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完美主义致命伤 之一 拒绝累积的过程
国庆长假,女儿给了我个惊喜:她竟然会制作PPT!当然,水平属于初级;功劳归于老师。
这是她的作业,我不好插手,但对于她那过于“热闹”的幻灯片,又忍不住在旁边小心地给着我的建议,小家伙自己却很满意那些花花绿绿的插图,还P了张我和她的合照上去,忙得不亦乐乎。
我只能作罢,心想,等以后制作得多、见得多了,她自然会改进,说不定再看时,会忍不住对自己现在的制作水平,报以莞尔一笑。
如果当时,我非要较真地插手,让她按照我的想法,做成我理想中的完美PPT,说不定会起反作用,或许还会让她失去了学习的初衷和乐趣。
转念想,世间万事、万物不正是从无到有,从零到一,从生涩到成熟,从粗糙到精致,从失败到成功,从优秀到卓越的过程吗?!
我是个容易满足的妈妈,女儿愿意学且尝试着去做,单单这个过程,就让我高兴到现在。
说实话,人们对别人总是很宽容,对自己和属于自己范畴的人、事、物却会很较真,力求尽善尽美,虽然不是人人都是完美主义者,但追求美好是人的本能反应。
长久以来,我一直以为“完美主义者”是对人的称赞。
现在才知道,“完美主义者”和“追求卓越者”是两个概念。
所谓完美主义,Frost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人格倾向,指一个人对自我或他人设定 极端的高标准,并 极端要求结果完美,且以结果成败,对自我进行严苛的评价。
佛洛伊德认为“完美主义”是一种 超我太强,导致个人内在 动力失衡的结果。
或许每一个人都会在某一件事情或者某一个点上追求完美,在工作、生活、学习中很认真、很努力、很较真,注重细节,尽可能的把事情做到极致。
这样的出类拔萃,我们称之为“优秀”亦或“卓越”。
它和完美主义者有相似之处,但也非常不同,两者之间的行为模式存在着本质上的差别:“追求卓越者”能很好的面对失败,并能在失败中找寻经验和收获快乐;而”完美主义者”追求的则是不允许失败,类似存在有“偏执”和”非此即彼”的心理状态,好像某些事情的应对方式只有——对、不对;要、不要;做,不做;丢、不丢等这种没有中间过度选项的心态。
而我,是个没有天赋的人,不管学什么,都需要慢慢的积累,反复的练习,最后才能做到好和专业。
比如学唱歌,我就超级羡慕有歌唱天份的人,别人一听就会,我非要反复听无数遍,练习无数遍,然后继续跑调……
作为普通人的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接触一件事,第一次打下了基础,再次接触能很好的理解,第三次就能轻易上手,以后当然就熟能生巧了。
还是举学唱歌的例子。第一遍觉得很好听就忍不住多听几遍,之后有了感觉,再多听几遍,然后跟着唱,最后学会。
这就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再比如,前几天听了孙老师的一堂课,终于醍醐灌顶。因为之前听了很多次都不明就里,而今天再次接触,通过老师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提问、讨论等调动大家积极性的方式,终于将以前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的串联起来,真的就get到了“开窍”的点上。
其实这些内容,以前或多或少都接触过,自己也进行过相关的阅读,而之前讲课的老师讲得也很好,但就是不得要领,理解不了,只能死记硬背成一个个知识点,单一存在于脑海里。
如果当时的我,完美主义情结作祟,想着既然学不会、不能最好的接收,就放弃再次学习的话,那岂不遗憾了。
完美主义想要一蹴而就,一点就通,一步到位的理想,往往会忽略了累积的过程。
2、完美主义致命伤 之二 导致裹足不前
《哈佛大学公开课:幸福课》对完美主义下了一个定义:一种充斥在我们生活中对失败的失能性恐惧,尤其是在我们最在意的方面。
所谓的“失能性恐惧”是指:一种让我们在面对问题的时候,裹足不前的恐惧。
因为完美主义者惯用的思维方式是——要么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那反过来,做不得最好,那就干脆不做、直接放弃。
今年八月底,我才终于用自己制作的幻灯片给同学讲课。
自从用白板讲课的时代过去后,说来惭愧,自己也曾尝试着用PPT授课,以往的课件都是借用老师的,不是整套全搬,就是东拼西凑,以至于一份PPT上经常会出现几种背景模式。
自从开始自我成长后,深知: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地自我输入,然后把自己输入的东西又输出给他人。在教的过程中达到更好地学习的目的。
下定决心一定要自己制作,不再“偷”老师的劳动成果了。
这时候,完美主义情结作祟了。
从去年莎孃进修(半年)前,就叫嚷着,等她走之前我做份课件,讲一堂课,让她帮我提提意见。到今年,仰哥接着去进修,都回来了,我这动作还没开始。瞬间感慨万千啊……
越是在意课件质量,就越想把它雕琢完美,也就越不敢开工去做。
一会觉得选题不好,需要再斟酌;
一会觉得思路不清,需要再查阅相关资料;
一会觉得制作水平低,需要再进行相关PPT制作的系统学习……
不做则已,做则至全的思维导致了重度拖延症的发生,耗费了时间、精力却一事无成!
完美是人们对一个结果的赞誉,有血、有肉、有内容,是做出来的,而不是描绘出的海市蜃楼。我们的完美主义情结往往就是想的太多而不敢去做。
完全忽略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得有——万丈高楼平地起的基础架构。
必须开始,让它先形成一个物件,在形成的过程中发现缺失和不足,从而对症下药,不断加以修改,达到理想状态、达到标准要求。
牛人彭小六每次授课后都会根据当天课堂的反映修改自己的课件,旨在精益求精。
周末参加“加强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知识服务能力”系列培训班(云南站)学习,发现老师们的课件也再不断更新,加入新的知识,弃去不适用的,增加反馈后难点知识的解释力度。
没有授课的动作,何来反馈,何来改进,何来成效……
你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
比如写作,你是否还在等灵感迸发,等词汇量丰富,等诗词歌赋融会贯通,等妙语连珠,等笔下生花,等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你的计划为什么还没开始?!还在等着思路清晰,等资料充分,等着设备齐全,等着万事俱备……
别让完美主义忽悠得你裹足不前,从此刻开始做起,你就离优秀很近,离卓越不远了……
3、完美主义致命伤之三 拒绝突破
John Updike一位非常有创造力的作家说过——完美主义是创造力的敌人。
相信张曼玉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不容小觑,不仅是她精湛的演技和曼妙的身姿,还有她五十岁出头的年纪,照样可以依心而行的率性。
谈恋爱、搞音乐、做慈善,跑到昆明来支教,为一些热爱艺术的大学生做导师。
2014年张曼玉选择以歌手的身份重出江湖,去草莓音乐节唱摇滚,跑调,形象暴瘦,不复当年之美,引起舆论一片哗然。
但张曼玉回应说“我演了二十多部电影,可还是有人说我是花瓶。请再多给我20个机会,我一定能唱好的,好吗?”
一代女神本已经完美收官,却一把年纪还要为心中的理想折腾,打破完美形象,探索未知境界,让我们感受另一种可能……
追求完美,是一种人生态度;接受“不完美”,是一种人生高度;利用“不完美”去追求卓越,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为什么我们安逸现状、拒绝突破;永远在准备的路上,因为我们怕做得不好,怕被别人耻笑,怕自己接受不了不好的结果,怕一切失败的可能……究其根本原因,其实是不愿意看见不完美的自己。
而事实上那才是真实的自己。
如果你对一切错误关上了门,那么真理也将把你关在门外。 ——泰戈尔
不试错,你永远不知道处理的措施!
不尝试,你永远不知道自己能行!
不失败,你永远不知道成功的可贵!
成长就是剥离真相!
不完美你才知道自己的无知与渺小……
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完美。
所谓完美,不一定是假象,但也会是表象,光鲜亮丽的背后有不为人知的辛酸。
正视不完美,尝试接触不完美,承认和接纳不完美,是完美主义者的终极解药!
生活的意义不是让你成为超人,而是让你觉得作为人活着是超级棒的!
愿你享受超级棒的生活之余,成为另一种可能……
请原谅我在“表述正确的废话”这条路上越走越远……O(∩_∩)O哈哈~
感谢您的阅读,以上。
如您这般追求卓越者,今天行动了吗?!O(∩_∩)O
麻烦您,喜欢文章的话,帮忙点红右下角的心❤和帮忙转发……谢谢你的喜欢和转发,这对我很重要。(๑• . •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