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

7月14日消息,继社交网站360圈(360quan.com)宣布关闭运营后,国内又一家SNS网站倒下了。真人社区网站蚂蚁网(http://www.mayi.com)今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现金流已断裂,无法继续运营,将于7月30日关站。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短短半个月内连续两家社交网站关闭,意味着曾经火爆的国内SNS网站已经开始放缓脚步,SNS热潮正逐渐退烧。

下面是蚂蚁网创始人对SNS的一些深刻的分析,读了之后你会目前国内的SNS的发展和市场有个更清晰地认识:

 

 

互联网

2008-2010中文SNS的观察和实践

2008-2010中文SNS的观察和实践
作者:麦田(蚂蚁网创始人)

(一)回顾facebook之前的SNS
社会化网络服务(SNS)不是facebook开创的,在Facebook之前,“交友”和“社区” (尤其BBS社区)这两类互联网应用都具有SNS属性。特别是前者交友网站,几乎完全归属于SNS。为便于下面的讨论,在本文中把处理“人”和“关系”为主的互联网应用,都归属SNS范畴。

由于BBS社区的“媒体”属性更强一些,所以在我们这篇文章中暂时不讨论。这样在FB之前,观察SNS主要就是看“交友”网站。交友网站前几年的发展,大致分三个阶段,用三个案例网站代表:
1,    ****,2000年左右,交友网站的最基础模式
2,    Uuzone:2003年左右,引入了“六度空间”概念
3,    MySpace:2003年左右,引入了照片服务

先放在这里。说另外一个问题:SNS到底在做什么?归根结底,SNS做两件事情:1)帮助人与人“认识朋友”;2)帮助人与人“保持联系”。所有 sns网站做的事,都脱离不了上述两点,只是有些sns网站只做其中一点,有些两点都做。在fb之前,主流的sns网站主要做“认识朋友”

如 何借助互联网工具让人和人“认识”,表面看起来很容易,但其实挺难的。我用另一类互联网应用“媒体(门户)”来举例。在一个消费者的实体世界中,他通过阅 读报纸来获得新闻;在网上,他通过阅读媒体门户的新闻页面来获得新闻。但无论在实体世界或网络世界,用户为了满足自身新闻的需求,他的行为模式是一致的—— 都是通过“阅读”行为。

如果一种用户行为模式,在他从实体世界转移到网络世界时,不会进行改变;那么用户很快会习惯网络。这就是互联网上,媒体(门户)率先发展起来的原因。媒体门户只是改变了用户“阅读”的内容,但没改变用户“阅读”的行为。

但是“交友”就不一样。在实体世界中,通常情况下,并不存在特 定的“交友”行为。我们的行为可能是聚餐、泡吧、踢球等等,“交友”只是一种结果。试图把“交友”移植到网络后,我们就发现问题了——在网上交友网站,你无法做到让用户真的喝酒吃饭踢球,因此很难复制用户真实的交友行为。(对比上述媒体门户复制“阅读”的例子)。

这样看来,网上交友根本没法做啊。但是做互联网的聪明人们,还是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发现了实体世界中存在一类比较特殊的交友——婚恋交友。他们发现,婚恋交友的实体行为模式,和一般交友有区别。婚恋交友基本上就是一个对用户名单数据的阅读、搜索、筛选;而这种行为模式是可以复制到网上的。

因此抽象的说,早期互联网交友应用,是对用户数据库的处理。从中,交友应用发展出两个流派。一个流派是把用户数据“封闭”,阻隔用户获得其他用户信息,站方从中赚钱,这就是“婚恋网站”;一个流派是把用户数据“开放”,用户随意搜索和联络其他用 户,站方试图通过用户的粘度,而以广告费或增值费获得收入,这就是“(通用)交友网站”。

两个流派各有利弊。对于前者“婚恋网站”,商业模式非常清晰,但市场潜力有限。是一盘生意,但是是缺乏想象力的生意。这包括两方面的问题:第一,婚恋网站本质上卖的是“名单”,所以用户付出的代价就在于获得名单,而真正需要用户花大钱的交友过程,并不在婚恋网站实现,因此婚恋网站也赚不到这个钱;第二,婚恋网站往往是“一锤子买卖”——正常的用户在婚恋网站认识人并结婚后,往往两个人会同时注销账号,以示对婚姻的忠贞。因此从做站效率来说,做“婚恋网站”可能还不如做招聘网站。而这么多年来,这个流派也几乎没啥革命性的变革。比如搞一些婚恋评测之类的小创新,其实都是噱头。归根结底,“婚恋网站”是传统生意,没有发挥互联网的特性:网络效应。

对于后者“(通用)交友网站”,市场潜力很大,但商业模式并不清晰。但由于它具有网络效应,是真正的互联网生意,所以这些年的发展创新很多。在Facebook之前,包括我们最开始提到的3个发展阶段;然后是最关键的一次变革:facebook

(二)“妓女化交友”的困境
在 facebook出现之前,观察(通用)交友网站发展的三个阶段,能从中看出一个清晰的脉络——交互模式的演进。所谓一个网站的“交互模式”,基本上是回答网站“做啥”,用户在你的网站“玩啥”这个问题,在交互模式确定之后,才有产品;然后 才有运营、推广一系列工作

在最开始,类似****这类网站,还是简单的list,用户主要的交互模式(玩法)也就是搜索资料等等。这类网站发展不成功。

到uuzone阶段,是用“六度空间”理论,试图让用户玩升级版的list——包含“关系”的list。这类网站依旧不成功。

到MySpace阶段,此时,web2.0兴起,尤其是数码拍照和ipod激活了mp3市场,用户的玩法主要是“照片”和“音乐”,尤其是照片。这个时候交互模式是围绕“个人”。即通过照片,日记,音乐等等手段,使得“个人”真正丰富起来。这种模式是否成功呢?MySpace和国内的跟随者51.com的现状就能证明。

“冷冰冰”的用户数据列表——“冷冰冰”的带有“关系”的用户数据列表——数字化“鲜活”的个人,这三个阶段,就是交友网站这些年的发展,围 绕着设计“交互模式”的发展,也就是用户在你的网站“玩啥”的发展!

虽然在Facebook之前,非常多交友网站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但是我们可以说,在facebook之前,所有交友网站在“交互模式”这个问题上,都是不及格的。因为这些交互模式的设计存在“三大缺陷”

缺陷一:“上帝视角”——用户可以全局搜索或检索其他用户,并“到达”。这里的“到达”包括发短消息,空间留言等等。

缺陷二:“虚拟身份”——用户可以注册任何 ID,无任何熟人“背书”,完全独立出现在交友网站

缺陷三: “不适配”—— 小马拉大车,交互模式并不能成为普遍用户需要的、常用的、愿意使用的交互手段。比如,“玩空间”这个交互模式,请问谁说交友必须要有“个人空间”?让用户持续、长期维护“个人空间”来交友,用户的成本其实非常大。用户原来指望交友网站轻松交友,但网站的交互让他越来越 感觉沉重,不适配,用户就会觉得不值得,不好玩,不玩了

老牌交友网站上述“三大缺陷”到底意味着什么?美国SNS研究专家Danah Boyd给出了一个答案:“妓女化交友”——所谓“妓女化交友”包括三层含义:一,太廉价获得朋友,因而不珍惜,可轻易放弃;二,无法了解朋友真实身份背景,因而朋友关系是虚幻的;三,朋友之间的交流方式和手段单调乏味,因此往往直接指向性

更加麻烦的是,当我们稍微思考就会发现,“妓女化交友”实际上对“交友”是一种反对;即“妓女化交友”模式,让用户是交不到朋友的!(我们说的用户是主流用户,不提极个别就是为了性而交友的用户——这些为性交友的人,其实一直是非主流,不在我们交友网站考虑范畴)

也就是说,由于存在“三大缺陷”,必然导致“妓女化交友”;从而使得交友网站“做多错多”——他们越是希望用户交到真朋友,却越是让用户交不到真朋友。这就是交友网站的致命逻辑。

从其诞生之日,直到目前的一些交友网站,十年了,交友网站在这个致命逻辑下从无更改。虽然随着一轮轮概念炒作,投资介入,交友网站各领风骚数年,但随后都会快速趋于平淡,从无一个交友网站真正完全“立”住。以国内来说,都不说51.com了,像360quan、uuzone、wangyou、亿友,这些拿到投资的交友网站,无不是风光一时,但现在呢?

直到facebook横空出世。

(三) 关系的“重构”
在前面我们一直探讨的是“认识朋友”类SNS。如前所述,在Facebook上线之前,SNS应用主要集中在“认识朋友”这个方向,而“保持联系”的SNS比较少。不过,也不是没有,比如“校友录”应用。那么你一下就发现了,facebook和“校友录”做的“保持联系”的SNS互联网应用,并且他们面对的都是同一类关系——“同学关系”。

那么,什么是“保持联系”类型的SNS呢?所谓“保持联系”就是通过互联网,对既有关系进行网络重构。在这里,“既有关系”包括两类:一,在实体世界中的既有关系,如血缘关系、 同学关系、同事关系、同乡关系等等,“重构”指把这类实体关系搬上网;二,在网络世界中的既有关系,因为对网民来说,上网一段时间后,已经 形成网络关系,如QQ好友、MSN好友、博客好友等等,“重构”指把网络关系从一个网络转移到一个新建网络。下面简述这两类“重构”

(1) 实体关系的网络重构,代表网站:facebook
我认为只有两类实体关系存在网络重构的可能性,“同学关系”和“同事关系”。因为对实体关 系重构时,原实体关系自身的“密度”是关键因素,并且阀值就是“150原则”。密度太紧,则重构后的网络关系不能突破阀值产生网络效应,比如血缘关系,因此一些所谓“家族SNS”肯定做不起来的;密度太松,则重构后的网络关系不能收敛,会快速“水化”,同样不能产生网络效应,比如同乡关系,因此一些所谓 “老乡SNS”肯定做不起来。而恰恰只有“同学关系”和“同事关系”处于“复杂系统”状态,每个个体的关系圈差不多正好符合“150原则”,不松不紧,恰可以产生网络效应。

基于同学关系,已经产生了facebook和校内;基于“同事关系”的大型SNS,国外的linkedin如果算的话,那就已经有了一家了;国内肯定会有一家。但国内目前做的那些所谓商务SNS,基本没做到位。

(2) 网络关系的网络重构,代表网站:kaixin001
网络关系的网络重构,关键因素在于宿主网络的“开放性”。举例来 说,Kaixin001对msn关系的重构,因为msn的开放性而成功;51对QQ关系的重构,因为QQ不开放而发展艰难。

(关于kaixin001,其实它有很多“同事关系”和“同学关系”的重构;但是其最核心的重构,还是对msn关系;所以我们把它归属到网络关系重构范畴)

当 facebook定位于“保持联系”的SNS上线后,以前“认识朋友”类型SNS的“三大缺陷”,对“保持联系”的facebook全然不存在。如果用做题来比喻,老牌交友网站n年来绞尽脑汁做不出一道题,facebook一上来就换了题目。这真是一个聪明的选择!

但Facebook上线后,他也有自身的问题——Facebook需要发展出适合 “保持联系”类型sns的交互模式。这个非常重要的创新,facebook做到了!——以照片、日记、分享等等app应用形成的“feed流”,就是“保持联系”类型sns的交互模式。通俗的说,玩facebook玩的就是feed。然后,Facebook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让我们小结一下:Facebook的成功证明了一件事情——如果做SNS,聪明的做法是效仿Facebook,利用feed交互模式,去做“保持联系”。但是这个问题换到国内,情况出现变化了:因为我们有——QQ!

QQ事实上就是“保持联系” 的SNS。虽然QQ最开始并没有做SNS,他们只做了一个IM工具。但恰恰是这个无心插柳的 “IM工具”,其实就是适合中文用户的“保持联系”类 SNS的“交互模式”。QQ凭借核心IM以及“qq空间”和“qq群”,在中文网络上已经事实地满足了用户“保持联系”的大部分需求(注意,并不是该类全部用户需求,因为给校内网留出了空间,下述)。所以,虽然从效率上看,做“保持联系”的SNS更有效,但在国内,这个需求的空白市场空间却非常小!

因此我的结论是,对于关系的“重构”(“保持联系”类型SNS),“IM工具”是最适合中文用户的交互模式, “feed流”是最适合西方用户的交互模式——但无论中西方,这类SNS网站都找到了合适的“交互模式”,因而能持续快速增长,而不像从前的“交友网站”存在自身逻辑bug。

作为本节附录,再谈两个题外的话:

一,关于“创新”。有些朋友认为创新肯定是事先想好了才做。但其实不然!你看 facebook,他们上线的时候,其实连最主要的feed玩法都没设计出来(当时fb的主要玩法是美女pk);但是只要大方向是对的,而你的设计一开始逻辑bug。那么,顺着网站的发展,你慢慢可以从中发掘出你最需要的核心创新。大的逻辑没错,核心创新就一定会出现!但如果大的逻辑错 了,如老牌交友网站的“三大缺陷”,那神仙都帮不了你。

二,关于“继承”。谈了facebook的“创新”, 还需要谈到它的“继承”——目标用户群的选择。Facebook和几乎所有SNS一样,在开始的时候都是面向低龄用户群体(25岁以下)。无论这些SNS是做“认识朋友”的,还是做“保持联系”的!只有两个例外:商务SNS网站和婚恋SNS网站。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网上消费“关系”的用户,往往正处于建立自身人际关系的活跃期。年龄越大,要么是对“关系”淡化,要么是可以通过实体世界的活动来消费关系。Facebook开始只做校园,因此很好的继承了SNS的传统目标用户群。

四、2008年之前:facebook——校内
从04年 Facebook,05年校内网上线后,无论国外或国内,基于“保持联系”的SNS应用成为主流;而“认识朋友”的SNS应用被边缘化。这是最近5 年SNS领域的整体趋势。这几年SNS的发展,相关文章很多,我不做全面回顾,只简述一下,然后谈几点体会

Facebook 的发展:最开始Facebook上线后,做的是“美女pk”,且只对常青藤联盟大学开放注册。后来发展到对所有大学、中学以及公司开放注册用户,同时,发展出feed、开放平台,直到发展到现在;校内的发展:最开始抄了Facebook,上线不久,做了一个“班车送大学生寒假回家”活动, 始主要针对“211”大学,发展了“校园大使”的推广系统,在与陈一舟的5q、占座网等等网站竞争中,脱颖而出。07年下半年被收购,直到发展到现在

几点体会:
(1)为什么Facebook最开始做“美女PK”:这很有意思。因为“美女PK”其实属于“认识朋友”类sns应用,而不是“保持联系”,但Facebook上线的时候,最开始是做这个的。我分析认为两个原因:一,Facebook在最开始的时候,并没有清晰理解自身是在做“保持联系”;他们毕竟是这类sns的第一家,所以他们最开始的时候,也是在做“认识朋友”,只是由于自身产品逻辑——封闭系统,从校园熟人网络开始等等,特别是 “feed”的玩法创新出来后,使得其后自然发展到以“保持联系”为主;二,当初始系统数据不够时,“保持联系”是无法完成的,所以需要以“认识朋友”为 主的应用进行推广,以积累初始数据。这个例子再次说明,创新有时候是在运营过程中,演进形成的;但你的系统初始设定要符合演进逻辑。

(2) 校内网startup阶段搞的“送同学回家过年”活动,和Facebook“美女pk”有异曲同工之妙。校内网startup的另一关键经验——面对 “211”大学重点推广,这也和Facebook面向常青藤联盟的推广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校内网在startup阶段,其实是不只在产品本身抄袭了 Facebook;在运营策略上,也暗合了Facebook。

(3)5Q为什么打不过校内:关键是“品牌”。对大学生群体来说,5Q这个 品牌根本没法和“校内”比。

(4)占座为什么打不过校内:关键是“团队”。占座的创始人网络意识不到位。从他们和校团委合作的活动开始,这种“自顶向下”的观念,就注定了他们打不过校内

(5)QQ的问题:QQ一直没看到SNS趋势,直到陈一舟收购校内,他们才开始发现被挖了墙角,但在校园细分市场上,为时已晚

(6)中、西方大学校园用户无差异!对于互联网应用,中国大学生群体和国外青年群体没有太大差异,因为 大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不错,生活方式也接近(读书,生活)。这是中文网络用户中的一类非常特殊群体,大约占全中文用户10%左右。

五、2008年之后:海内、开心001、开心及其他
当时间进入2008年,国内sns的大戏正式开 幕。下面根据上线时间来说明:

校内:从07年底开始,校内效仿Facebook面向公司用户(白领)。但与Facebook顺利走向公司用户不同,校内即使采取了BD的手段,但也没能进入公司用户——这个事情后来让开心001做到了。如果仔细琢磨这件事情,你会发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校内是最忠实的Facebook模仿者,之前他模仿的每一步都成功了。但恰恰在“走出校园”这一步,校内的模仿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Facebook模式的SNS不适合中文公司用户(白领)!但开心001后来在这个市场却火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开心001模式其实并不是Facebook模式的SNS——否则,轮不到开心001, 校内就应该先在白领中火起来。

海内:在08年3月,海内已上线了几个月,以业界网友为主。王兴在做海内的时候,延续了他做校内的经 验——面向高端用户。他优先选择IT人士、媒体人士推广。这种策略,在海内效果甚微(但这是后来饭否做起来的原因)。那么,王兴在海内的高端策略错在哪呢?错在他没有真正普遍推广。尤其是在6月初,他应该也看到了开心001的msn推广非常有效,但是令人诧异的是,王兴却没有跟进做这样广泛、高强度的推 广。真正该下注的时候,王兴没敢下注,海内就再没机会了。后来项目逐渐淡化,开始做饭否。

开心001:关于开心001,我写过很多。不再重复。如果要让我从开心001成功因素中只选择一条,那 么就是:msn推广。msn推广是开心001做起来最为关键的因素。他们仅在这点上的推广投入就不会少于200万人民币。开心001其实是一个以社会化游戏为主要交互模式,配合强有力推广,快速聚集了大量用户的SNS。而这也回答了当初为什么校内进入不了白领市场,而开心001进入了——中文白领用户并不需要“保持联系”,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化游戏”

陈一舟的开心:陈一舟的开心,从抢域名的策略上来说,特别损。这样欺负开心001,非常过分。但是,如果在商言商,当你用相似品牌竞争开始策略,那你一定要做到第一,这样才能成功;你如果做到第二,那你所有投入都实际上在给第一的开心001做义务的品牌宣传。陈一舟的错误恰恰在于这么费尽心机,却只做了第二“开心”。现在开心001的品牌,说到底可以算是程炳浩和陈一舟共同完成的。那陈一舟的开心为啥没做起来?因为不坚决!力度不够!尤其是到了 09年,基本就放弃了和开心001的竞争。

其他通用sns类型网站,没有特别之处,暂时不提。

六、QQ的狙击
从上面可以看出, 2008年以来,以Facebook的榜样,国内所谓sns网站做的都是“保持联系”类型的sns。其中的佼佼者是校内和开心。似乎,中文sns大局已定。情况真的是这样吗?且慢!我们不要忘记QQ!

在我前面谈过,“保持联系”是QQ的核心领域,不容他人染指。并且,由于QQ足够强大,外人其实也极难进入。这里的QQ,指IM、QQ空间和QQ群。

(1)    QQ有软肋。QQ确实存在软肋(否则就不会有现在的校内和开心001)。对于校内,QQ的软肋在于反应迟缓,让校内在一个细分市场做得足够大;对于开心 001,QQ的软肋在于开心001是建立在一个几乎可以和qq抗衡的IM——msn基础上。(所以,现在如果有一个基于旺旺的sns,也是能做到千万用户 的)

(2)    QQ天花板。但是QQ更有“天花板”,即QQ可以让你在一个细分市场存活,但你想从这个市场突破,几无可能。以校内来说,陈一舟拿到软件几亿美元的投资, 有两年多了,但是,校内走出校园了吗?开心001同样面临这个问题,在拿到几千万美元后,从09年下半年开始,开心001还强力增长吗?

对于综合SNS来说,千万IP登录是一个关键的门槛;是一个能否成为big deal的关键门槛。QQ可能犯错,让新竞争者做起来;但是到千万IP门槛时,必然会遭遇QQ强力阻击。目前所有中文“保持联系”类型SNS,都无法迈过QQ在此时的狙击——09 年下半年,QQ做了2件事:一,推出了qq农场;二,改版了qq空间,引入了feed和app应用。QQ做的这两件事,前者就让开心001停止增长,后者 就让人人网困于校园

我们更宏观的看,面向个人的应用,有哪些超越了千万ip的门槛呢?有!迅雷,360、搜狗拼音等等!然后你发现, 恰恰在这类纯软件应用(客户端应用),QQ反而无法阻击新竞争者。

所以,QQ真实的核心能力,并非软件能力,而是用户“关系”。在QQ 上沉淀了亿万用户的“关系”,任何试图做“保持联系”的sns,都是试图从QQ的“关系”大盘中分一杯羹。这是QQ的核心利益和优势资源,QQ岂能轻易放弃?

在中文“保持联系”sns网站上,人们被被短期增长诱惑,以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乌托邦;但当他们投资以后才发现,QQ的天花板,来临得会比想象快得多。

七、蚂蚁网的SNS实践
从2008年3月上线,蚂蚁网开始了SNS的 实践。正是因为上面的分析,和所有中文sns不同,我们认为中文SNS只有做“认识朋友”,才能突破QQ的封锁。因此,蚂蚁网与其他SNS全然不同,我们从一开始就做“认识朋友”。

这是一个巨大的差异!如我前面所说,“认识朋友”原本是sns的主流应用,但是其自身一直存在“三大缺陷”,所以多年来没有一个真正成功的应用;尤其当2007年之 后,facebook类“保 持联系”sns大 为成功,“认识朋友”类SNS完全被边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蚂蚁网反其道而行之,去做“认识朋友”类SNS。我们的特立独行,来源于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对SNS的理解。

我们虽然看清了方向,但我们自身面临更大的 问题——资金。现在线上的蚂蚁网,基本只在08年做了9个月,产品还是一个“半成品”,然后就完全停滞了。但在这大半年的实践中,蚂蚁网有一些有趣的发现,说几条最重要的和大家分享:

1,“认识朋友”的需求及其庞大。用户需求甚至可以用“嗷嗷待哺”来形容。站方只要提供一个合适的产品,就能快速发展;甚至,一些网站提供的产品不完善,但用户数还是很多

2,用户真正缺乏的是“认识朋友”的能力,既如何利用互联网进行社交的能力——而网站的产品落脚点就在于此。

3,“认识朋友”和“保持联系”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用户如果在你的网站“认识朋友”,他会优先选择在你 的网站“保持联系”——只有你的网站不能提供“保持联系”的产品时,用户才会离开你

4,“上帝视角”、“虚拟身份”、“不适配”,是市面上“认识朋友”类型sns的通病

5,Facebook的feed产品结构,适合“保持联系”的应用,但不适合“认识朋友”的应用

八、歧路:中文SNS的“庸俗化”
从2008年开始的中文SNS浪潮,首先是以国外Facebook之火引发,然后以校内被软银投资而发酵,最后以开心网爆炸发展而进入高潮。到现在,遍地SNS。Facebook——校内——开心,这就是中文SNS几年 来发展的“三部曲”。

首先应该说,中西方互联网对SNS的理解和应用,在这几年有了长足的发展。尤其在“保持联系”的SNS方面,适合西方用户的“feed模式”和适合中文用户的“IM模式”完全形成;此外,中文网络还发展出开心001这样基于“社会化游戏”的火爆应用。

其次我们应该看到,基于“认识朋友”的sns,在这几年却并没有多少发展。除了蚂蚁网在这个方向上坚持探索外,国内外并无新的模式产生。而蚂蚁网在此的探索,也困于资金等因素,而步履维艰。

最后我们应该警惕的是,由于discuz推出了Ucenter Home系统,使得大量草根网站升级到所谓“SNS系统”,造成“遍地SNS”的假象。这极大的误导了中文网站和用户。概述如下:

(1)作为康盛公司,他们基于公司产品部署,推出自己的sns系统Ucenter,无可厚非。

(2)作为站长,是否要将原来的bbs系统升级到Ucentre,大有学问!在本文一开始提到,BBS社区虽然是“社区”,有一定SNS属性,但它更强的是“媒体”属性。所以最近几年,Facebook也罢,校内也罢,开心001也罢,他们的“热闹”,其实和“媒体”的BBS社区并无必然联系。那么,为什么你一定要把你的discusz升级呢?!大量的站长没理解,盲目升级到Ucenter,反而可能会破坏原来的应用,降低用户体验。举例,我去某个bbs原来为了看帖,现在你让我玩农场,无聊不无聊啊?!

(3)无论什么业务的网站,都要做SNS,然后都上一套Ucenter或其改进版,就开始所谓的sns。这种情况和上述盲目升级discuz的站长类似,都是被所谓sns潮流吸引,不考虑自己的用户需求,把sns搞成网站的“标准配置”。

这些不顾网站自身特点,不顾用户自身需求,泛滥化的上线SNS系统,且还是基于娱乐性很强的Ucenter构造的SNS系统,就是中文SNS的“庸俗化”。当每个网站都在“偷菜”时,其实这只是站长的自娱自乐。

中文互联网很大程度是一个资本驱动的市场。所以在本篇最后,概述一下这几年SNS领域资本的走向:
(1)    大约20%的资本投向了老牌交友网站,由于老牌交友网站的“三大缺陷”,资本回报堪忧

(2)    大约10%的资本投向了早期众多“保持联系”SNS网站。而这些网站在和校内、开心001的竞争中,已然失败,资本回报堪忧

(3)    大约70%的资本投向了校内和开心001这两家“保持联系”SNS网站。这两家SNS在局部市场已经获胜,但是他们面临QQ的门槛,资本回报前途难料

(4)    0%的资本投向了基于“认识朋友”的SNS。这种新型的交友网站,资本还没有看到其潜在价值

回首2008-2010中文SNS的观察和实践,我认为归根结底就两条:一,“用户需求”,用户到底需要什么?二,“模式创新”,如何设计最好的交互模式。第一条是“看到”,要有足够的智慧看到用户的需求;第二条是“做到”,要有足够的创新、执行力和资本做到用户的需求。

其实不独SNS,做网站,大抵如此。

(完)
2010-03-14

Tags: sns

星期日, 03月 14th, 2010  互联网  4条评论

机会或陷阱:国内SNS网站全面总结

最近关于sns,我写了三篇文章,中文SNS的真实现状和机会》《中文互联网根本没有“白领市场”》《笨蛋,问题在沟通工具。这三篇的标题串起来,其实就是我想说的:“中文sns。。。不是。。。是。。。”。而这篇文章将以对国内sns网站的分析,做一个全面总结。

(一)项目“三要素”
我认为一个好的互联网项目需要具备“三要素”
1,足够“庞大的”市场
2,足够“性感的”产品
3,足够“剽悍的”推广

因此,分析一个sns网站也应该从这3个方面着手,不能只盯住一点,以偏概全。很多朋友往往对此疏漏,他们往往因为自己喜欢某网站产品(“性感的”产品),就对网站一味推崇,但可能忽略了网站的“市场”,网站的“推广”。这类例子非常多,我这里举一个:在去年开心001推出停车,奴隶买卖等游戏的时候,其实海内网也几乎同时推出类似应用,两个网站的“产品”差异性并不大;而之所以最后开心001脱颖而出,在于其“推广”力度比海内强了太多太多。因此现在评论海内,不能说他们产品没做好,或者方向没做对,那样对他们不公平,也不符合事实。这个例子可以说明,“项目三要素”不只是“产品”一条。

为便于下面分析,首先解释“三要素”
1,足够“庞大的”市场:这里的“市场”是指“用户群体+用户需求”。关于这个问题,对于本文所涉及的综合型sns来看,我可以斩钉截铁的说:综合型sns只有一个“市场”——面向2-3亿“草根用户”(即我在第一篇文章中“金字塔模型”的c类用户)。

2,足够“性感的”产品:当然不是说你的网站要充满美女帅哥。哈哈。所谓“性感的”产品,是interactive在网站的具体呈现,而其判断标准很简单:新用户在使用的时候,会发自内心地说一句“哈,很好玩”或者“哈,很有意思”或者“哈,很有用”。几年前,我在使用百度贴吧、豆瓣的时候就有类似感慨,所以百度贴吧、豆瓣当时是一个“性感的”产品;很多用户现在使用开心农场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感慨,所以开心农场就是一个“性感的”产品。网站产品人员只有一个责任,设计出“性感的”产品。(但现在很多产品人员拘泥于细节的优化,而缺乏了整体产品的想象力,沦为“匠人”)。

此外,这里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随着网站动态发展,其自身的interactive(产品)可能会发生变化。我们以豆瓣为例,在豆瓣初期,对用户来说interactive是“图书点评”,包括点评,算法,让人觉得很神奇,酷;但是随后豆瓣重度用户的interactive是“小组”。到了现在看豆瓣,以活跃用户来说,不能说“小组”这种interactive成了核心应用,但至少也不弱于“图书点评”了。我这里有一个观点:活跃用户如何使用网站,决定了网站的真实interactive;而网站的商业模型必须建立在真实interactive之上。

3,足够“剽悍的”推广:关于这一点,是在业界讨论中最被忽视。但其实它是判断项目的首要条件。我曾经设想过,我如果是投资人看项目,我听完对方的网站介绍后,我第一个问题绝对是问:“那你怎么推广呢?”只有在“推广”方面更有效率,才能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看网站一定要看其推广能力。

(二)国内sns网站的一些分析

国内SNS网站的“三要素”

51.com

人人网

开心001

新浪微博

庞大的市场

×

×

性感的产品

×

剽悍的推广

说明如下:
1.总体上看,我认为只有51.com真正找到了“市场”;人人网依旧是“校园用户”,没走出来;开心001是“白领用户”相对市场更小。(而对于综合sns来说,后两者相对细分的市场其实根本不存在)。至于新浪微博看其定义了,如果他们定义为“媒体”,我认为市场就不对;如果他们定义为“工具”,就有大市场的潜力

2.从interactive(产品)来说,51的主要问题就在这里。上篇文章中我介绍了,MySpace的“踩空间”模式,在美国已经证明落伍了(因此MySpace在竞争中越来越落后于facebook);51.com是MySpace中国效仿者,其基本架构和MySpace并无差异。最近几年,即使51.com做了很多变化,比如加feed,开放平台等等,但大的框架无法更改,新功能让人感觉是“拼凑”上去的,没有整体架构感,所以51.com最近一年多并没有突破性发展

3.人人网才是facebook在中国最纯正的效仿者。以前某业界大拿说“开心网是facebook最忠实的效仿者”,此话一出,业界一片赞扬。但这话其实特别外行,在这里我专门说一下:

即使facebook开放平台有了很多游戏型的app之后,facebook最火的应用还是“照片”和“日记”;也就是说,facebook的interactive一直没有改变:基于“照片”和“日记”的feed流,这是facebook的精髓。很显然,开心001的interactive并非“照片”和“日记”,而人人网才是。判定一个网站的主要业务模式,一定要看网站活跃用户使用哪种interactive。

4.开心网的interactive是“羽量级游戏”+“转帖”。这些产品特别适合“白领用户”,所以在08年开心001快速发展有了基础

5,新浪微博是twitter的复制。从产品来说,twitter模式有很多新意,看新浪怎么做了

6,目前所有比较大型的SNS网站,都在大资金支持下,具备“剽悍的推广”(新浪微博还没开始大范围推广,待定)

(三)回到常识:机会或陷阱
还记得互联网业界和媒体界当年是如何吹捧PPG吗?在当时我就坚持一个朴素的常识:在中国互联网,卖衬衫支撑不了一个大公司(在美国卖鞋没准可以,呵呵)。因此,我从来不认为PPG是“对”的,我认为他们是“错”的,只是他们的错误被资本的力量所掩盖。当资本耗尽时,泡沫会消失,真相就会浮现

在当下SNS,我同样坚持这个观点。我认为目前国内SNS网站,要么市场定位错误,要么产品(interactive)设计偏差,所以我认为他们是“错”的。同样,只是现在这些错误被资本的力量所掩盖。但由于sns网站对现金流的依赖,不像电商网站那么强烈;所以这些“错”的网站不会象PPG那样垮掉,他们更可能会以平稳的状态、细分的市场、略微的盈利长期运营下去,但会慢慢趋向“老化”而边缘化。说到底,就一句话——这些都拿到了大投资的sns网站,并且都做了一段时间,如果他们现在还不能挑战QQ,那他们确实就永远不能挑战QQ。中文SNS网站如果不能挑战QQ,必然会被边缘化。(这些网站中,我认为唯一还有点希望的是人人网。他们至少在一个细分的“校园市场”中真正站稳了脚)

但同时,国外sns网站大势已经非常明显,这说明sns对用户确实是普适产品。问题是我们中文化之后该怎么做。这里蕴含着机会,但是需要创新

(四)小创新,大改变
在最开始,Twitter所做的创新其实非常小,就一点“短语”和“follow”。这点小创新根本不是技术层面的创新,甚至不能说是产品设计层面的创新,而只能算游戏规则的创新。虽然现在不能说twitter已经非常成功,但当时的小创新使得现在美国sns格局大改变

难道twitter的创始人当时不知道facebook如日中天吗?难道他看不见美国媒体在大量报道facebook吗?这些他都看见了。但是我相信他明白一个常识:“市场”是扎克伯格说了算,是媒体说了算,是VC说了算,还是用户说了算?同样回到中国。“市场”是马化腾说了算,是中文媒体说了算,是VC说了算,还是用户说了算?

中文互联网SNS的大幕,才刚刚拉开。。。。。。

(完)

后记:最近连续写了4篇关于中文sns的文章,起因在于前段时间和朋友的一些沟通。在那些沟通中,我发现我所理解的sns和他们所理解的sns大相径庭。换句话说,他们理解的是“羽量级游戏”。

羽量级游戏肯定有用户市场,非常多的mm都喜欢玩。但我提醒大家,真正在“轻量级”的网页游戏和“重量级”的网络游戏方面,付费用户多是男性。羽量级游戏真正的难点是如何吸引男性玩家。

但不管怎么样,他们这些不是SNS。但由于媒体的广泛宣传,让很多人认为这是sns——甚至包括一些互联网业界的朋友。因此我写了这4篇系列文章。写这些文字只想传递这样一个声音:

至少有一个人,我,麦田,不相信当下“所谓的”中文互联网sns。

星期五, 10月 30th, 2009  互联网  4条评论

“笨蛋,问题在沟通工具”

克林顿竞选的时候,专注于国内议题,特别是当时陷入低谷的美国经济。他的竞选总部曾经张贴出一句非常着名的标语:“笨蛋,问题在经济!”(“ It’s the economy stupid !”)
一个
sns 模型分成 profil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三个环节。其中,每一个 profile 代表一个用户,他们通过网站的 interactive ,建立并巩固自己的 relationship 。因此为便于讨论,请大家在这篇文章中,暂时使用这样的方式理解“ interactive ”: interactive ,交互模式,它回答了两个问题:用户怎么玩,玩什么;它是比“产品”更上层的概念,而“产品”只是 interactive 的具体呈现。

 

(一) interactive的不断进化
观察这些年来
sns类型网站的interactive演变,能清晰看出一条越来越便于沟通的进化模式:

 

myspace

facebook

twitter

interactive

space(踩空间)

feed

短语feed+follow

时间轴

静态

动态

实时

群体性

从上表,我有几个结论:

1,都说SNS是“社交工具”,那么到底“工具性”在哪呢?——SNS的“工具性”就是体现在interactive是否更方便用户沟通

2,从myspcetwitter,其意义是web端沟通从“静态”到“实时”,这几年SNS演进过程就是web端如何IM化过程。(google wave是这个变革中最新的一次实践)

3,从twitter开始,新开辟了一个轴向:群体性。这是follow机制产生的。(详情参考此帖《词语twitter)这非常有意思,我们联想一下就可知,这和客户端qq先有im,后有qq群异曲同工。Twitter其实就是客户端qqweb端全面替代方案的雏形Twitterweb+手机端的夹击模式,消解了位于中间两头不靠的客户端。

4,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国外sns的演进过程,并没有关注作为结果的relationship,他们始终关注的都是interactive工具!沟通工具!!Web端沟通工具!!!

5最多再有5年,客户端QQ作为IM的霸主地位会消失。客户端QQ不是被打败的,客户端QQ是被用户淘汰的。这里我多说一句,国内很多人认为QQ无所不能,不可战胜,是的,QQ是不可战胜,千秋万代,一统江湖;但是这些人就没想过:用户在改变!!!


(二) 
新浪微博
如果说
twitterQQweb端 替代方案,你可想而知新浪微博是取得了多么好的一个开局,多么难得的一个机会。但我对新浪能否把握这个机会,持怀疑态度。因为新浪历来的优势是“媒体”而 不是“工具”。虽然我看最近新浪推广微博时,对微博的定义是“沟通工具”,这挺靠谱的。但目前新浪微博还是以“媒体”的路子在操作。(其实我自己对twitter的理解,也是从“媒体”到“工具”的过程)

如果作为“工具”,新浪微博不应该是类似新浪博客只是新浪的一个频道,而应该是更独立的一个品牌,贯穿于整个“媒体新浪”。举个简单的例子,“新浪微博”这个名字可能就不如“新浪说说”为好。


最后学一下克林顿:
只有沟通工具,没有SNS,笨蛋!:)

星期四, 10月 29th, 2009  互联网  7条评论

中文互联网根本没有“白领市场”

(一)
中文互联网网站千千万,但说到底,谁给你钱呢?而说到钱,或者说“商业模式”,其实只有三类:第一类,企业付费,比如阿里巴巴这样的B2B网站,或u88这种招商网站,或者百度这样的搜索竞价排名网站,或者各种变种网站——这类网站不管怎么变,为网站付费的都是企业用户;第二类,广告公司付费,主要是各种媒体性网站,比如新浪搜狐这些门户网站,或泡泡网垂直型门户网站等等;第三类,用户付费,比如各种b2c网站,网络游戏等等,这类网站都是通过销售某种产品或服务,从最终消费者(End user)手中直接获得收入。因此这一类网站,我一般称呼为:消费类网站。做这类网站和在宝洁卖洗发水,其实是一回事。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三种商业模式,有时会在某个网站品牌下混合出现。比如QQ,其会员收入,游戏收入部分,属于第三类;但qq.com的广告收入部分,属于第二类。但这种混合情况,往往是在大站大品牌情况下出现,一般中小网站,尤其是创业型网站,多只有一种商业模式。

(二)
在4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三七”的中文互联网》。当时我根据CNNIC的互联网调查报告分析,“有三个“70%”:70%的用户在30岁以下;70%的用户月收入2000元以下;70%的用户大学文化程度以下――其中最后一条,应该是包括了在校大学生。这三个“70%”勾勒出了中文互联网的框架,所以我把它叫:“三七”互联网。

与此对照的是,几乎所有商业网站的从业人员,都是大学文化程度以上,有些还是“海龟”;一般月收入2000元以上,上不封顶;具有决策权的高管也多为30岁以上。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抛开企业级互联网应用不谈,中文互联网是“三高”的人群试图赚“三低”人群的钱

那么时间过去几年了,情况变化了吗?在2009年7月最新CNNIC报告中,中文网民收入结构如下图:

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_第1张图片

从 上表可知,最新统计77.4%网民月收入2000元以下,而4年前这个比例是62%。也就是说相对2005年,网民整体的平均收入水平是在下降,而不是上 升。事实上,比较05年的第17次报告和最新报告,“收入”,“学历”,“年龄”三个指标除了“年龄”,其余都呈整体下降趋势,这恰好说明互联网网民结构 越来越接近真实人口结构。换句话说,最近4年新增网民主体是低收入,低学历群体;这使得原本就比较低端草根的中文互联网,更加低端草根

(三)
那么,中文互联网上,是否存在一个为上述27.6%月收入2000元以上用户服务的“白领市场”呢?如前所述,对于第一类“企业付费”不是此问题讨论范畴,而第二类“广告收入”和第三类“用户付费”其实也不存在“白领市场”。简单分析如下:

对 于以“广告收入”为主的互联网媒体服务,其实十年来,只有一种模式真正立起来了——三大综合门户网站。只有他们,才能有足够庞大的广告收入。那么,是否存 在只服务白领阶层的垂直型门户网站,获得纳斯达克上市的规模呢?搜房?中华英才?这些网站的主营收入,其实都是上述第一类(企业付费),并不来源于广告。

至于第三类“用户付费”。一些人认为,“白领”可支配收入多,因此购买能力强,所以他们最可能付费。但实际逻辑可能恰恰相反。我曾经举例说过:““支 付能力”不能等同于“收入水平”,这完全是两个概念。“三低”确实没有很高的“收入水平”,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互联网上没有很强的“支付能力”。事实上, 低收入水平的人对于购买快速消费品的小额消费的购买力是强大的(远远强于高收入水平人群)。关于这点,我们举一个现实生活的例子:一个20岁的女孩,喜欢 逛商场,然后买一些仿冒LV包包;而30岁的女人逛商场,估计买的就得是真的LV了,要不拿出去都不好意思――如果你是生产假冒LV的厂商,对于你来 说,20岁的低收入人群就是高购买力人群,也就是你的目标 客户;反之,30岁的女人再怎么有钱,那和你有什么关系吗?中文互联网就是一个“假冒LV”才能生存的地方,一个以小额消费“快速消费品”的地方

(四)
关 于中文互联网上要做“白领市场”,其实最开始是投资圈里面的概念。投资圈对这个概念蔚然成风,不断热炒。但这只是概念的炒作,不是真实的中国。或者说,在 实体经济中,可能存在城市白领市场;但网络经济中,其实条件还未成熟。但投资圈把实体经济中的可能可行的概念,平移到了互联网上,忘记了互联网人口结构和 实体经济中人口结构的差异,忘记了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免费。

而一些高收入、高学历的互联网从业人员,太缺乏对真实生活的感知,仿佛不追捧最热门的概念就落伍了,仿佛用qq就可耻了。这样的人员,如果从事纯技术开发还无所谓,但如果你的工作和产品或市场有关,你绝对不合格。

简单的说,如果你是互联网从业人员,做的是第三类网站,而你做的网站是自己喜欢使用的,周围朋友喜欢的,你们用户体验都很爽的——那从商业上来说,你的网站就做错了。或者说点绝对的,你如果不用qq,不用ie6,你基本上就和90%的中国网民不是一拨的

Tags: 互联网 市场分析 白领, 互联网 白领市场

星期三, 10月 28th, 2009  互联网  6条评论

中文SNS的真实现状和机会

一,什么是SNS

抽象一个SNS模型,它必须且仅包括三要素:profilerelationshipinteractive。用人人网来举例说明:profile包括实名、头像、空间,班级信息等等;relationship是在人人网上呈现的用户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等;interactive是类似facebookfeed为主的交互模式

 

这里我们需要澄清三个问题:

1,并不是有了facebook才有sns:互联网sns应用历史悠久,比如国外的linkedin,国内的“****”都是SNS。这些“老牌”的 SNS应用和facebook的一个重要区别是facebooksns第三要素(interactive)方面有所突破,特别是创新出feed为主 interactive模式,这使得facebook从众多sns中脱颖而出。更进一步思考twitte同样是sns,而twitter赢也赢在创新的interactive上(短语follow机制)。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SNS网站的关键是设计interactive模式,即网站如何进行产品设计,以帮助用户建立和维护关系。而创新的interactive如果切合用户需求,就能快速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截至目前为止,国内sns真正创新网站只有kaixin001。因为kaixin001创新出一种有别于facebook等网站的新interactive模式:“羽量级”社交游戏。国内别的sns网站在interactive方面基本上亦步亦趋,facebook出来了抄facebooktwitter出来了抄twitter

 

2,为什么要做sns:互联网很大,为什么要盯住sns呢?毋庸置疑,很大程度是国内业界在盲目追热点。因为facebook火了,twitter火了, 所以我们要“山寨”。这就是一些网站做sns的目的。从商业上说,这种跟随策略并无不妥。但这种做事的思路,也确实低估了sns的价值。SNS是解决如何利用互联网加强“人与人”的沟通,这本身就是一个类似google、百度解决了“人与信息”那么庞大的市场;因此无论是做sns或投资sns,都不应抱着“山寨”的心态,眼界应高一点,要看到SNS是互联网强健的基础应用要从浮躁地追捧facebooktwitter中抽离出来,去真正解决海量用户的真实沟通需求。

3,“拼图”的SNS建站:上面强调了interactive的重要性,但并非忽视profilerelationship。事实上,profilerelationshipinteractive三者有点像“拼图”——每个元素都有若干解决方案,你选择其中一种方案,三者创新的组合起来成为sns应用。比如profile中要求实名制?或非实名制?relationship定位交新朋友?还是维护老朋友?interactive是采取feed?还是follow,还是你创新的一种方式?等等。SNS建站就是根据用户需求,去设计合适的上述三要素。

 

 

二、中文SNS“大局已定”?

最近很多人说中文sns大局已定,基本没什么市场空间了。对于这种说法,先请看下面2张图:

 

以目前国内最大的独立sns网站人人网来说,从google trends可以看出独立uv300万左右,facebook独立uv6000万左右(这个数据可能低估了人人网的uv,但因为是同等条件下比较,所以我们暂时忽略)。如图1

 

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_第2张图片

UV绝对数上看,人人网和facebook不是一个量级。但更重要的还是下面的比较:我们以中美两国都有2亿网民计,人人网每日uv仅占中国网民的1%;而facebook剔除1/3的国际业务后,以4000UV来计算,占据美国网民的20%


 

 

上面说了,人人网的uv可能被低估;但是我们看上图可知,即使人人网的真实uv提高2倍到900万,也只占大陆网民数的3%左右。人人网比较facebook高达20%的网络渗透率,差距甚远。

 

数据胜于雄辩。说国内sns“大局已定”并没有数据支持。反而数据显示,中文SNS对大陆用户来说,还只是萌芽期。

 

 

三、真实的中文网络世界—— “三层金字塔”

造成中美两国SNS渗透率不同的主要原因,在于两国网民结构。相对于美国中产阶级为主的“纺锤形结构”,中文网络呈现非常明显的110100三层金字塔结构”。如下图:

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_第3张图片

 

 

A类用户,在金字塔最高端,他们是200-300万左右互联网从业人员或媒体人士,他们对互联网的熟悉和使用程度,完全可以和熟练的美国用户媲美。对于这个阶层,互联网服务对于他们几乎没有国界和文化差异。如果用一种互联网服务代表他们,他们是活跃的具原创性blogger

 

B类用户,在金字塔中间,他们是2000-3000万左右所谓“白领”用户。他们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在一线城市,对互联网应用能跟风使用,但并不娴熟。对于这个阶层,互联网服务需要本地化,具有“中国特色”。如果用一种互联网服务代表他们,他们是活跃的msn用户

 

C类用户,在金字塔底层,他们是2亿-3亿左右的“草根大众”。他们往往教育程度一般,不在一线城市,不从事办公室工作。对于这个阶层,互联网服务对他们来说往往局限于一、两个特定服务(比如玩网游可能玩几年,都从没打开过ie)。如果用一种互联网服务代表他们,他们是活跃的QQ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SNS网站为上述哪类用户服务并无定论。如果不考虑商业价值的话,你完全可以设计为任何用户群体的SNS网站。但是,如果考虑要把sns网站做成具有上市价值的“big deal”,你会发现只能这样选择:

 

1)如果你面向200-300万的A类用户,那么你的活跃用户arpu值需要在几百—几千之间(参照阿里巴巴);

 

2)如果你面向2000-3000万的B类用户,那么你的活跃用户arpu值需要在几十—几百之间(参照巨人网络);

 

3)如果你面向2亿-3亿的C类用户,那么你的活跃用户arpu值需要2-3元(参照腾讯)

 

更进一步你会发现,如果你做的是综合型sns网站,你其实别无选择——因为对于综合性sns网站来说,上面的活跃用户不可能平均每月花几十元钱,要做成big dealSNS,你只能选择C类用户成为你的目标群体

 

 

四、中文SNS的真实现状——“光晕效应”掩盖下的“错位”

能看到我这篇博客文章的,100%是业界人士或媒体人士,也就是我上述的A类或B类用户。所以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咦,我身边的朋友都在玩开心网或者人人网;我所看到报纸上也有很多关于他们的新闻——所以,这些sns网站就很“火”。

 

上面这段话中,前面都正确,但唯一是最后的结论有问题——因为你是AB类用户,因为“光晕效应”的原因,很难客观判断。在AB类用户群体中的“火”,不是真正的“火”。只有在C类人群中成为普遍应用,才是有所成。

 

关于这种互联网产品的“光晕效应”,在互联网业界和投资界形成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有一些网站突然“火”了,快速增长;然后看重增长速度的VC就赶紧进入,但资金进入之后,网站增长却变缓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网站预先造假,而仅仅是因为——一般国内创业网站都是跟进美国模式,所以推出的服务特别适合A类用户(上面已经说了,A类用户和美国用户无差异),于是在A类用户中快速爆发;而恰恰这个时候投资人看到了,资金进入;网站却到了下一个阶段:如何突进到C类用户。由于网站服务压根只适合a类用户,不适合c类用户,所以即使有了资金,网站速度也变缓了。

 

我们以人人网为例,在陈一舟收购之前,人人网在a类用户中快速发展;陈一舟收购之后,利用资金把人人网推进到b类用户;但是,陈一舟再有钱,也无法真正进入C类用户!因为人人网的sns是美国facebook模式,根本不适合中国的c类用户。

 

同样一个案例是kaixin001。前面我们说了,Kaixin001sns比较有特色,但其依旧是面向a类和b类用户的sns。所以在09年下半年,经过“开心农场”,开放注册,买百度广告等等一系列强力推广之后,kaixin001的增长也平缓了。究其原因,同样是他们的服务只是面向a类和b类用户——甚至比人人网更倾向高端。

 

关于kaixin001还可以多说一句:kaixin001本质上是填补了“msn空间”衰落之后的市场空白区。基本上,你可以把kaixin001想象成msnweb端——类似qq空间对qq im的补充。

 

一方面,同为a类用户的媒体“叫好”不断;另一方面,不能突入到c类用户中形成真正的“叫座”,这样“叫好不叫座”的“错位”,就是当下国内sns的真实现状。不要认为这是时间的问题,不,这不是时间的问题。以目前国内最大的独立sns人人网来说,它已经上线4年了,但市场渗透率依旧只有1%左右(前图);相比较facebook上线4年的2008年,早已经是美国的主流应用。

 

不过更重要的,对于上述“错位”的分析,要有一个正确的思路——错的只是这些具体的网站,并不是SNS。不能因为这些网站没突入到C类用户,就否定SNS在中文网络的吸引力。因为我们有反证,这就是QQ——QQ证明了中文用户也需要SNS

 

 

五、QQSNS三件武器

QQ用了3个产品,搭建出了适合C类中文用户的SNS雏形。这三个产品是:IM、空间、qq

 

关于QQ的分析,我不想详说了。只提一点:比如“QQ群”,非常强大、灵活、简洁,它的力量远远被业界忽视。QQ用“QQ群”一个产品,就很好地满足了C类用户,也就是几亿人对SNS的需求。而这几亿用户的sns需求,也就是这样足矣,他们才不会真正需要什么feed等等。

 

正是因为QQ的三产品sns部署,基本已经覆盖了C类用户的sns需求,而独立sns网站也要抢夺这部分用户。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一个独立sns网站,能够对QQ产生实质性挑战,那么这个独立sns网站才算真正做起来了;反之亦成立:如果某个独立sns网站对QQ产生了实质性挑战,那么这个独立sns网站至少是走对了方向,没有“错位”。

 

判断中文sns是否值得投资的有且只有一个标准:网站是否能对QQ产生实质性挑战。如果没有这点,那么sns网站再怎么快速发展,也会迅速触及自身的“天花板”。如果哪个综合性sns网站说,我们不做qq用户,我们只做高端白领用户,那么几乎可以肯定这个网站没戏。

 

 

六、机会

QQsns三产品部署虽然强大无比,但并非无懈可击。举例来说,比如“QQ群”这个产品,其实和twitter是“异质同构”。那么,如果用twitter的一些思路去创新设计,是不是能更好的满足C类用户的sns需求呢?这里存在着机会。

 

星期一, 10月 19th, 2009  互联网  23条评论

新浪微博:功夫在诗外

新浪微博做得不错,我大致有这么几点初步印象:

1,“邀请机制”做得很“紧”,到位,这是最大的亮点。对于类twitter,邀请机制非常重要,这是初步形成follow和“群”的关键。在新浪之前,国内twitter模式网站上,在此点都是照着twitter来,中规中矩,没错也没亮点。但新浪微博在“邀请机制”上,注意导入了新浪博客好友等等,这些细节,使得“邀请机制”更“紧”了。非常到位。

2,“名人”的资源把握,到位。本来新浪博客的长处就是“名人”,现在继续坚决发挥优势项目,顺理成章,到位。多说一句,有朋友说腾讯滔滔比较新浪微博如何?肯定滔滔不如微博到位啊。比如,对“名人”的理解,滔滔就没有新浪到位,也没有新浪的资源。不要以为腾讯是万能的,做滔滔的不是马化腾,做新浪微博的是陈彤;这相当于田忌赛马,新浪微博完全有希望战胜滔滔

3,针锋相对开心001等sns网站。有的朋友说,开心001上面的用户,本来就不玩twitter,所以新浪微博怎么能抢开心001的用户呢?开心001的用户玩“转帖”就够了。这种想法值得商榷,我的观点恰好相反——正是因为这拨用户不在开心玩twitter,所以他们才可能会在新浪玩。这里的最关键原因是:真正玩twitter的用户群(目标用户)恰恰就是这帮人。这拨用户就是所谓“白领”用户,其实说白了,就是用msn的用户,2000-3000万的一个用户群体。简单的比喻一下:开心001通过几款游戏,把新浪博客的用户抢走了(用户时间);而现在新浪试图通过新浪微博再抢回来。这是我的分析,同时,从新浪微博那么有针对性的邀请文字,可以侧面证明这估计也是他们的想法。

4,新浪微博的回复模式和twitter有差异。我个人认为,twitter的方式更优,其内在逻辑统一;新浪回复模式破坏了twitter传播的力量。

5,新浪微博和新浪博客一样,在“人气”上我估计都会“赢”;但是,商业上,新浪博客很赚钱吗?不过,新浪微博会比新浪博客好一些,因为有一条关键差异。这个看新浪微博后续策略了。如果没走好,基本上,新浪微博也很可能是“叫好不叫座”,只是门户广告的一个“注脚”,而不是独立的商业模式。

6,纯粹从商业或者说创业角度看,我一直认为twitter模式真的不适合创业者。其中最大的门槛就是“新浪”——它的门户衍生下的“名人”优势,可以说是虎视眈眈;创业者在前面探索,纯粹是为新浪做嫁衣。我认为中国互联网存在一个2000万和一个2亿。2000万,就是所谓“高端”用户,白领用户等等,在这个市场新浪原来以门户优势,后以“博客名人”加强了优势;2亿,就是多在网吧上网的,在这个市场qq一直以绝对用户和宽泛的产品线优势。图名,你就做这2000万人的生意,然后通过广告收入;图利,你就做这2亿人的生意,然后通过用户缴费收入。名利不可得兼。太多创业者在“图名”,而不是“图利”

7,关于新浪微博的产品设计,我认为还有一点很重要。新浪现在做得也很到位。但我不想多说了,只讲一句:“新浪微博:功夫在诗外”,作为对新浪微博测试的总结。这是一个靠谱的产品。

附:我的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maitian

星期五, 08月 28th, 2009  互联网  19条评论

深入分析twitter:聚焦和扩散

前段时间,随手写了一点关于twitter的认识,当时比较随意,只列举12345,没详细阐述。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关于twitter(微博客)的讨论更多,我把我对twitter的认识也稍微完整分析一下:

一、twitter为什么火
在稍早的讨论中,我列举了如下3条原因:
1,可快速发布的内容
2,可快速发布的网站结构
3,病毒式传播设计

(一)可快速发表的内容
这包括两层意思:(1)发布“内容”,简短的文字为主;(2)发布“手段”多样化,包括web,客户端和手机,特别是手机

(二)可快速发布的网站结构
这也包括三层意思:(1)网站主交互模式是“分众型广播”,简单,且就在首页为主;(2)网站交互手段即时且简单,主要是即时回应(3)网站本身是一个开放平台,方便大量第三方应用植入

(三)病毒式传播设计
再次强调一下,“病毒式传播”产品一定是“网络效应”特点的产品,即:该产品如果只有你一个人使用,没法玩;你要玩好它,你必须要拉更多的朋友来。twitter就是具有这样特性的产品。

总结:简洁,开放,高效交互,可传播就是twitter的四大产品特点。可以这么说,twitter的成功,再次证明了一条互联网产品真理:简单就是力量

二、twitter底层的用户逻辑:聚焦和扩散
但上面这些分析,基本只是涉及到站方(twitter),而没有谈到用户。换句话说,这些是“结果”,它证明了twitter满足了用户某种需求。而“原因”呢?也就是twitter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呢?

基本上twitter有两类用户:“话唠型”和“粉丝型”。有数据显示,前者只有10%(相关报道);而总的看来,twitter基本上依旧符合了经典的“82原则”:20%的活跃用户支撑了整个网站,80%的用户是潜水员。

多 说一句,“82原则”非常重要。我总结了一个规律:互联网产品,凡是用户行为模式符合“82原则”的,无论站方怎么标榜,都是媒体型网站;凡是用户行为不 符合“82原则”的,无论站方怎么标榜,都是工具型网站;凡是媒体型网站,商业模式只能是广告;凡是工具型网站,商业模式只能是用户付费或各类按行为效果 付费(比如google广告这类特殊的“广告”)。

说回来twitter。twitter是“82原则”之下的典型的互动媒体型网站,但相比其他交互媒体模式(如BBS),twitter的用户使用逻辑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twitter巧妙的处理了“聚焦”和“扩散”(传播)的关系。

以传统bbs来说,它基本可以看作是一个大众广播模式:楼主发了帖子,全互联网的人都能看到,并且可以评论,这有点类似在广场上,一个人吆喝一嗓子,大家都能听得见。

以 传统blog来说,它基本可以看做是一个小众广播模式:楼主写了日记,只有他的好友特意要找他,才能看到。这使得博主的声音要传播,必须具备两个条 件:1,博主具有牛博的实力,写的文章让很多人追着看;2,博主被新浪博客编辑等网站编辑推荐,这其实又类似上述广播模式了——只是借助频道编辑的外力

twitter 是“分众广播”模式。首先,它的follow产品设计,保证了普通的twitter至少有了固定的“听众”——这是它对比blog重要的一个进步,因为如 果不是rss订阅,blog的“访问者”是不可控的,我今天看你的博客,不代表明天还来看(而被订阅rss一般都是“牛博”);而twitter不一样, 我的“粉丝”会一直接收我的twitter,follow机制保证了一个普通的twitter与他的受众是“连接”的。这创造出一个“分众”。

更进一步,这是一个“聚焦” 的“分众”。所谓“聚焦”是指在一个follow的网络中,信息和情绪不断蓄积。举例,比如我follow了一个话唠,他每天可能说了20句话,但让我真 有回应欲望的就1句。但是,这20句话都推给我了,这就是信息的“聚焦”。而更重要的是,在我不断被动接受这些话唠的时候,我的情绪也在聚焦——我从不愿 意说点什么,被“听烦了”,忍不住想说点什么。

于是,就会出现一个“扩散”的“分众”。当一个潜水员被聚焦太久,某天某个话题突然能说几句的时候,潜水员堆积的发表欲望会喷涌而出,成为一个瞬间的“话唠”,信息就从一个“分众”网络开始传到另一个“分众”网络。

聚焦,是不断压缩弹簧;扩散(传播),是弹簧崩开——如此一松一弛,就是twitter用户需求的内在逻辑动力。

三、twitter和公共话题
上述“分众的聚焦和扩散”模型,就完全解释了一种twitter现象:为什么总是在社会热点事件的时候,twitter就会爆火——因为热点事件,能形成“公共话题”;而“公共话题”是从“聚焦到扩散(传播)”的关键一跃。

简单举例,比如我follow了一个美女。这个美女每天都絮叨她的那点小情绪小感觉,把我“憋”都够呛(聚焦);某天,这个美女突然在twitter中谈到了“邓玉娇”,我一看,好啊,好不容易有我能插上嘴的时候了,于是我开始回应谈论(扩散)

没有公共话题,就没有从“聚焦”到“扩散”的关键一步,也就没了twitter。公共话题是twitter的生命线。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更进一步,twitter是哈贝马斯“公共空间”理论的完美互联网实践。

四、中文twitter的艰难
最近热点事件,引发国内一些twitter模式网站受到影响。有的朋友认为,是不是搞好政府关系,就能解决这些影响呢?从上分析可知,非常难。twitter就是“公共空间”,而国内对“公共空间”的管理非常严。在国内做twitter网站,政策风险非常高。

那么,在国内做娱乐化的twitter模式可行吗?部分可行,但很难——除非娱乐圈经常发生“艳照门”这样的公共事件。但其实我们知道,虽然娱乐圈八卦不断,但“艳照门”这样的公共话题其实还是极少。

五、总结
基本上,我的这篇文章解释了twitter为什么和热点话题(时政话题、公共话题)紧密相关;以及做中文twitter的真正风险。

Tags: twitter 聚焦 扩散 传播

星期三, 07月 15th, 2009  互联网  5条评论

虾米网的数字音乐探索

思践他们的虾米网www.xiami.com),前段时间上线了测试版。作为一个创业项目,我比较了解他们团队一年多来的坚持;确实挺不容易的。其中尤其有趣的是,虾米网是音乐网站;但做虾米网的这个团队,基本都出自阿里巴巴。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本质上虾米网的业务逻辑更像电子商务,而不是音乐;或者这么说:虾米网是一个音乐的c2c

 

虾米网最大的创新就在于此。在它的模式下,每个用户以P2P模式分享音乐的同时,可以赚到或付出“虾米币”。每个音乐专辑,类似淘宝的一件商品。唯一的区别是,在虾米网模式下,商品的分发和消费都是数字模式的——音乐。

 

我非常认可虾米网的这个创新。当大约两年前,思践他们和我谈起这个思路时,我就眼睛一亮。在这个思路贯穿下,虾米网是C2C的交易模式,P2P的分发模式,两条线路可以天衣无缝的衔接起来!

 

 

终于虾米网上线了。但我隐隐有点失望。我认为主要问题在于这一版虾米网显得过于繁复,定位不够鲜明;尤其是,加入了“音乐分享社区”这个定位。我个人认为是多余的。为什么?因为网民对“音乐”的需求我认为只有一点:听到自己想听的歌曲。网络用户对“音乐社区”其实是没有需求的!而且尤其让我有点想不通的是,本来虾米网的P2P结合C2C,实际已经是一个比较高效的音乐分享模式了,为什么还要绕一下,去做“音乐社区”呢?

 

顺着这个看下去,那么,这一版的虾米网的重心到底在哪?如果希望用户在线分享高品质音乐,那没太多必要引入C2C的交易模式——高品质的音乐所吸引的用户,往往还真不会太在意赚一点小钱;往往会义务免费地分享音乐,为了自己的兴趣。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果希望用户使用C2C的音乐交易模式,那么web端的“音乐社区”完全可以弱化,同时对音乐的品质要求可以降低

 

更进一步,从现在这一版虾米网可以看出,思践他们虾米的团队在“商务”和“社区”两者之间逡巡。而这种“犹豫”,基本上是试图在“社会化商务”方面进行尝试的网站,所必然遇到的两难处境。因为我也做这方面的业务,所以我能理解“商务”和“社区”的矛盾,以及试图对两者进行取长补短融合的艰难。而我的结论是:“商务”和“社区”,没有中间路线,只能“二选一”。这点经验,希望思践他们团队能参考。

 

 

最后借这篇文章,特别有个感触:在一个正常的行业处境中,往往大公司“应当”承担更多的责任,因为他们有更多资源,应为行业的创新做更多的努力;但是在中国互联网,情况完全相反:拿着几亿美元的大网站,去做小网站的山寨版,还感觉很开心;拿着几千万美元的大网站,去做QQ插件,还感觉为人民服务——而几乎没拿到钱的小团队,比如虾米网,蚂蚁网,却一直在试图进行真正的模式和业务创新;并且,正在为创新付出代价。

 

我们不妨拭目以待,看看中文互联网的历史,到底最终是属于“陈开心”、“庞彩虹”?还是由虾米、蚂蚁等等真正信仰互联网的人们,书写下一页小小的注脚。

星期四, 11月 27th, 2008  互联网  24条评论

彩虹QQ事件:格局和屁股

事件。大约半个月前,业界的一些论坛突然出现原腾讯公司员工“诉苦”帖。苦主们在文章中,把腾讯描绘成恶霸一样的企业,对离职员工居然予以“起诉”。但在这些惨情文字的背后,我注意到两点:第一,这15名员工一直没说自己目前在哪家公司;第二,这15名被起诉员工绝非目前失业在家的苦主,而肯定是在从腾讯跳槽之后拿着高薪。
 
“苦主”不是真的那么“苦”,那为什么业界论坛突然不约而同出现这些“诉苦”帖呢?只有一个解释:这是一次“有组织、有策划、有预谋”的网络公关,并且是这15名员工所在的神秘公司和腾讯之间,即将摊牌前的网络造势。而且可以断定,在这次神秘公司和腾讯的博弈中,神秘公司应处于不利位置,所以才希望借势网络舆论。顺带总结一条真理:凡是网络论坛突然“整齐”出现某事件帖,且事件非公共事件,则背后必然有利益方。说白了,类似遇到这样的事情,压根不用轻易同情某方或指责某方。最好的态度是:看戏。 免费的网络攻防战,不看白不看
 
所以,当“诉苦”帖出现后,我一直饶有兴味地等待揭晓谜底——到底谁动了腾讯的奶酪?我原以为这个答案需要点时间,没想到事态肯定已经发展到图穷匕见的阶段。因为没多久,答案就自动揭晓:51.com
 
上面是整个事件的第一回合。点评一下,在这个回合中,51.com无论事先是其员工身份“诉苦”,还是事后以公司身份回应支持“跳槽”,种种做法并没有得分。为什么没得分?第一,这不是公共事件,只是两个公司商业之争——虽然51拼命试图把这个事件转换为“反垄断”之类的公共事件,但他确实不是;第二,苦主也不是真的就那么“苦”,所以同情分得得不多。
 
 
随后,双方第二回合开始了。这次发起方应是腾讯相关,并且也是利用业界论坛——同样,在业界论坛整齐地出现了一批帖子,这批帖子指出彩虹QQ的幕后是51.com。看到这里,我是看明白了。
 
先前我一直想不通,为什么马化腾会真的在乎51.com挖了他的人。有人说了,你不知道吗?听说51.com现在是腾讯最大的竞争对手。这您是外行了。这您是没看51.com真实流量分布了。51.com空间流量别说和腾讯比,就是和腾讯空间,都不是一个数量级。而在我的印象中,说51.com是腾讯的竞争对手的,好像就只有庞升东;以及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不明真相”这个词用在这里很酷吧?哈哈)
 
那么,如果从业务上来说,马化腾不用特别在意51.com,为什么他又做出如此“强硬”的举动呢?这就要说到“QQ插件”了。马化腾对QQ插件的策略是“抓大放小”,小插件其实一直都有,而且活得也都不错。而若干年来,我见过n多小插件试图要做两个关键应用“显ip”和“显隐身”。
 
或者这么说吧,QQ插件唯一存在的必要性就是“显IP”或“显隐身”(去广告都是附属属性)。对于“显IP”几乎所有qq插件都做到了,技术上没难点啊;而对于“显隐身”,十年来,我几乎没见到一款qq插件稳定地做到——直到出现了“彩虹QQ”。
 
大约半年前,我第一次使用“彩虹QQ”,测试正常后我心说: 彩虹QQ肯定会比珊瑚虫更火,更流行。然后我立刻想到:十年来,n多插件团队试图攻克的“显隐身”难关,为什么就“彩虹QQ”突破了呢;并且,很显然彩虹qq团队有绝活,使得没有别的插件团队能跟进!
 
现在答案都揭晓了。彩虹QQ背后是51.com,51.com当然有“绝活”啊——就是那些从腾讯跳槽到51.com的技术人才啊! 难怪马化腾要对付51.com,因为51.com不是在“空间”这类侧翼阵地向其进攻,而是直接正面进攻腾讯的核心价值:IM
 
上面是整个事件的第二回合。点评一下,在这个回合中,腾讯公司先发制人,把“彩虹QQ”的内幕抛出,这让51.com相当的措手不及,因此产生其发言人黄绍麟头天否认,公司却第二天承认这样的滑稽闹剧。而尤其有趣的是,腾讯把整个事件总结为:“居然有合法注册的企业从事外挂制作,我们难以置信”。这句话非常到位。因为腾讯说到一个关键点:格局。
 
 
 
格局。商战亦是战争。战争是男人的游戏,需要有格局;而不是韦小宝那样撒一把白灰就跑。
 
前几年,我一直是51.com的有限度支持者。比如我可能是第一个在业界提出,51.com的一些产品做得有特色,大家可以多多学习;我也是非常早地呼吁大家重视51.com的发展。但我的支持一直是“有限度”的,因为51.com当时的一些做法也确实比较拿不出手,是我不认可的。
 
都不说用9991做弹窗,都不说试图收购“番茄花园”的传闻,都不说线下推广面向“特殊人群”的传闻,这些事情我都认为不算太过分。我觉得51.com比较过分的是他的“数据”,他的“数据”很难让人相信,而且比较搞笑。
 
比如老donews都记得,前几年有人贴出过51的在线人数生成器;我相信当时很多人都测试了,果然如此。51.com所显示的在线人数,楞是生成的,手工可调的;而且这点糗事居然还被曝光了,搞笑得很。
 
但是在当时,虽然51.com已拿到两轮投资了,不算一个小公司了,我还是没说什么,相当的理解和容忍创业网站的不易;同时支持他们,呼吁业界重视51.com的发展——这就是前段时间,我对51.com“有限度”支持的态度。
 
真正让我转变的是51.com的开放平台上线后,这个时候的51已经拿了几千万美元投资,估值已经是几亿美元的大型互联网网站。当时我又去测试,然后发现他们还在手工调整数据, 数据特别不靠谱。我当时就怒了:小公司创业的时候,搞点“奇技淫巧”其实很正常,大家也可以理解和容忍;而现在你51.com都已经是那么大的公司了,怎么还搞这些不靠谱的事情——尤其是,“开放平台”说白了,是利用程序员的劳动力资源,如想运行正常,作为发起方的51.com尤须“诚信”。但是,如果那些最最最基础的数据都弄虚作假,并且习惯性作假,请问如何让大家相信你的“诚信”呢?
 
诚信,就是一个公司的“格局”。或者说,盗亦有道,真正的“格局”是应该做大事。如果老是搞一些小聪明的投机取巧,这么能cover住一个大企业,以及大资金?
 
而腾讯公司最新声明,其实就是点出了这点。比较而言,google拿着巨资考虑解决全球气候变暖,咱对51也没太大期望,但51拿着几千万美元却去做腾讯QQ插件——腾讯的员工肯定充满自豪。
 
格局太低了。上不了台面啊。
 
 
 
屁股。在这次彩虹QQ事件中,最傻的就是 黄绍麟了。 作为公司发言人,头天否认;第二天公司却承认,活生生被公司“出卖”。尤其是,作为《数字之墙》博主的黄绍麟,为了一份工作,他损失的是自己最宝贵的——公信力。
 
我一直是《数字之墙》的老读者,虽然我从没见过他。在黄加入51之前,他的博客很有价值,很多观点都是“干货”;而当他加入51之后,几次读他的博客,我都心说:哟,这不是庞升东吗?!
 
真是这样的,不怕黄先生笑话,自从他加入51之后,我认为“屁股决定脑袋”了。他的文章,他代表51的那些“发言人”谈话,基本我都是“反”着读了——他认为做得不对的地方,我会考虑其价值;他认为必须要做的地方,我会考虑是否有陷阱。真这样的。我也推荐大家这样“反读”一下试试。呵呵。仅供参考。
 
而对于黄绍麟的博客“变迁”,对于他的“屁股决定脑袋”,最好的对比其实就是我自己。我的博客“麦田的读书生活”,只要谈到蚂蚁相关业务,从不讳言就是PR,绝对主观。但是,我和黄绍麟有两点区别:
 
1,我是直言相告,只要谈及蚂蚁相告业务,都是pr,爱信不信;黄绍麟的《数字之墙》在其加入51之后,依旧貌似客观
 
2,我任何时候都不会否认事实。我可能回避,可能顾左右而言他,也可能说“今天天气哈哈哈”;但是,我,从来不否认事实。黄绍麟先生在这点上和我有本质区别,他胆大,他可以头天否认事实,第二天再让公司把他否认。
 
 
其实还有一点我没说。蚂蚁虽小,但我是蚂蚁的老板,我拿自己的公信力赌我自己的事业,输赢都是我自己的事情,我心甘情愿;但你黄绍麟不同了,51.com又不是你黄绍麟的,何苦赌得那么大呢?
 
更何况又赌在一个格局很小的棋盘上。“傻”就一个字,我不说两次。
星期三, 11月 26th, 2008  互联网  3条评论

博客已经过时了。。。。。。

 

作为一个活跃的博客(Blog)作者,三年多以来,我一直坚持更新一个专业博客《麦田的读书生活》。在这份基本上保持每周更新的博客上,我一直以“自媒体”的模式,几乎全部文章都围绕互联网网站运营,尤其是社区和电子商务方面内容。这份博客给我带来了一些所谓“名声”和快乐,带来了非常高的访问量——但现在,我却在认真思考一个问题:是不是应该关了这个博客。


 


因为,博客(Blog)已经过时了。


 


 


尘埃落定的博客。博客一诞生就存在两种属性,“自媒体”属性和“交互”属性。以国内来说,娱乐界的徐静蕾,文化界的王小峰、和菜头,IT界的keso等等,他们的博客全都是“自媒体”;而散落在qzone,百度空间千万普通人的博客日记,他们的博客全都是“交互”属性。这两类属性的博客无论从传播模式还是“功效”上来说,截然不同。在中文博客发展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两类博客谁算“正宗”的争论,但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伪问题”。两类博客都是博客。此外,中文博客网站排位之争,也尘埃落定——从“自媒体博客”来说,新浪做到了老大;从“交互博客”来说,qzone做到了老大。新浪和QQ,就是中文网络的——博客双雄。War is over


 


现在反思这场时代性的“战争”,有一些比较有趣的结论:


 


 


1  所有挟持“博客”概念(应用)的新兴网站,即使获得了投资,也都败于老牌网站的品牌优势(新浪)和用户优势(QQ)。即:概念(应用)+资本<品牌或用户


 


2  因为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曾就职于某博客网站),所以我认为,新兴网站其实有过可能赢得老牌网站的机会“窗口期”;但在关键时刻,新兴网站既没有建立起“品牌”,又没有建立起“用户”,错失良机


 


3  “博客”这个当时的新兴概念,自身存在的上述“双重属性”,也客观上使得竞争的优势天平,偏向老牌网站——博客的“自媒体”属性,更有利于已经有“品牌”的网站,所以新浪会赢;博客的“交互”属性,更有利于已经有“用户”的网站,所以QQ会赢


 


4  但最具有戏剧性的是,恰恰也是因为博客自身的“双重属性”,使得“博客”只是互联网的过渡性产品(应用)——“自媒体”属性,不如“网络媒体(门户)”有效;“交互”属性,对低端用户的要求又过高。


 


5  其实我想说的是,博客,就是一个先天就“不完善”的应用;博客,就是一个缺乏商业价值的应用。因此无论“自媒体”,还是“交互”,哪条路走起来都很难,而且商业化方面,效率都不高。


 


6  诸位,为什么这么多人,这么多年,做博客做的这么累;诸位,因为我们在一个几乎不可能成功的战场上,试图完成不可能之任务。


 


7,“博客过时了”并不是说个人以“博客”或“日记”这种方式,持续写作、表达的欲望会“过时”;每个人都有文字表达的欲望,这种欲望永远不会“过时”。只是在“博客时代”,这种欲望由“博客”工具来实现;但在“SNS时代”,这种欲望由sns网站“日记”工具来实现。事实上,几乎所有sns网站都有“日记”功能区块,即承担这种文字表达欲望。传统的博客应用,会成为sns应用的一个子集。


 


 


SNS是“博客终结者”。最近facebook火了,很多人看到的是“校园”或“白领”。我认为那只是表象。我曾经写过《巴别塔的倒掉:FacebookGoogle之争的真相》,提到facebook的一些本质特性。但我现在认为,Facebook为代表的SNS的真正力量,是“博客终结者”——SNS应用在“自媒体”和“交互”两方面,都比博客应用更具有效率。博客完成了网民的“主体性”,SNS将完成网民的“主体间性”。详细分析不展开了。


 


集中的门户——分散的博客——集中的SNS,互联网的发展就是这样不断螺旋上升、前进。


 


(完)


 


后记:


上文的思考仅是我对网站发展模式和脉络的思考,纯粹个人观点,不针对任何网站,尤其是博客网站。没准我的思考是错的呢,所以现在做着博客的哥们,不要介意。:)


 


另外透露一下,我确实在考虑永久关闭“麦田的读书生活”博客,而只在3SNS类型网站交流,朋友们可以去那里找我:


 


蚂蚁网(http://www.mayi.com/people/41/


5ghttp://maitian.5gsns.com/


Techweb同事录(http://home.techweb.com.cn/756


你可能感兴趣的:(蚂蚁网创始人的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