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抽空去看了一部老电影《海边的曼切斯特》,该片于2016年11月18日已在美国上映,并获得2016美国电影协会十佳电影。2017年6月,获得预告片界奥斯卡最佳独立电影预告片奖项,最近才在中国大陆上映。
李·钱德勒是一个沉默寡言的公寓修理员,在冬天的波士顿,干着铲雪、帮公寓里的住户修水管、修灯泡、修马桶等杂活。
他不修边幅,脾气还不太好,老是爆粗口,所以经常收到客户差评。他酗酒,下了班喜欢到酒吧里喝到一醉方休。偶尔遇上女人和他搭讪,他也无动于衷。
独自喝闷酒,喝多了就开始找茬。以为对面两个陌生男子在议论自己,冲过去抡起拳头就揍……喝完酒、打完人,回到自己住的地下室呼呼大睡。
整个人活脱脱一个丧男的标准样本。丧男比渣男更可怕,渣男如同洪水猛兽般来得快去得也快,丧男则像妖魔上身一样把你纠缠,将你的情绪也拖入一潭死水。
丧男的“规律”生活没有因为哥哥的死讯而打破,只是回到了故事开始的地方慢慢延续。曾经在曼切斯特的那段心碎往事也渐渐浮出水面。我们也知道了李为什么离开家乡,为什么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当收到挚爱的哥哥乔因心脏病发作而去世的消息时,他严肃阴沉的脸上也没有增加更多的悲伤。他不是无视兄弟之情,而是长时间的丧尸生活已经把他变得麻木不仁,经历过极致悲伤的人,任何悲伤的事都不会让他内心有丝毫的波澜。
何等的经历,才会彻底改变一个人?
那个时候他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两个可爱的女儿、一个刚出生的儿子。当然,他还有一个虽然嫌弃他却依旧深爱他的妻子。
他偶尔会和哥哥、侄子一起出海捕鱼。哥哥负责开船,他就陪侄子在甲板上玩。
和大多数故事一样,每个悲剧都有美丽的开端。
一次李依然和往常一样出海归来,但明显醉意朦胧。其实此刻已经缓缓拉开了悲剧的序幕。
直到有一天晚上,李带了一大帮朋友到家里玩,高声叫嚷,嘻嘻哈哈,进行着男人们的聚会。
那已是凌晨两点,李的妻子终于忍不住了,骂咧咧地让他们早点结束:孩子们正在二楼睡觉!
酗酒其实是李一直的恶习,深夜与狐朋狗友狂嗨,完全置家人不顾,典型的渣男作风。对所谓的朋友之情永远胜过家人。
朋友们走后,李到二楼看了看孩子。屋子里有点冷,他怕孩子们冻醒,但他不敢开暖气,因为患有鼻窦炎的妻子会头疼。他只是希望房子里能暖和起来。
这也是本片最为戏剧冲突的桥段,早干嘛去了,这会才想起自己的孩子和老婆。
于是,他到楼下,在壁炉里生起火。这时,他发现啤酒没了,太累的他开不了车,只能步行去小店里买。
然后,二十分钟的时间,他的一切都毁于一片火海之中。最终,妻子得救,而三个沉睡的孩子却被大火吞噬。
假如你的人生曾经遭遇了令人心碎的变故,你是否会像曾经劝诫别人一样告诉自己:别怕,一切都会过去的。
但这对于丧男来讲显得不切实际,他们会躲在自责的角落里独自舔舐伤口,害怕被人发现。
李面目表情地在警察局回忆着,他说自己在壁炉里生完火后可能没把罩子盖上,但当时并没有特别在意,“其中一块木头肯定是滚出来了,滚到了地板上。”
“忘记把屏风放在了壁炉上不足以构成犯罪。”警方告诉李。
什么?
他的孩子因为他用火不当而死去,而作为父亲的他不用坐牢也不用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怎么也想不通却又悲伤至极的他,抢过警察手里的枪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结果被阻止了。
他不能选择死,于是只有苟活。
看到这里的时候,也许我们早已明白,生活总是如此。当我们真的遭受到无法承受的痛苦时,人是会垮掉的。而且垮得如此的彻底。
回到现实中,当发现自己被指名为侄子帕特里克的监护人时。他拒绝了,说自己承担不了。丧男不愿搬回这个有着太多回忆的家乡,而侄子又不愿抛弃他的生活与朋友,跟李远走他乡。
生活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耗尽毕生的勇气都无法直面生活的惨淡。面对责任丧男依然选择了逃避。
一天,丧男在曼彻斯特的路上偶遇前妻兰迪。兰迪哭着道歉,想和李一起聊一聊。
兰迪哭得很厉害:我的心很痛,我一直都很心痛,我知道你的心也在痛。
面对妻子的安慰,他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哽咽着不停地摇头,没事的,没关系的。
前期不忍见丧男丧尸的生活状态,试图用哭诉道歉的方式,去减轻他内心的自责,显然他的悲伤自责已和他人没有丝毫的干系,因为他用深深的自责将自我封锁和埋葬。
他一直在心痛,他把三个孩子的照片一直保存着,搬到哪儿,带到哪儿。有时他还会梦到死去的孩子向他求救。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过去的阴影和看不到未来的恐惧中。当悲伤往事成为一个人生命的全部,那么这就是悲剧真正的开始。
任何人的拯救都是徒劳的,因为生活的悲剧早已蔓延到身体的每一寸,自责已将他生活的希望完全吞噬。
暖·心·如·意
HI,我是暖心如意
做有温度的灵魂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