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灯下尘》及其他

我说《灯下尘》及其他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在这个吵得人分不清东南西北的世界里,我们手里所持有的干干净净的初衷,不多了。握好了,别丢了。明天还要赶很远的路。——七堇年

我喜欢这样简单而富有情怀的文字,或许是因为我骨子里是一个极度敏感,容易善感的人吧?

《灯下尘》由几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散文、随笔、札记、小说,我觉得散文里安放着她的情怀,随笔里是一个真实、活生生的她,札记里似经历万千过后的淡然平静,小说里则是她一个人的另一个世界。

读一本书,就是在和另一个灵魂交流,人们总说这世间是不存在感同身受的,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感所想又怎么会相同呢?更别说切身的感悟了。可是感受这种东西怎能只是以逻辑的思维去分析呢?感同身受何尝不可以看成是两个灵魂短暂的碰撞出来的火花呢?

她的文字不悲不喜,却有一种淡然而有力的无形力量,仿佛是避风港,能带你远离世间纷繁,不食人间烟火。

年少时,我们害怕不认识这个世界,又害怕看透这个世界,后来长大了,不得不独自与世界相抗衡,曾经我们迷茫或害怕的,后来变得麻木不仁了,即使这样依旧爬滚着,天亮了依旧是新的一天。文中她的喃喃自语,她的所感所想,她的埋怨爆粗,在她身上总能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影子。

关于重庆的记忆、对曾经的繁华转眼已成废墟的感慨、怀念童年、身处异乡情系故土、抑郁症悄然的袭击、不得不妥协就业……

似乎我们每个平凡的人都是这样慢慢成长的。寻梦而离开故土,在他乡打拼,归来故土生活工作,似乎就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情结吧!

有些书把青春成长写得那般轰轰烈烈,骗了无数的少年们,我不否认,曾经的我们都信以为真,以为那才是成长该有的模样,后来才知道上当受骗了。

成长不过就是将哭声调成静音的过程,他人不懂,也无法言说,唯有深夜之时独自抹泪,天亮又转而笑脸待人,我们都知道,成长是一条不回头,无归期的路,我们能做的只有硬着头皮扛下去,不然就只有死了。

《灯下尘》在豆瓣的评分不高,评价里多数读者都表示失望,觉得作者已改变了初衷,文字矫情虚假华而不实。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认可的,年少时我们天不怕地不怕,就算与世界为敌,也要骄傲做自己,可是,后来渐渐磨平了棱角,变得所谓的世俗平庸了。不是作者变了,而是经历多了,看过太多的虚伪和丑陋,有太多的无奈和妥协,心境都改变了,何况是文字。

我说我喜欢她的文字,只是简单而纯粹的喜欢,不夹杂其他。别的评价姑且放一边,就虚假而言,我想说,作品的呈现源于最开始的艺术构思,而艺术构思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创造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首先,作品本身就是艺术思维过程,是主观存在的,所以如何谈论其真实虚假,难不成片面以为客观为真,主观为假?其次,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可能完全离开生活积累,凭空想象,连科幻作品也如此,何况是生活类的作品;再次,创造方式数不清,且创造方式因人而异,所以才有了种种流派,难不成这是虚假?最后我只想说,用真假去判定作品的好坏实在是不明智的行为。

突然想起之前看过的段子,同义词有没有同义词?意义这个词有什么意义?何为真假,又该如何定义?

她只是平凡的人,她会被母亲狠狠数落,却无法反驳;她会为了工作托关系求人,却遭受他人的冷落;她会为了生活撞得头破血流,不分昼夜拼命加班;她不喜欢和半生不熟的人待在KTV里听没听过的歌,更没法唱歌……她只是一个简单的人,仅此而已。

偶尔我会翻看她的微博,除了一些语录之外,她还会分享自己的生活点滴,推荐她喜欢的电影或歌曲,她听的演唱会,她养的狗狗……

喜欢一个作家,就是简单的喜欢,喜欢她文字留下的温暖。

似乎每个作家的初衷都如《山丘》里唱的那样。

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

文字带来的温度,一时之间,你不一定能够体会得到,但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深夜,或是某个清晨,那些文字必将温暖着你的心。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说《灯下尘》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