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题记

《看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我很少看书,看过的书不多,但每读之书,必印象深刻。刚拿到《看见》时,封皮很质朴,柴静一身蓝衣,很亲切的微笑着,与几位老人和小孩坐在一起,画面很真实。几十页的书,见证了她十年来的磨砺与成长,记载着她的心路历程与成长历程。她写下的不是她当记者时的多么辉煌,而是她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努力的过程。十年之间,从非典、汶川地震,到家庭暴力和药家鑫案,山西污染事件等等,几乎都能发现柴静的身影。

书中白岩松这样告诉过柴静:“人们声称的最美好的岁月其实都是最痛苦的,只是事后回忆起来的时候才那么幸福”。听起来有点消极,不过并非无意义,我们看到过太多人的成功与繁华,看过太多的欢笑,而他们的背后藏着隐形的辛酸与汗水。有了努力,有了拼搏,经历了辛酸,最后有了欢声笑语。《看见》没讲多么轰动的大事件,而是一个个真实鲜活的人物,讲着她所遇到的挫折,辛酸,感动,讲着她所遇到的各种酸甜苦辣咸…

柴静说,“当一个人关心别人的时候,才会忘记自己。”“理解的基础是感受。人能感受别人的时候,心就变软了,软不是脆弱,是韧性。”也许正因关心,正因理解,能和朋友产生共鸣,甚至是相见恨晚的感觉…

最触动我的是她的非典经历,她以行动去接近最鲜活的事实,她七次与“非典”患者应对面交谈,软磨硬泡才获许一个人进入病区权利,也是这经历,让她看到了生命的卑微与脆弱吧。那期间,一个轻微感冒都会被带到医馆看病,每天和同学一起排着长长的队,喝着苦苦的中药。我记得,附近的一家工厂的外墙,还写着有“团结一致抗非典”的百色大字。几岁的我,也许当时还无法理解非典的残酷与生命的重要性,有天我发烧了,心里没有生病的概念,没告诉班主任,后来她跟我说话察觉出来我的不对劲,用体温计给我测“38.9度”,把她吓到了,她马上把我带到附近医馆,医生不在,马上找到母亲,她们好像都很急的样子,母亲一直指责我发烧了怎么不吭声,却又满眼的关怀与担心,立即拉着我超朝两公里外的医院去。也许,也是那个时候,再一次看到母亲的柔性光辉吧。

曾经轰动一时的药家鑫事件,很多人是跟着新闻媒体一起去指责,最初的我也是跟风肆意指责他。而柴静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去阐述,更多的是去关注事件本身。一个孩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与其说是药家鑫问题,不如说更多的教育与成长环境问题。失败的教育酿成了后来的悲剧。就像身处网络信息时代的我们,很容易听多了网上的言论而跟着去抨击明星,抨击做错事的人,甚至抨击我们身边人。我一般不会因为一个两个人对另一个人的差评价就跟着去差评,怎么说呢,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不同的方面吧,最好得有自己的一套评判标准。

书中有句“人的一生,有的是将来,永远有下一拨人,下一个地方,不一样的生活”。陈虻、老郝、老范,这些伙伴亦师亦友,一起经历着起起伏伏,走过人生很难忘的日子、很精彩的路程。你所走过的路,藏着你努力的影子。就像天下无不散之筵席,一路上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也许,我们是他们生命里的过客,他们是我们生命里的过客,突然一下子,有人闯了进来,又悄无声息的离开,舍不得的东西太多,那些美好的回忆,模糊在脑子里,我会回头张望…

“你知道什么是通感吗?通感就是你与我站在不同的角度 却在一瞬间读懂我没有说出口的悲伤。”我看见了你的看见,我看完了你的看见。

            --阿清.2015夏

《看见》精摘语录:

偶尔想起觉得温暖便是朋友。

万水千山,独自一人。

我们对于一件事情知道的越少,就越容易形成判断,而且是越容易形成强烈的单纯判断。

从尘土里来的人,能理解开怀大笑背后的酸楚,也知道幽默是面对不完美人生的最好办法。

我渴望呆在最静寂的角落里被最热烈的声音包围。

我不想影响谁,只想理解。如果有人有共鸣,我会有得到了家人的感觉。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也是自己与自己之间发生的事,它永不停止。就像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触碰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只要这样的传递和唤醒不停止,我们就不会告别卢安克。

不要去听那些声音,你唯一需要关心的就是让自己强大起来。 把希望放在别人身上是虚拟的,所以无用。如果自己不去做,那就不会有希望。

读书是件磨人心性儿的事儿,你得把自己掏空了,让作者的思想住到你的心里,把自己置身在她所讲述的故事里,活一遍,才能真正领悟。这话有点矫情,但就是这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看见》--灵魂与灵魂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