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AlphaGo 的胜利震惊了世界。而人工智能的大规模商品化、产品化应用,更是让 2017 年成为人工智能的“元年”。但在这之前,人工智能已经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
人工智能领域风起云涌:AlphaGo 击败李世石,百度推出无人车,IBM、微软、Facebook 都推出了人工智能平台。种种迹象都在向公众传达一个信息,人工智能时代确实到来了。
什么是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 AI。对于人工智能的基础研究者来说,它是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应用系统。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试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智能机器,这种机器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作出反应。
对于人工智能的具体定义,有许多位研究者都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的尼尔逊教授是这样定义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是关于知识的学科——怎样表示知识以及怎样获得知识并使用知识的科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温斯顿教授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过去只有人才能做的智能工作。”“人工智能之父”马文· 明斯基则认为:“人工智能就是研究‘让机器来完成那些如果由人来做则需要智能的事情’的科学。
虽然在一些细节上,研究者们有着不同的看法,但对于人工智能的基本思想和基本内容,大家的看法是一致的:人工智能是研究人类智能活动的规律、构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系统。简单来说,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科学,它就是一个自我感知和反应的人造系统。
科学家们提出并定义了人工智能,但在仔细品读后,我们发现,他们所提出的“人工智能”似乎和我们印象中的人工智能有着一些差别。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科学家将目光着眼于技术层面,而我们所关心的,则是人工智能所带来的新时代和新趋势。
跌宕起伏的发展史
人工智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诞生到现在已经历经了半个多世纪。随着诸多关键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它终于从最初的研发阶段走到如今的巅峰期。人工智能在发展过程中,经历过黄金时代也曾遭遇过低谷——就像蒸汽机、电气、内燃机、原子能等曾经为人类带来新时代的技术那样。
人工智能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 40 年代。当时以维纳、罗素等为代表发展起来的数理逻辑,和以丘奇、图灵等人为先驱提出的计算思维,促进了智能计算方法的萌生。
1950年,许多科学家开始将目光投到围绕人工智能的讨论上来。数学家、哲学家诺伯特· 维纳被称为早期人工智能理论的奠基人,他认为所有的智能行为都是反馈控制的结果。诺伯特· 维纳从理论上证明,人类的所有逻辑思维活动都是反馈控制的结果,而反馈控制可以用计算机模拟。
诺伯特· 维纳关于人工智能的想法,几乎适用于所有人类活动。后来,计算机科学家艾伦· 纽维尔和赫伯特· 西蒙一起设计了首个人工智能程序“逻辑理论家”,其灵感来源就是诺伯特· 维纳的反馈控制论。
1956年夏天,美国达特茅斯学院举行了历史上第一次人工智能研讨会,这次会议被认为是人工智能诞生的标志。
在研讨会上,麦卡锡首次提出“人工智能”概念,马文· 明斯基则提出了他对智能机器的看法:智能机器能够创建周围环境的抽象模型,如果遇到问题,能够从抽象模型中寻找解决方法。马文· 明斯基的这个定义,影响了以后30 年智能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1958年,美国科学家约瑟夫· 英格伯格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机器人制造厂——Unimation 公司。1959 年,约瑟夫· 英格伯格和乔治· 德沃尔联手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在技术还不够强大的时代,第一代机器人可谓是名副其实的“机器”,它们通过计算机的控制,反复重复人类教授的动作,不能对外界环境产生任何感知。
1965年,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应用物理实验室研制出 Beast 机器人。在声呐系统、光电管等装置的控制下,Beast 能根据环境校正自己的位置,这意味着人工智能的研发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1966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魏泽鲍姆发布了世界上第一个聊天机器人 ELIZA。ELIZA 能通过脚本理解简单的自然语言,并能产生类似人类的互动。
1966年到1972年间,美国斯坦福国 际研究所研制出机器人Shakey,它是首台采用人工智能的移动机器人,带有视觉传感器,能根据人的指令发现并抓取积木。
进入20世纪 70 年代以后,人工智能开始了一段艰难岁月。虽然在这一阶段,日本早稻田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都制造出了一些对后来具有启发意义的人工智能机器,但整体来说,20 世纪 70 年代的人工智能研究已经处于衰退状态。
当时人工智能研究面临的技术难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计算机性能不足,在人工智能领域,很多程序无法得到使用;二是早期人工智能程序主要是解决特定的问题,一旦问题上升维度,程序就不堪重负了;三是数据量严重缺失,这就导致了机器无法读取足够量的数据进行智能化。
20世纪 90 年代,人工智能的话题又被人们重新提起。随着技术的发展终于达到了人们的要求,人们开始开发机器学习和算法,这些算法可以在非常基础的水平上进行自学。研究人员和科技巨头突破界限开始联手研发,人工智能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995年,理查德· 华莱士研发出聊天机器人 Alice,在其中加入了自然语言,并抽取了数千个数据点,创造出了类似人工智能的机器。两年后,计算机“深蓝”在比赛中击败了国际象棋冠军加里· 卡斯帕罗夫。这在人工智能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00年,本田制造了“ASIMO(阿西莫)”机器人,它拥有基本的智能水平,能表现出和人类相似的某些功能,它是最早出现的模仿人类互动的技术之一。
2005年,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发起了一项全球性挑战,创造出一种可以在沙漠中行驶 200 多公里的自动机器人。这为人工智能的研究打了一针强心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人工智能相关的技术感兴趣。
此后,越来越多的IT(信息技术)巨头也开始加入人工智能的战局之中,其中最著名的当属谷歌研究的无人驾驶汽车和 AlphaGo 了。目前,已经有许多人工智能产品投入到实际生产应用中。
人工智能的未来趋势
《失控》的作者凯文· 凯利,对人工智能的发展曾作出一系列大胆预测。在他看来,未来10 年到 20 年,给世界带来颠覆性变化的就是人工智能。
在一篇写给毕业生的寄语中,比尔· 盖茨把当今时代称为“一个非常好的时代”,庆幸自己有机会参与到那场改变世界的数字革命的同时,他还直言:在今天,如果寻找和当年那场数字革命一样能够对世界带来巨大影响的机会,我第一个考虑的就是人工智能。
与此同时,另外一种声音也在蔓延:来自未知的力量也让人们有些无所适从,担忧、不安甚至惶恐的情绪,也让人们深受困扰。人们不知道人工智能究竟像潘多拉的盒子那样装满了灾难,还是像一部电梯,带着人们通向更高级的人类文明。
当然,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趋势也并不是无迹可寻。在很多科学家和研究者看来,人工智能在接下来的几年中,将呈现出如下四个主要发展趋势:
1,AI技术产品化
在智能手机方面,华为作为中国通信巨头,已经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芯片,并且将这些人工智能芯片应用在旗下智能手机产品中。三星最新发布的语音助手Bixby,在软件层面对语音助手进行了升级,改变了语音系统长期停留于“你问我答”的模式。基于智能手机的人工智能,已经与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密切。
在人形机器人市场,从2015年 6 月开始,日本软银公司开始把研发的人形情感机器人 Pepper 面向普通消费者发售,1000 台机器人很快就被抢购一空。国内创业者也因为人工智能机器人背后隐藏着的巨大商业机会,而陷入了同样的狂热中,目前国内人工智能机器人团队已经超过100 家。图灵机器人 CEO 俞志晨预言:“人们将会像挑选智能手机一样挑选机器人。”
在科学家和学者看来,售价并不是人工智能机器人难以打开消费市场的关键,因为随着产业和技术日趋成熟,成本下降是必然趋势。与此同时,市场竞争因素也将进一步拉低人工智能机器人产品的售价。人工智能机器人打开市场的关键,是吸引更多开发者,丰富产品功能和使用场景。
2,AI将达到专家顾问级别
依赖于机器的深度学习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积累,“认知专家顾问”在高德纳(Gartner,全球极具权威的 IT 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的报告中被列为未来 2-5 年被主流采用的新兴技术。
目前,国内一家创业团队正将人工智能技术介入保险业。他们对保险产品数据库进行分析,搭建知识图谱、收集保险语料,为人工智能问答系统做数据储备。最终,把用户和保险产品连接起来。这对目前的中国保险市场而言,显然是个颠覆性的消息,因为它很可能造成大规模的销售人员失业。
关于人工智能的学习能力,凯文· 凯利曾说:“使用人工智能的人越多,它就越聪明。人工智能越聪明,使用它的人就越多。”就像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经验一样,人工智能的经验就是数据以及处理数据的经历。
使用人工智能专家顾问的人越来越多,人工智能的认知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在未来2-5年,人工智能有望达到人类专家顾问的水平。
3,AI技术实用化
人工智能机器人尤金首次通过图灵测试,AlphaGo接连战胜了我们人类的围棋冠军,这些史无前例的事件,让我们感觉到,人工智能已经发展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人工智能与不同产业的结合,这让人工智能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可以购买的商品。美籍华人吴恩达博士,他是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领域国际上最权威的学者之一,他曾把人工智能比作未来的电能。在将来,人工智能将像电一样,被我们买回家中,为我们做饭、洗衣服。在未来,我们可以用购买的人工智能来打造一个智能的家居系统。
不同产业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加剧了人工智能的实用主义倾向。比如特斯拉公司就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来提升自动驾驶技术,再比如用人工智能技术为用户规划出行路线的地图导航软件。
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用人工智能诊断疾病,更多的汽车制造公司开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无人驾驶汽车,也有越来越多普通人在投资、保险等决策的时候,开始使用人工智能。这一切都意味着,人工智能将进入真正的实用阶段。
4,AI终将改变经济生态
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另一方面,关于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威胁论,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包括比尔· 盖茨、埃隆· 马斯克等人,都曾对人工智能发展作出警告。从目前来看,尽管人工智能对人类造成威胁的担忧好像为时过早,但是在有些行业,人工智能正在抢劳动者的饭碗,这是不争的事实。
马云在一场大数据峰会上说:“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我们的孩子们将找不到工作。”刘强东则信誓旦旦地表示:“五年后,给你送货的都将是机器人。
在未来,人工智能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将率先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如制造业,在主要依赖劳动力的阶段,其商业模式本质上是赚取劳动力的剩余价值。所以当技术成本低于雇佣劳动力的成本时,劳动力就会被无情淘汰,制造企业的商业模式也将随之发生改变。
目前的中国,正处于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阶段,我们无法避免地要受到人工智能技术的冲击。相对来说,经济相对落后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受人工智能技术冲击要小一些。
世界经济论坛2016年的调研数据预测:2020 年,机器人与人工智能的崛起,将导致全球 15 个主要的工业化国家 510 万个就业岗位的流失 。
人工智能终将改变世界,而由其导致的大规模失业和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显然也属于改变世界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