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艺术的虚值

文化艺术的虚值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认真的人处事说话防微杜渐,防患未萌;糊涂的人心无主见,容易受骗就范;还有一种“高人”喜欢故弄玄虚,拨高标榜。世界包罗万象,人人都面对许多未知的领域,但有些人对于未知的领域,出于卑微的尊严和早已定型的思维方式,在不懂装懂中盲目就范于那些“高人”的玄妙虚幻的说辞。

这个世界看似很大,实际很小。放大来说是“一沙一乾坤”“一花一世界”,缩小来看是所有的生物只不过是细胞体的组成,宇宙万物也不过是分子、原子的组合。说大,大至世间万物盘算不清、认识不尽;说小,小至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可尽收眼底。

对于这个世界的认识,实质是人对内心世界和外在世界的认识。事物是客观存在的,可人的思想是神奇的。对事物的认识,有人放胆大气说事,有人慎微以小见大。近期看到一篇文章《海南的宣言》,笔者说鉴真第六次从海南成功到达日本是佛身普度、神明显灵,并把其阐释成海南历史文化的亮点。但不幸的是,马上有人批驳那只不过是鉴真路过的足印;有趣的是,有人在诗中把自己的思想描述成宇宙之巅的风,也有人在诗中说自己不过是一只劳苦的蚂蚁。虽然我对佛教和诗歌都没有深入学习,但在这两组比较中,我看到的不是文化的大小,而是语气的大小。举上面这两个例子,只是为了对文化艺术中的“虚”与“实”做出比较。

不同的语言和思想造就文化的差异。学术界把权威人士称为“学者”“学家”“大师”,“者”实指单元或个人,“学者”指的是埋头苦研成绩卓著的人,但由于他们做人低调,做事务实,一是一,二是二,从不含糊,故而以“者”称之;“家”实指小集体或小单位,“学家”指某一学科、学派的领头人,以一带十,以一当十,或以一充十,故而称为“家”。“学家”的言论具有集体性的甚到是社会性的权威;“师”指一个领域或一个行业,“大师”是在某一领域或某个行业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可是我们平时接触得比较多的并不是学者和学家,而是各形各色的“大师”,特别是在市井街头,算命的叫占卜大师,剪毛修胡子的叫理发师,打广告抹墙灰的设计师,推油跪背的叫按摩师,换机油修轮胎的叫修理师,穿时装走猫步的叫时尚大师,修指甲抹胭脂的叫美容师,炒菜的叫厨师,配料的叫料理大师,卖膏药的叫医师……叫“师”还不够级别,于是有人去掉“师”字,干脆加个“神”字,什么神算子、歌神、舞神、叨神、神医等等之类的雅号。至于雅不雅,相信被叫的人有几分神气,但叫的人会不会佩服,我真的很担心。中国是个神奇的国度,在几千年文化中,艺术工作者只以“人”“子”“者”“夫”“君”“友”“朋”称之,如“诗人”“文人”“孔子”“孟子”“老夫”等等,但后来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都戴上了“家”“师”的高冠,由于心虚也不忘给古人戴上“家”和“师”的头冠。但凡现实中戴上“师”或“神”的人都自认为有点文化艺术细胞,但是这些细胞都过于敏感、脆弱而发育不良或是已经没有生命迹象,所以他们不断地给自己寻求文化艺术的虚值。

文化艺术的价值分为“实值”和“虚值”。它与其它商品不同,其它商品的价值立足点是实值,而文化艺术品或艺术行为的立足点却是虚值。有些文化艺术品或艺术行为不管你看得懂或不懂,它都陈设在那里,越是看不懂的越显得神奇和高雅,越是理解不了的越是高贵,越有份量,这就是虚值。基于文化艺术的立足点是虚值,所以在文化艺术工作者没有出名之前,这些东西就是一堆垃圾,但经过炒作、吹捧、拍卖,价值也上来了。

炒作是一门深奥玄妙的学问,近乎于玄学。“玄”是因为没有准确的判断和科学逻辑的推理,所以寻找不到审美的标准。好比你看到天上的彩云,左看像人,右看像狗,总之很接近。除了像人和狗,说它是凤凰或瘟鸡也可以。所以,有些文化艺术是看不明白的,看多了还落个六神无主,但经某权威人士点评,说这是好东西,是你们看不懂而已,价值上来了。原本是一堆垃圾,现在却成为抢手的宝物了。

我有一位朋友也喜欢收藏古玩,行内人士称他为行家和大师。有一次我和他喝茶,他用放大镜看着翻来覆去的两块石头,还边看边给我介绍石头的花纹、形状、质地、重量、产地、矿物质含量、历史……我当时看他兴趣盎然,嘴里滔滔不绝,也应诺“哦”“唉”“啊”。虽然我几乎听不太懂他在说些什么,也看不出这两块石头有什么玄妙之处,但还是装出一副惊叹和佩服的样子。在我看来,这不过是两块石头,与灵魂血肉毫无相关,与精神文明毫无干系,与吃穿住行也沾不了边,甚至是毫无观赏价值和收藏意义的死物,只不过有些财迷心窍的人把它弄出来,翻转于掌中,然后拿来做比较,称它为古玩,然后开始换钱物罢了。说到底这是一块没有任何价值的东西,但这些人越玩越玄,越吹越捧,价值就来了。因为这两块石头的人文价值、使用价值、观赏价值近乎于零。有人会说我的应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其实我喜欢看到朋友的醉态,虽然他们认为我无知。但我看到他的醉态之后,明白这些古玩的价值,其实是人们玩出来的“虚值”。

文化艺术的价值,取决于文化艺术品和文化艺术行为的审美价值。如果审美价值高于使用价值,文化艺术行为和文化艺术品的“虚值”将高于实际生产价值。但文化艺术往往缺少客观的审美标准,故而有些文化艺术品浮出文化艺术价值的水面,也有许多文化艺术品或文化艺术工作者没有被发现和认可,甚至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沉没。当然,也有许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发现或价格暴增的。人的感观、艺术品的历史、作品质量、创作人的身份名气、收藏的意识、大众的认可度、收藏的朝流、行市、时市等诸多因素都会给审美角度带来影响,所以说,文化艺术品的“虚值”取决于审美价值。

由于篇幅有限,对文化艺术的“虚值”也就不再多讲了。但我坚信,对于文化艺术工作者来说,要想体现文化艺术创作的价值,必须具备务实的态度和充实的知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化艺术的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