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成长的利器—反思(二)

声名:本号所有文章均是个人自我学习心得,系个人成长记录。深遵“教学相长”、“教是最好的学”之要旨,有时写成说教文,有时写成演讲稿,目的是想分享出去的同时,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若能与同道互通有无,则幸莫大焉。


上一篇文章我分享了反思的内容和反思的技术,现在介绍一下反思的工具,以及反思以后如何更好地利用反思所得。

反思日记

最简单的反思就是睡前像放电影一样,把一整天重要的事情过一遍,然后针对某一件进行深度反思,这样的反思最简单,但不利于回顾,也不利于形成体系,深度也自然打了折扣。

最有效的反思莫过于写反思日记。把自己的反思写下来和只是在头脑中进行思考效果是完全不同的,不单单是利于回顾和整理,事实证明把思考写下来还会增加另外一个明显的锻炼,就是逻辑的锻炼,因为写作首先锻炼的是逻辑。

在写下反思的时候,内容和过程就同时记录下来了,不但便于回顾内容,整理成体系,还可以审视思考过程,从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写反思日记的时候,主要反思内因,首先设定一个假定是自己有问题,这才叫反思。切记不要对外部原因进行过度反思,那样通常会演变成推脱责任和为自己找借口。

日记模板

最简单的模板当然就是3W了,写下事情WHAT,针对事情的不足之处进行反思,是怎么做到这个结果的HOW,为什么会这样WHY,多问几个为什么,问的越多,越接近底层本质,也就越接近真相。然后,多问一句,下一次遇到同类事情,我应该怎么做?

本人经验,头一个月的反思,甚至头几个月的反思,都不要搞得太复杂,尽量简单易行。初级阶段,重要的不是反思内容,也不是反思过程,而是要养成一种习惯。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

随着反思的进行,思维方式会不断改进,思考能力会不断提高,你自然而然会将反思向纵深方向推进。这个时候自己就会去寻找更优质的思维模型来匹配你的思考力,主动学习就真正开始了,等待你的必将是你想象不到的一片天空。这个时候你可以升级为对标反思,这个反思模式是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中提出来的,就是树立几个标准,每天对着标准进行反思,成甲建议按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的七个习惯作为标准,当然,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标准,毕竟,适用的,才是最好的。

本人崇尚简单,不想过多描述其它复杂模板,对于反思日记的格式也只推介一种“十字花”式,系本人自创,但效果显著,在不添加额外工作量的基础上几乎涵盖了重要的该反思的内容。

十字花,意即一个十字将平面分为四个模块,分别是情绪、学习、工作、家庭四个方面。情绪是首要应该反思的,其它方面事关情绪的都要放在情绪栏里去反思,因为情绪反思会略有不同,其目的除了找到原因以外,更重要的是尽快消除情绪干扰,否则会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因此,情绪反思需要加点技术,我想单独找一个机会分享。学习包括读书、成长等方面;家庭包括人际关系、朋友、亲人等;工作则包括职场上的一切。我建议就在这四个方面进行反思即可。

反思后行为

情绪反思最首要,因为它紧急;经验反思最重要,因为它最有用。

对经验进行反思有四个过程要点:联结、整合、确认、内化。

联结:把新知识与自己的经验结合起来;

整合: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

确认:确定已经获得的观点和情感的真实性;

内化:将知识内化成自己的能力。

联结,这里实际上还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就是对以往的经验进行反思,但是触发点则是当下的新知识或者新的感悟;

整合,反思之后会形成新的知识或者新的认知,那么要把新知识同以往的知识进行关联,看看能否互相印证互相促进。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将反思结果纳入原有知识架构,进一步升华原有体系,同时又便于记忆和提取,利于将来取用;

确认,就是个验证的过程,需要用逻辑来分析判断,就是判断这个新的知识是否有有力的理论支撑,是否有事实支撑,可以用因果关系和条件关系来判断;

内化,就是变成能力,从而改变你的行动,同时可以横向迁移,看看新得到的知识还可以用在哪里?这也是一个演绎的过程。

反思后行为,更多地关注实用,本也可作为反思的延伸。之所以我将它们分开,是因为反思入门可以很简单,反思后行为则相对复杂,而且需要深厚的知识底蕴才能运用自如。

总之,最重要的是开始反思,反思,就已经是践行的开始了。思考,也是一种行动。一旦你开始了反思,你会发现你的思维模式不断在升级,你的心智不断被打开。开始吧,让智慧占领你的大脑。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速成长的利器—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