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转)

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转)_第1张图片

> 拼自己,不「拼爹」

挫折,孕育着更好的礼物。毕业时,我之前几个月的实习已经结出硕果。我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侨部实习,那年的第一个月,老师就告诉我,你没问题了,我们要你,留下吧。那时候看着其他还在找工作的同学,我觉得我的工作定了,感觉很幸福。回家过了一个很圆满的年。

回来后,3月突然接到国际台的通知,广电部出台政策,今年国际台不招中文编辑。于是,一个很好的前途马上就吹了。没隔两天,我就买了去广州的硬座火车票,要去广州的珠江广播电台应聘,自己一个人。但是,莫名其妙的头一天下午,系里接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电话,问你们还有没有没来我们这儿实习过的同学,我们想见一见。系里知道我已经在国际台吹了,就推荐了我。所以,失败挫折孕育了新的机会。

没有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实习的原因,我评估了一下,我去国际台留下的可能性更高,而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可能性低,所以我选择了国际台。但是没有想到国际台这失败了,我得到了中国人民广播电台的召唤。我去中国人民广播电台,谈了不到两个小时,谁都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

回去第二天就接到了电话,我们要你了。对我来说,挫折到来了,没想到反而得到更好的。我一直在讲个笑话,我说我失去了「拼爹」的可能。别人拼爹,他首先得有爹,我父亲在我8岁的时候去世了,母亲把我养大。生活中不要相信永远都在拼爹,要去相信更多正向的东西,起码我是一个例子,从大学毕业一直到今天,遇到了很多贵人,没有为工作的变动和求职送过一分钱的礼,不也走到这儿了吗?

> 你凭什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界定一个工作的好坏?

有人说,就业不难,就好业难,我想反问,什么叫「好」?你凭什么在20多岁的时候就界定,而且是拿别人现在的标准去定一个「好」?我分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8月15日去报到的时候,上上下下告诉我,你被开除了。一年后,才给我工作证,我们去房山锻炼了一年。

一年后回到中央台领了工作证,我一心一意想去的岗位是「新闻与报纸摘要」,那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品牌。我是学新闻的,我熟悉这个位置,我一心一意要去做这个节目。但是,到了人事部,人家很尴尬地看着我,我猜了15个岗位都没猜到给我调的新岗位,给我放在一个老年人众多的相对比较边缘化的中国广播报,让我排节目表去了。

沮丧至极!我觉得我的新闻理想,从此烟消云散了!这不是我想要的就业岗位,我想离开。但是我此生庆幸,并感谢我自己的一点就是第一天上班,我来到报社,坐在那一上午,处于痛苦和绝望之中,这天中午我做了这一辈子最伟大的一件事之一,跑到对面书店买了一本报纸编辑的书,一下子把它看完了。再不喜欢,也要认真面对眼前将要到来的工作,这就像谈恋爱,你必须认真。这可能是个苦恋,但我也依然要认真面对它。

因为这报纸都是中老年编辑,我迅速成为主力。刚到那半年,我就被领导看中,可算来了一个小伙子,我成了最主要版面的编辑。请问你去大报可能吗?绝不可能。但正是因为我收到极大的重用,我就开始有大量的时间,不断写文章登在这张报纸上。虽然没有稿费,但是有成就感。陆续就有周边的人看到,开始有了一定的小口碑。我两年以后,就成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春节晚会的撰稿。

> 你一生的职业,可能要多次改变,第一份工作只是上马的那一步。

又过了一段时间,来了一个电话,崔永元问,「最近有空吗?我要弄一个电视节目,你给我当策划去吧。」「行啊,反正也是闲着。」过几天,《东方之子》的制片人时间来了。二话没说,拿了我在报纸上刚采访完的,香港歌星的文章看。不是八卦的,很有味道,都是我提问的。反正是自己的报纸,一整版一整版地登。我把几篇我的采访文章给时间看,他看了两篇说,你就是我要的人,我就去《东方时空》当策划了。

由于我没想干太长时间,所以当策划的时候就敢于表达自己意见,后来我被迫推上了主持人的岗位。时间有一天对我说你去采访吧,我坚决拒绝。我说这不行,我单位的人一旦看见我在这儿打工。时间一句话就把我说服了,你见过有早上看电视的中国人吗?我一想这事安全、靠谱,那我就干吧。结果因为我没想长干,因此我保持了初期没有任何杂念的想法,一切发自内心。三个月过后,接到一个电话,告诉我,「小白,你是《东方时空》评出的最佳主持人。」

现在回忆起来,如果第一份工作就像我想象的去了我要去的那个部门,每天凌晨三点半上班,下班之后只剩下睡觉,根本没有多余的精力去电台应聘主持人,不能不断写文章被人看上到《东方时空》。我现在可能熬成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副主编,但是一身病,时差倒不过来。我得感谢我无意的第一份工作。什么才是最好的?这里很重要的是态度的转变,要确立一种新的准则,你一生的职业有可能要多次改变,这样的人生才是丰富的。

有一首歌说「最浪漫的事,就是陪你慢慢变老」,我觉得人生最最浪漫的事就是——我一开始就陪着你慢慢变好!一定要形成一种概念,人一生可能要做好多工作,第一份只是你上马的那一步,你要去积累很多经验。当然,如若它能够成为你一生的工作也很难得,但是我觉得比例不会太高。我们去观察的话就会发现,绝大多数人其实都是经历了很多工作改变。

我对未来以及变化,永远是充满好奇,而不是恐惧,所以我喜欢开疆拓土。但是我发现身边绝大多数人,对变动充满了恐惧。哪怕这个变动,是向更好的方向转变。由于变动打破了稳定的感觉,他就产生了恐惧,甚至躲避,甚至成为阻挡列车前行的人,在人生当中你是不是也如此?

学会对未来充满好奇,人的一生很长,你就是一个体验者。为什么不多看一些风景呢?人们有一种惰性,是只认可自己习惯的「好吃」。如果只停留在好吃的菜,永远不尝试没有吃过的菜,你知道天下有那么多美味吗?不会的。人生的感受也同样如此,面对将要到来的东西,充满一种兴奋的好奇。

我从来不恐惧。我总觉得60岁,一定还有60岁最美丽的风景。我欣赏眼前每一处风景,但是我不沉迷过去。活到将来,到来的时候自然面对。对未来充满好奇,你就敢于变革,就会成为获益者。我在带学生的时候不断强调,好的老师就是要教孩子很多不喜欢的东西。喜欢的已经不用我教你了,说明它是你的知识体系,它会长久陪伴你。

好的老师要擅长把现在年轻人,不知道的和不喜欢的东西,变成他喜欢的。哪怕他不喜欢没关系,变成他的知识体系。教育是要不断给人添加未知、不喜欢、变革的东西,而不是顺着他,你要什么我就给你。

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一上来就定死了,上来就先把自己的故事结局写了。你觉得有意思吗?工作如此,人生也是如此。因为现实利益,大家都愿意有更好的工作,我也祝愿你有更好的工作。但是带着有更好工作的心,一个不好的工作来了,我也接受,并且好奇地改变它,我的历程就是这样。

所以,如果你足够强,你就会通过自己第一份工作的台阶,逐步地向前走,也希望各位充满好奇地面对我们无法掌控的东西。


10条建议给正在奋斗的你
1.行动要趁早,轻装上阵,拼尽全力向前冲。每个成长阶段都要承担与年龄相匹配的责任,大多数的人到了30岁左右,都必须要考虑家庭问题。所以,要项行动,就趁早,趁还没有背上家庭的包袱的时候,轻装上阵,千万不要太早享受安逸。
2.找一个可以为之奋斗5年、10年甚至更久的目标。一个清晰的目标,可以让你的职业成长围绕着一个点去积累经验。围绕职业目标方向这个核心,才能构建你的竞争力,形成核心竞争力。
3.审视能力与年龄的匹配度,让能力随工作时间不断积累。工作三年和工作一年的人,若在能力方面没有太大差别,这种不匹配会使得他们再想获得突破时遇到很多阻力。随着工作时间的积累,年龄不断增长,能力也要随之得到提升。
4.坚持不懈,更加有效地投入时间,力争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在任何一个领域成功,都必须至少付出10000个小时的磨练。无论是最优秀的运动员,企业家,音乐家还是科学家,他们都在数十年内坚持每日付出,最终才能够崭露头角。
5.平时做好准备,才能得到机会的垂青。这正应了中国的那句老话:「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头脑。」如果没有遇到机会,不要抱怨,首先要反思自身哪些方面准备不足,近乎苛求地努力。
6.树立不断学习的能力,善于利用各种形式充电。厚度的积累在于不断强化的学习能力,要给自己不断培训、进修的机会,否则,职业发展就会在原地踏步,实质上是「不进则退」。
7.拥有一颗强大的心,在「优胜劣汰」中做到「强者自救」。只有适应优胜劣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获得生存之地。强大的内心可以让一个人在绝望中看到希望,消极悲观只会错失良机。
8.不让坏习惯成为绊脚石,尝试改变每个不良习惯。不管它是否影响到其他人,或者你是否抗拒改变,都试着去改变。如果你能做到戒掉坏习惯,你的生涯和生活都会得到积极反馈。
9.与其不停抱怨,不如直接交流或寻找新机会。不停的抱怨只会加剧你的不满,而对问题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10.给自己一个专业定位,树立自己的品牌形象。


标准的答案有多愚昧,标准的生活就有多无趣。


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转)_第2张图片
image.png

︳诗篇23:1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拿别人的标准,来定义自己(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