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

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_第1张图片
克莱舍基《认知盈余》

《认知盈余:自由时间的力量》这本书出版于2012年1月,尽管很多观点在当下已经被刷新,但作为第一个提出“认知盈余”概念的本书作者克莱·舍基,依然为很多相关的社会现象提供了一个理论的落脚点,一个不错的解释。最重要的是,它和我目前从事的工作(UGC运营)有着奇妙而紧密的衔接,构建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轮廓,是为对我影响非常大的一本书。

书中舍基对于“认知盈余”的定义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具有丰富的思想和强烈的分享欲望,这些人在自由时间汇聚在一起,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

从这个定义看过去,知识+自由时间+分享欲望,是认知盈余的基础构成要素;知识可以是常识、经验、思想、技能、才华,可以是大众化才能,比如写作、涂鸦,但更好的是一种特殊才能,比如翻译、编程、摄影;分享包括了回应、讨论、争辩、创造在内的一切反馈;这一参与过程中将伴随大量时间(通常为业余时间)的投入;认知盈余的理想态是创造正向的社会效应,但若受错误价值观的驱使,也会对社会产生破坏性,比如发散谣言,网络暴力。

认知盈余如何产生价值

“将我们的自由时间和特殊才能汇聚在一起,共同创造,做有益之事,构成了这个时代巨大的新机遇之一。谁能充分利用这一机遇,谁就能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舍基在第4章《“我们”为“我们”创造机会》中写下这一段话,紧扣他全书的核心观点:分享和创造的价值远胜消费。

事实上,认知盈余的价值由来已久,比如传统媒体时代,普通读者为纸媒提供新闻线索,参与电视电台互动节目的热线拨入等,比如诞生于1984年的TED演讲,“传播一切值得传播的创意”,但是尚没有形成一种大众范围的共识,甚至对于其中价值的高低有无还存在争议,直到2000年以后则借助互联网媒介、新工具的普及得以显性化。

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_第2张图片
TED演讲

认知盈余长期被认为最有价值的落地项目是维基百科,一部协作完成的百科全书,诞生于2001年1月。此时还有更多有关非营利组织、政治参与的案例。从2006年起,TED演讲的视频被上传到网上,演讲领域从原先的技术、娱乐、设计三个领域扩展到了各行各业,演讲者也不再局限于顶尖的杰出人物,有了互联网协作社区的形态。

国内在这方面也有实践。比如微博公益,通过社会公民的力量提升信息发布的速度,扩大事件声量和覆盖面,降低联系成本,让很多社会现实问题第一时间得到行政或权威部门的关注和解决;网易声音图书馆通过收集网友的声音,帮助视障孩子感受多姿的视觉世界,这些案例给以捐钱为主体的刻板公益增添了想象力,也大大降低了普通人参与公益的门槛,算得上认知盈余集结后共生的社会价值。

认知盈余如何与商业结合,产生商业盈余

马化腾罕见地给书做了序,他说:“认知盈余”是新时代网民赋予互联网从业者最大的红利之一。的确,国内以认知盈余为底层逻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已经有了众多的实践者。

一种是以UGC为生产方式的内容型产品

比如知识社区类产品:知乎、豆瓣、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百度知道

“认知盈余”是知乎的创始人经常分享的一个词,「每一个人认识世界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它以盈余的方式存在,这种认知上的盈余通过分享会放大它的作用。」知乎从2011年上线以来,一直在做为分享、传播知识提供便利和个人价值的创业实践,截至2017年12月,知乎已拥有超过1.2亿注册用户,平均日活用户量超过3000万。虽然它的slogan从“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改成了“发现更大的世界”,每天都有大体量的用户在知乎上以提问者、回答者或者内容反馈者的姿态,生动实践着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这件不平凡的小事。

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_第3张图片
知乎最早期的定位

再比如自媒体平台:博客、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

“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微信公众号的这句slogan可以说非常成功,几年间自媒体的数量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如今微信公众号已超过 2000 万个,截止2017年底的活跃账号有350万。以前传统媒体是通过雇佣专业记者、编辑产生内容,产出效率极低,且因为有极大的人力成本,读者端有时还要付费买单才能进行内容消费。

互联网时代是人人创作的时代,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内容源头,将自己掌握的信息或知识借助便利的互联网工具进行快速生产和免费分发。这其中有不少人通过业余的创作分享抢占了流量红利,然后辞掉工作,全职all in自媒体,甚至做成了个人品牌,把自己运营成了另一种新的媒介。即使不能成为自媒体,普通人也可以通过评论、点赞、投票、分享等方式参与内容的筛选和传播,成为co-writer。


再再比如提供中立意见的消费导向型产品:小红书、什么值得买、汽车之家等,对于消费者而言,UGC比PGC来得更真实可信,尤其是母婴、美妆、汽车等垂直品类,而且基于个人购物经历的分享门槛不高,内容生产端和消费端都有着不错的用户粘性。

二是以技能交易为主的平台型产品

比如在行、猪八戒威客,以上门家教、心理咨询、职业生涯规划、在线医生问诊等提供一对一服务的中间平台,通过用金钱置换专业人士的时间来解决高度定制化的问题。这种方式有点像存续时间较长的管理咨询,但是市面上的管理咨询服务以企业客户居多,而技能交易的模式则是个人对个人。

三是知识付费类产品

比如得到、喜马拉雅、豆瓣时间、知乎大学、知识星球,大咖将自己的“知识盈余”包装成课程产品,并通过明码标价的方式出售,相比于上面两种产品,盈利模式更清晰,但对于讲师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通常为精英群体,对受众也有付费作为前提的参与门槛,在整体的用户规模上要逊于前两种产品模式。而且目前主流的知识付费重内容轻服务,互动性差,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听课群体的认知盈余,可以算“小盈余”,算不得“规模盈余”。

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_第4张图片
2018中国在线知识付费产业图谱

实现认知盈余商业化的难点

《认知盈余》书中提及了认知盈余系统中的用户的行为心理、分享的动机、接受反馈的循环刺激、不断催生联系的造物逻辑。无酬、慷慨、来自内在动机的分享时刻都在发生,但如果想无限拉长个体分享的生命周期,提升个体分享的活跃度,并且甚至愿意邀请身边的朋友一起加入,那自然就需要一套适用于UGC社区或者共享经济的产品运营策略了。比如:

1、提供分享的便利,减低参与的门槛;

2、及时有效的群体反馈,如点赞、关注、私信;

3、增加外在激励,如积分、周边、赞赏、分成、配套的变现工具或者服务(微信公众号流量主功能)


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说,认知盈余是正在发生且仍将有很多新玩法新期待的互联网红利;对于个人来说,借助互联网媒介、生产方式的革新,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也是释放个人才华、实现职场之外个人价值的一种渠道和路径,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将带来极大的时间复利,事实上,本书的另一个译名正是《认知盈余:互联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世界》

舍基也专门写道:“真正的鸿沟在于什么都不做和做点儿什么之间。”

然而,在这个大众创造和分享时代,还有很多人置身事外,仍然只甘心做一个纯消费者。那么,不妨一起来反思:

认知盈余时代,你是如何运营自己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由创造和分享《认知盈余》,是互联网赋予普通人最大的红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