志:《长沙:“太平老街”》
原题:(原创)长沙:火宫殿 2016-03-08 08:26 发表
2018.12.22 阅读(216)| 评论(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