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作家的另一面

 ——正说美国小说家欧·亨利真实的生平

近读《欧·亨利短篇小说》,对作者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于是找来很多关于作家的资料,在历史与现实之中,我看到了作家的另一面。

第一次以一种散文体的叙事文学样式来再现这方面内容的小说出自美国作家欧·亨利之手。欧·亨利的生平似乎早有定论,即欧·亨利(1862-1910),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出生于美国北卡罗纳州的一个医生家庭。幼年丧母,十五岁即浪迹社会,做过药房小伙计、牧场放羊工、会计员、土地局办事员、银行出纳员。1896年,奥斯汀国立银行发现现金短缺,传讯欧·亨利。他自知清白,但有口难辨,被迫离家出逃,改名换姓,去拉丁美洲的洪都拉斯避难,历经艰辛。翌年,妻子生病,他回家探望,随即被捕入狱。在狱中他开始用欧·亨利的笔名开始写小说。出狱后,他来到纽约,经常出入小客店、小酒店、贫民窟和下等剧院。自觉为小人物立言,自命是纽约四万贫民的代表。(百度搜索)

然而,两年前都柏林大学教授奥·唐奈却突然宣称:在欧·亨利公认的正传与他未被披露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差距。这是欧·亨利详细的个人简历:小威廉3岁丧母,从小由姑妈莉娜扶养,并从小男扮女装,在莉娜开办的私立女子中学的附属小学接受教育。在那里的寄宿宿舍他认识了一个名叫萨拉·科尔曼的少女同学。后来又被姑妈送到她情夫的一个牧场“治病”,因为不堪忍受牛仔们的欺负,仅一年他就逃出大牧场。

在随后的五年中,威廉几经更换职业,最后在得克萨斯州的小城市奥斯汀定居下来,在土地局当制图员,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威廉娶到土地局长罗奇先生的养女埃斯蒂斯。婚后凭借岳丈的关系,威廉在奥斯汀花旗银行弄到一个出纳员的肥差,在岳丈的庇荫下,他的事业如日中天,不但升为出纳主任,而且成为《滚石》杂志的股东和撰稿人。威廉先生已成了真正的白领,成为上流社会的“头面人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一天银行突然查账,他的账上缺了3000美元,金额不算太大,但威廉作为出纳主任责无旁贷地应对此承担责任。他主动提交了辞呈,他的丈人罗奇先生为他填补了缺额。然而,银行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审计核查,结果查出失窃的是5654元零20美分,连尾数都这么清楚,可见这次核查之仔细。在法庭准备审讯他的时候,威廉逃往洪都拉斯。翌年,妻子埃斯蒂斯身患结核病,得到消息的威廉胡子拉碴光明正大地回到家中,探望生病的妻子,结果当即被捕入狱,两个月后,妻子与世长辞,威廉拒绝司法人员为他开脱,而选择承认有罪到监狱中服刑。

人们很自然地认为:威廉内心承受着失妻之痛,对生活产生绝望,所以选择到监狱中接受磨难,去求得灵魂的解脱和心灵的慰藉。这一切都以悲剧的形式上演,故事的情节出人意料又不悖情理,足以感动奥斯汀全城的居民。所以当威廉被押解往监狱的路上,全城一半以上的居民为他送行。但是我不要过早地感动,且看一下事实真相:

青年威廉在女子中学寄读,结识了萨拉·科尔曼,因为经不起诱惑,与萨拉·科尔曼发生了性关系,造成萨拉未婚先孕,莉娜姑妈运用校董的权力成功地将此事私了,把全部的罪名推到这位可怜的姑娘身上。威廉到牧场去“治病”,实际上是去躲避萨拉。损失最大的人是萨拉,她既失去了孩子,又玷污了自己的声誉,因此她几十年来怀恨在心。等到威廉成为了“白领精英”,萨拉终于找上门来,威胁这位往日的情人,要向他的妻子和岳丈揭发他青年时代的罪孽,更严重的是她要到法院去起诉威廉,凭她所掌握的证据足以让他身败名裂,在全城人面前抬不起头来。威廉权衡再三,他终于向萨拉女士屈服了。他的方法是把萨拉女士当作“二奶”包养起来,向她支付“赔偿金”,赠送名贵礼物,再找一处出租屋让萨拉住下,然后定期过来同科尔曼过夫妻生活。“包二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但需要强健的体魄,大量的金钱,还要有高超的演技和说慌不脸红的本事。威廉有强健的体魄,高超的演技和说慌不脸红的本事,(他每告诉妻子和家人,他到偏僻的地方租房为的撰稿不被人打搅,)但是作为公职人员的威廉没有太多太多的金钱,于是开始贪污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迫不得已的。但不管动机如何,其行为已经构成了贪污罪。

威廉所做的一切都是被迫无奈,我们可以想象他内心究竟承受了一种什么样的恐惧、内疚和不安。在警校学习期间,我曾经学过很多案例,一些有与威廉有同样经历的男人,在这种恐惧的驱使下往往容易走极端去杀人灭口。但威廉是个糊涂人,同时又是一个软弱的人。他逃到洪都拉斯并不是惧怕审判,而是逃避萨拉女士;他主动认罪并不是喜欢坐牢,(没有人贱骨头“贱”到喜欢去坐牢);或发自内心的忏悔;抑或像那些不明真相的市民认为的那样:威廉因爱妻去世痛苦而绝望,主动到监狱中去寻求灵魂的解脱和心灵的慰藉。其实,威廉先生还是在逃避萨拉女士。

在监狱里,威廉开始安心创作小说,第一篇以欧·亨利署名发表的小说在纽约见报时,他已经服刑一年半了。欧·亨利为数众多的崇拜者都认为欧·亨利笔名出于爱尔兰姓氏。实际上是莉娜姑妈一个心地善良的朋友约瑟夫·哈里尔养了一只“强盗”猫亨利,因为家里常有东西被猫摔烂,于是会响起约瑟夫·哈里尔一阵阵撕心裂肺的叫骂声“噢—噢!亨利!!”。没想到这句普通的叫骂声给了威廉以灵感,变成他的笔名。他又一次出人意料。

欧·亨利出狱后流落到纽约,本来他隐姓埋名过日子。但不知为什么又遇到宁愿坐牢也不愿见到的萨拉女士,而且最终他们结婚了。但正当他鼓起勇气准备开始新生活时,仅一年半时间,就是1910年6月5日这一天,欧·亨利因肝硬化而病逝了,年仅50岁。欧·亨利的小说构思奇巧,完全以情节取胜,其出人意料的结尾尤为著名,被后人称为“欧·亨利式的结尾”。他的小说《麦琪的礼物》、《最后的藤叶》和《警察与赞美诗》更是后人竟相模仿的范本,但迄今为止尚无人超越。我想,大概前无古人,后未必有来者。纵观作家的一生,他的经历与他的小说何其相似:出人意料又不悖情理。据说欧·亨利在临终前仍以幽默的语言:“打开灯,我不能在黑暗中回老家!”步入黄泉,入殓时脸上还挂着一丝僵凝的笑意,他是作家,也是“演员”。正如他的感叹:“人生是由啜泣、抽噎、微笑组成的,而抽噎占了大部分。”不过他又一次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以微笑作为他戏剧般一生的结尾,一个“欧·亨利式的结尾。

作为一名警察,我只关注事实真相,无意打扰作家的安宁。我想:白玉微瑕是作家真实的写照,这并有损他的杰出和天才,反而使他的经历更具传奇色彩。

2014年8月3日 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所不知道的作家的另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