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書“適意”是一种審美快樂

學書“適意”是一种審美快樂_第1张图片

一个人痴迷书法艺术,每日铁划银钩地苦苦练习,沉湎于艺术的场景中,目的可谓千千万万。电脑的时代,成为一个书法家,写一手漂亮的字,对于那些因电脑的原因而失去手写功能的人来说,是多了一种遣怀的本领。

对于玄妙的书法艺术进行很现实又很低调的处理,欧阳修是其中的一位。他在书论中明确表白:“其愈久益深而尤不厌者,书也。至于学字,为于不倦时,往往可以消日。”欧阳修以平常的心态看待书法,以为学书就是使日子更好过一些。他以为自己的书法不太好,“不能到古人佳处,若以为乐,则自是有余。”这就十分清楚了,一个人喜好书法,使自己的身心怡悦,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前人认为书法“存载道德,纪纲万事”,若赋予艺术行为过多的精神重负,使整个过程充满了目的性的紧张,是为物性所累。

欧阳修的学字过程成为一个轻松的艺术之旅,无目的,也无近期、远期追求,只是每一天快乐地研磨古帖,以书写为乐。像欧阳修这样的人并不多,更多的人是设置一个追求的目标,努力追赶。要达到一定的审美目标需要许多相应的条件,书法史上有过许多苦学的书法家,唇齿尽墨,领袖如皂,最终获得了成功。如果换一个角度,把书法作为调节自己生活的一种方式,得闲时研墨行笔,乐在其中,那么过程就远比目的更能使人宽松。像欧阳修,称不上书法史上的名家,许多后人也不以欧书为范,但是他的“学书消日”说,丰富了自己的精神生活,学书“适意”,使过程变得有滋有味。

当代书坛与古代书坛相比,就是以竞赛来调动人的积极性。一年间无数名目的竞赛,要评出金银铜奖,书法创作失去了从容优雅而急促起来。大凡书法竞赛前夕,通常是大张旗鼓地动员、办速成班、传竞赛取胜秘诀,美其名曰“备战”。如果一年参加几场竞赛,心态就松不下来了。老子说:“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书法也是如此,不是竞技项目,书法爱好者也不是运动员,他要感受古风,追寻古典的真趣,就得让自己悠着点。苏轼说得好:“自言其中有至乐,适意无异逍遥游。”一个人学习是为了让精神快乐,而不是为得失牵绊。

學書“適意”是一种審美快樂_第2张图片

“适意”是一种审美快乐,它的特点是不关乎功利欲望。苏舜钦说:“明窗净几,笔砚纸墨,皆极精良,亦自是人生一乐。”适意是完全针对自己的内心生活的,而不是依赖某一种功利、时尚的赏赐。宋高宗赵构称:“凡五十年间,非大利害相妨,未始一日舍笔墨。故晚年得趣,横斜平直,随意所适。”一个皇帝何须以书法美化自己?他图的只是“所适”。这样就可以按照个人的审美意向进行,遵循艺术规律,循序渐进,获得精神质量的提高。林散之是当代大家,倘不是有人告诉他,他是某协会的名誉主席,他自己是一无所知。他对这些没有兴趣,只是潜心自己的书写,在艺术过程中得了大自由。

學書“適意”是一种審美快樂_第3张图片


棋琴书画都属于东方式闲情的寄托之物,它们对于心灵的陶冶、气质的变化,给人带来了快适。因此有人三更灯火五更鸡,难舍不辍,过程的快乐超过了对于目的的追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學書“適意”是一种審美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