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国有个人
01
最近,一篇网文《三观不合,再相爱也过不下去》,阅读量迅速冲破10万+,引起广泛热议。
文中引用了前段时间,网上有个《95后婚恋观的调查结果》。
关于“最看重伴侣什么条件”选择时,“三观一致”居然排第一名,而“经济条件”只排五项中的倒数第二。
看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在择偶时,不再看重物质条件,更看重精神上的三观契合。
其实不管是恋爱还是结婚,最重要的是三观是否一致。
说心里话,关于“三观不合”的话题,在齐国有个人看来,感觉特现实,也特无聊,一般也不愿意去评论这个扯不清、理还乱的问题。但是,看到这篇网文,实在是有一种不说几句、心里不痛快的赶脚。
姑且不说,这个调查过程是否真实可信,但看看网友们的跟贴评论,都挺有意思的,也颇能嗅出点“此地无银三百两”、不攻自破的味道来。
翟小豆:其实三观这个东西,是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家庭背景教育经历等等都会影响一个人的三观。与三观相合的人在一起那自然合拍,但也不必强求非要找一个三观完全一致的人。而应该是不断修炼自己,丰富自己的三观,只有自己三观饱满充实有广度,你才能遇到合适的人,要不然跟谁都不合适。
笑颜如花:一辈子真的很长,在合适的时间遇上一个对的人很难,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那个能将就的人!
无敌:很难找到三观完全相合的,都是部分相合,结婚后互相融合,婚后的生活不是光插插树枝的事……
源满妈咪:快卸货的二宝麻麻,但感觉这日子越来越过不下去了。能干强势单亲婆婆,不愿断奶妈宝男,想想以后的日子就不寒而栗。宁可一个人带俩娃,也不想多加一个未断奶巨婴。
不死鸟:三观不合,最好别将就,一别两宽,或许还能各生欢喜。岁月那么长,愿朋友们都能找到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白首到老的爱人!
63mxf2017:三观相合,这是幸福婚姻的基石,也是婚姻能够走远的根本,关键在于夫妻之间在精神上的门当户对和自警自省。
爱不理:确实,结婚过日子,三观合太重要了,否则就不招彼此待见,日子也不会消停。如果遇不到三观合的人,就一辈子孤家寡人,宁缺毋滥吧。
无情:说得的真对,与其凑合过,不如洒脱说分手。幸好现在的人已经看透切了这点,不再像过去一样,为了孩子委屈自己一辈子。
清流:五官相同,三观不合,不可能琴瑟和鸣,心声共振,终究走不到一块。话不投机半句多,不如各奔前程,相忘于江湖,免得受罪煎熬,生不如死。
运福满家园:一辈子太长,要把爱情给那个真正懂你的人。 一辈子太短,也别委屈自己跟一个三观不合的人纠缠不休。
顾亚瑾:以前不明白“三观不合”这几字,慢慢地有所领悟了,比如朋友之间买衣服根本不考虑值不值当,再比如有人认为,朋友是用来麻烦的,但我认为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要麻烦人,特别是朋友,再比如,有些人喜欢晒照片,晒自己的K歌,但这又会带来别人的非议,说你喜欢炫耀!有人喜欢吃辣,但有的人却喜欢吃甜,等等都属“三观不合”!
02
不可否认,“三观”现在经常被提起。在选择对象的时候,姑娘汉子们都说希望找一个“三观一致”的恋人;看电影的时候,我们也会时不时评价故事是不是三观正确;哪怕我们在看一档综艺节目,有时候也会由于主持人的观点对他做一个评价:“谁谁谁的三观简直歪到脱轨”。
讲真,一直以来,当有人说什么“三观不合”的时候,我都没有放在心上。现在的人说话,大多是情绪化的表达,很少有理性的思考。
想来想去,其实,这所谓的“三观不合”,在齐国有个人看来,只不过是一种情绪表达而已,说白了,也只不过是一个“伪命题。”
我们经常说“三观尽毁,节操碎一地”。那“三观”究竟是什么?感觉特弱智的问题,可说不定真有人答不上来。即使答的上来,又有多少人深入思考过呢?
所谓的“三观”,即是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简单说就是一个人对事物认定和辨别是非的思维和取向,对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对世界的认识和基本观点。
当然,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侧重点是有所不同的。人生观侧重于对自身的反省,而世界观侧重于对整个世界的理解和把握。
不过,就是这种区别在某些哲学家眼里也是无差别的。比如叔本华就说:世界不过是我的表象。儒家的“天人合一”、陆九渊的“心即理”也是类似的观点。也就是说:我的人生就是整个世界,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世界观。
所以,那些为了强调恋人(或者配偶)之间的差异性,一定要说“三”个“观”都“不合”,其实是非理性的。而即使是一个“观”,也不存在完全的相合和完全的不合。如果两个恋人真的连价值观都完全不合,他们还要在一起,他们两个要么是神经错乱,要么是各有企图,比如政治婚姻。可即使是两个人一见钟情,心心相印,他们的价值观也不可能全都“符合”,否则这就不是两个正常而独立的人了。
03
俗话说: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可俗话又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现实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两个人在一起生活,生活方式上有差异,有的甚至有较大的差异,也是很正常的。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你很难找到一个和你生活方式完全相同的人。即使找到了这样的人,你很快就会厌倦的。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歌坛大姐大王菲,先后经历了窦唯、李亚鹏、谢霆锋三次婚姻。当时,30岁的王菲和19岁的谢霆锋,可以说轰动一时。2000年,梁朝伟获戛纳影帝。庆功宴上,王菲和谢霆锋先后到场,守候在外的记者以为他们定会先后离开,不想,王菲大摇大摆牵着谢霆锋走了出来,坐实姐弟恋。
王菲完全是“牵了他,天下都归我”的气势
那时候说起对方,俩人都惜字如金,但眼角眉梢的甜蜜,藏不住。
后来张柏芝介入,他们分手。
再后来谢霆锋跟张柏芝分手,追回王菲。
然后张柏芝又介入,他们又分手。
说起来有点像段子了。
然后就是李亚鹏出现。这次王菲选了个成熟稳重的男人。
婚后,她给自己放了大假,几乎全面停止工作,专心过起小女人的日子,居家,带娃,读经。
看起来一切都好。但事实未必如看起来那样好。
别的咱先不表,她先是谢霆锋分手,到最后又与谢谢霆锋结合,你不能说先前分手是“三观”不合,后来结合“三观”就合了吧?
说实在话,我不是追星一族,单就演唱功底来说,王菲也是我喜欢的歌星之一,再说,咱也没有任何权力去评判别人的选择方式。
这里,只不过是想说明,每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经历不同,可能都有不同的“三观”,没有人的“三观”是绝对一致的,也是随着时间、地位和环境而动态和相对变化的,只不过是在社会游戏规则下,是人的道德底线是相同的。
04
其实,每个人的“三观”都是一副自己的拼图,没有模板,全凭自己发挥。你认为人活着就是为了及时行乐,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就是做好我的社会角色;你觉得花3、5万块订做一套西装是傻蛋,我觉得花5000块买一副耳机特别值得;你觉得世上有鬼,我觉得命运靠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人的“三观”是否正确呢?标准又是什么呢?
胡适的晚年,曾说过一句很重要的话,那就是:“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他认为“宽容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宽容,就没有自由。”
宽容是一种美好的情感、高贵的品质、是一种仁爱的光芒、一种崇高的境界。
在这方面,胡适自己也是身体力行、一生都在践行着这种高尚的宽容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也道出了人与人的相处经营之道:尊重、沟通和宽容比什么都重要。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选择的权力,这个社会谁离开谁都能生存。但是,现在有些人之所以刻意夸大其差异,强调说什么“三观”都不合,这一切都不过是逃避,是不愿意成长的借口。
因为很多人列举的“三观不合”的例子,其实大都是习惯问题,是沟通问题,是责任心问题,还可能是家庭系统问题,甚至可能是夫妻生活不和谐导致的结果。
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别再用什么“三观不合”来忽悠“吃瓜群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