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定谔的90后

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写这么个难题,身为理科白痴,在这里和大家探讨薛定谔,搞得自己好像很懂一样。我也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懂还是不懂,就像薛定谔的猫既生又死一样,也许这就是我写此篇文章的原因吧,本身自己就是那薛定谔的猫,但又不是那薛定谔的猫。

下列文字,如有读不懂的地方也不要问我是什么意思,因为我也不知道自己又在写些什么!

To be or not to be,That’s a question.

许多90后,包括我在内,都存在着各种不确定性。我们本需要在生存或毁灭中选择一条道路,然而却时常在自我毁灭中找寻苟延残喘的生机。这话说得可能难听些,但现状又不容置否。

臧克家曾诗中有云:“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究竟是活着还是死去从某个角度来看,其实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定义。毕竟大千世界,每个人对待生与死的态度是存在差异的。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养生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凉了

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

第一批90后发生了什么?

其实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只不过是越来越多的90后和当初的80后一样,年纪一点点增长,磨平了叛逆,收缩了触角,有了岁月的痕迹。老话说“一辈推着一辈走,现在,轮到90后站在舆论的风眼,被上一辈吐槽,被00后无情的嘲笑。”

我们不能去打开薛定谔关猫的盒子,去看那只猫到底死了没有,因为我们要一直去假设那只猫还活着,好让盒子继续存在下去。而这盒子,就是罩着我们理想的那个保护层。

有关理想生死的问题,也是薛定谔的猫,你说理想还活着,可却看不到生机,你说它死了,却谁都不会甘心。

而今时代变迁,不同于以往,几年前,当90后们稍有所作为的时候,就会被捧上神坛,当做重大新闻。现在,00后登场,即使90后们有所荣耀,也会听到如此回答“都那么大岁数了,难道这不是应该的吗?”是啊,我们早已不再是那个有许多借口的孩子了,成长二字用在我们身上都显得那样幼稚,此时,该成熟了!

因为拥有90后的标签,所以我们曾一度以为自己还很年轻,然而却忘记了90后群体还要进一步细分出95后,要知道,大部分95后是不愿同第一批90后相提并论的,我们是手持枸杞保温杯的叔叔阿姨,已经听不懂孩子们探讨的话题。

第一批90后们对于种种言论很欢乐,自黑自嘲的段子漫天飞,然,内心里是抗拒的。这一切都归于看透后的无奈,不自黑找乐子还能怎么办?与其被黑,倒不如在他人下手前先缴械投降。于是一面认输,一面又告诉自己,这场没有硝烟的口水战,最终是以自己认输而取得了胜利!

我们一边在朋友圈里分享着熬夜对身体的十大危害,一边在黑灯瞎火里继续熬着夜;一边惊呼脑袋就快秃掉,一边增大着脑力劳作;一边喊着胃要垮了,一边空巢着吃着泡面;一边喊着努力好累,一边又继续尝试着做到更好。

90后,一个性情不太稳定的群体,一个处在尴尬期的群体。你说我们老了,可尚未到而立之年;你说我们佛系无斗志,可人人都还在想着如何变更好;若说90后已“死去”,实际上,我们活得比以往更明白。

若说薛定谔的90后,倒不如说是90后养了好多薛定谔的喵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薛定谔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