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剽悍晨读」公众号发出了一篇悬赏征集令,请大家读完前15篇文章,并总结所有文章的精华。每一篇都是一本书精华部分的总结,从4月6日它开始发布第一篇晨读,我便每天准时地守候着。加上自己这两个月开始读书以来已经完成的另外5本书,加起来也算是读过了20本书的精华。
一直在想自己究竟在这些书中获得了什么,于是趁着这个机会,我把所有书的精华内容提取出来,按照自己的想法分类整理,不知不觉间,发现大部分作者的观点,都围绕着5个主题,而它们恰巧又是承上启下环环相扣的,当我们能从1做到5的时候,我们就把一件事做成、做好了。如果大部分的时间我们都能做到这样一套流程的话,那我想,我们的生活会发生一个很美好的改变。这5个主题就是:
选择 -> 投入 -> 技巧 -> 反馈 -> 内化
① 选择
我们的时间精力总是有限的,想要的太多,那分配给每一项事务、每一个人的就会很少。当我们耗尽一天的精力忙碌于各种事情中时,反而每一项都做不好,甚至连做都做不完,而这又会让我们陷入无尽的自责中。
关于这一点,很多作者都在书中通过不同方式向我们传达:要想做得好,首先要选择要做什么。我们要通过自我的探索和排除不重要的事来找到真正有意义的事,而创造意义,也能够使我们更容易投入充沛的精力。
例如培养习惯,最好每次只培养一个对自己最有意义的习惯。而学习新技能,也要问问自己,如果只能选一个,我最想学的是什么。或者应用到更具体的演讲上,每次只讲一个你熟悉并热爱的事才能让听众最大程度的接受。
那么如何找到这件有意义的事呢? 画三个圆,分别是:我擅长,我喜欢,和世界的需求,重叠的部分那个对你和世界都有重要意义的事情。
应用到与人相处上,我们也需要选择。我们要选择合适的人,确保和积极的正面的人一起共事,才不会消耗我们的精力。学会适当的拒绝别人,为自己和他人的成长负责。
除此之外,环境也对我们的身心起到巨大的影响,所以我们也要为自己创造一个极简的环境,选择真正对我们有用的东西,不要让无用之物消耗我们的金钱、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② 投入
选择好了要做的事,接下来就是一个字——做。「做好」,不只有好,还有做,而且做在前好在后,只有我们腾出时间,开始做,规律地做,才有机会改进从而做得更好。
在这一点上,许多作者也纷纷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要保证有专门的时间精力来投入到重要的事情中。
人们经常说万事开头难,但其实,往往我们不愿意开始正是因为觉得太难。这个时候我们要降低自己的预期,先告诉自己,学会比学精重要,做完比做完美重要。也可以试着把开始做的那件事简化到不可能失败,让我们的大脑不再抗拒改变。当然,投入最好是持续不断并且规律的,我会在后面解释这样做的好处。
③ 技巧
写到这里,我会发现,前面两个部分,大多说的都是一些道理,而作者们普遍都有着相似的观点:若想做好,首先要选择重要的事并开始行动。这是一种态度,只有有了正确的态度,才能进入到下一个阶段,谈到技巧和方法。
涉及到技巧和方法,作者们给出的观点就不再那么一致了。当然,它们有可能是相互补充,但有时也会相互冲突,甚至有些会让我们觉得有些奇怪。
书中提到的方法,它们有的可能更适用于某一个领域,比如如何演讲,如何更有效的影响他人,如何识别并控制我们的情绪等等。
但是也有许多内容是可以应用在不同领域中的,无论我们想学习的是什么技能,培养的是什么习惯,和什么样的人沟通,都可以尝试使用书中提出的方法论。
当然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不同书中的方法论好像说的有点冲突。一个原因是不同的方法适用的情境不同,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方法本身就是一个因人而异的东西,即使再权威的专家所提出的方法,也不可能适用于每一个人。因此每个作者都可能提出不同的见解,比如有的人自控能力强,更喜欢大的奖励,那他可能适用于推迟满足感的方法,但有的人自控力弱,只有用持续不断刺激的小奖励,才能帮助他们不断的达成并提高自己的目标。
所以当我们决定了要去做一件事之后,怎样能做得好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读书的确是我们获得这种技巧的一个最好途径,但读而不用,那这些技巧就只是白白躺在那里的文字。所以我们必须亲自实践,至于这些技巧好不好用,适不适用,只有用了之后才知道,不是吗。
④ 反馈
承接着上一部分,当我们开始使用书中学到的技巧,我们就需要关注,它有没有帮助我达成我的目标,还是说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我,那为什么不适用呢,能怎样改进呢?
上个月仔细读过的《刻意练习》中强调,及时反馈是有目的的练习的重要组成,而有目的的练习是刻意练习的基础,否则即使真的做满了一万小时,也无法成为高手。反馈的内容首先是我的目标值有没有达到,其次就是我的方法能否继续改进以达成更高的目标。想要不浪费好不容易腾出来的时间?那就找到合适自己的技巧,通过不断的反馈调整技巧以适应更高的目标。
⑤ 内化
其实写到上一步,通过反馈不断地调整技巧,就可以基本帮助我们达成我们「做好」的目标了。那这最后一步有什么用呢,其实我自己也在不断的摸索。我的感觉是,一件事情,当我们做好了之后,我们能不能把它内化成一种自然而然的东西,下一次再需要做类似的事情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去想我应该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而是自然而然地做,就能做得好。甚至,可以举一反三把一种方法应用到其他领域去。这样我们就能省下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探索其他未知的领域。
这个自然而然的东西,不同的书中,有时叫做「习惯」,有时叫做「心理表征」,有时叫创建「流程」,说的就是你可以不去真正的做,但是能做到在心里就能演练出,做得时候应该是什么样子能够做得好。
比如那些音乐大家,他们无须再盯着画满了提示符的乐谱就能奏出天籁之音;成功的CEO,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工作流程,筛选出哪些是重要的事情也已经成为自然而然的反应;生活中亦是如此,在家做了几十年饭的姥姥,根本不需要思考食材或参照食谱,分分钟就能做出美味佳肴。这都是源于他们大量的重复已经建立好的流程,同时在需要的时候加以修正。
最后,这也就回到了前面我提到的,投入最好是持续不断并且规律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学会的技能内化成一种习惯,正所谓,优秀是一种习惯,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最后,附上20本书的清单。让我们一起,从读书开始,把优秀变成一种习惯。与你共勉。
《习惯的力量》
《刻意练习》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把时间当作朋友》
《奇特的一生》
《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极简生活》
《离经叛道》
《细节:如何轻松影响他人》
《关键20小时,快速学会任何技能》
《精要主义》
《不安的时候,坐下来写》
《非暴力沟通》
《少有人走的路》
《习惯力》
《赢》
《微习惯》
《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
《TED演讲的秘密--18分钟改变世界》
《你充满电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