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一个女人
得不到有意义的工作和平等的概念
定有一个男人
不得不担负起对另一个人的全部责任
——南希·史密斯
“女人那么努力工作干嘛,嫁个好男人才是最佳归宿”,“工作那么辛苦,还是回家带孩子吧”,“不结婚不生孩子的女人还算是女人吗?”
作为一名女性,这些话常常在我耳边响起,如同洗脑一般想要将我的思想规训。社会为女性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如若“偏离”或“逾越”了标准,就会被视为“问题女性”,被非议、攻讦甚至是责骂。
日剧《问题餐厅》就讲述了这样一群“问题女性”的故事,不过幸好她们没有妥协而是团结了起来一起反抗压力和压制。
只有结婚才能赋予女性价值?
餐厅服务员川奈被戏称为“露耳女”,因为她在男人面前总会不由自主地撩起一边的头发露出自己的耳朵,吸引男人的注意。在这群“问题女性”中,她是最受男人欢迎的一个,因为她完全内化了男权制对女性的规训并强迫自己按其行事,所以她即使被男上司摸了屁股也不会生气,被前几任男友暴打都觉得是因为自己太惹人讨厌。川奈一直被教导要“聪明的女人要学会不在意、谅解、接受”,她主动将自己置于附属地位,迎合男人的需求,任凭男人玩弄。然而违背自己本性的行为并不能持久,终于在不堪男同事的骚扰之后,川奈找回了自我不再任人玩弄。
东京大学的高材生新田则跟川奈完全不同,从小长相普通又不敢坦率表达自己,在其他女孩选择赶时髦和恋爱的时候,她只能选择学习。她拼命学习考上东大,却被亲友当作“女生要那么高学历干嘛的怪物”,进入职场以后努力工作,却又被男同事告知“男人赢了就会讨女人爱,女人赢了只会被男人嫌”。于是新田一直都认为自己是人生输家,没有价值。
新田想靠自己的实力证明自己,却反被嘲笑,川奈用不断与男人交往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却备受肯定。她们的故事说明,尽管现代女性已能通过工作证明自我的价值,但这种价值还是被社会认为低于被他人(=男人)赋予的价值。而被男人赋予价值的唯一途径就是结婚,所以社会对“剩女”和“女博士”充满了偏见和歧视,贬低单身女性的价值,将她们比作“败犬”。
家务劳动没有价值
在日本,大多数女性结婚以后就会辞掉工作,成为专职家庭主妇。从90年代开始,中国社会也兴起一股风潮,鼓励妇女退出职场回归家庭。我曾不止一次听到身边的朋友说,在外工作打拼好辛苦,希望以后能找个有钱老公回家当全职太太。但做家庭主妇真的很轻松吗?
剧中的全职主妇二条院每天要整理家务、照顾孩子、伺候婆婆,尽心尽力最后却还是被丈夫当作“做饭打扫洗漱每一件事做不好的”不合格家庭主妇而离婚。丈夫抱怨常常回家都吃不到热腾腾的饭菜,指责妻子照顾不好孩子影响他晚上睡眠,他并不体谅妻子每天其实在做三份工作的辛苦,也不认为妻子的辛劳有任何价值,不过是理所应当的分内之事。当妻子忍不住辩解时,丈夫却搬出自己母亲曾经忍受着坏脾气的父亲,任劳任怨为家人奉献一生的故事。
“我觉得你母亲的故事是一段佳话,但是佳话有时候能杀人。”二条院最终爆发了。甘心为丈夫奉献一生是一段佳话,但若被逼着那样去做便是对妻子的诅咒。男权思想根深蒂固的丈夫只是将妻子视为生育的机器和整理家务的工具,若妻子做不好那就是“不合格的妻子”,可以随时名正言顺地抛弃。
社会主义女性主义学者将人类的生产生活领域划分为公领域和私领域,传统的政治、经济、军事等被男性掌控的领域都属于公领域,并被赋予了较高的价值,而像家务劳动这种主要是女性参与的活动则被划入私领域,往往被认为只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交换价值,因此不被计入社会财富之中。
前苏联的经济学家算过一笔账:若以其他方式取代母亲和家庭女性,全社会要付出的代价约相当于每年雇佣1亿名拿工资的工人,其报酬为一年1500亿卢布 (当时约合人民币5000亿元)。中国经济学家也做了类似的测算,若把家务劳动转化为固定工资支付,每年为420亿元人民币。即便如此,时至今日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仍不被认可,社会仍在不断强调女性作为妻子和母亲对家庭理所应当的无私奉献。
不承认家务劳动的经济价值,也就意味着不承认家庭主妇能创造价值,这就使她们就只能依附于创造价值的丈夫生活,始终处于低人一等的地位。因此,有些女性主义学者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倡导女性回归家庭是想将女性始终置于第二性的地位,维持男性的统治地位。
女性是否应该回归家庭的,一直是各派女性主义学者争论不休的话题。我的看法是在坚持男女平等的前提下,应尊重每一位女性的自由选择。但我同时也想引用一位博主的话——“当普通中国女性还被当局倡导要回归家庭回归妇德时,应该允许有女性不回归家庭不回归妇德。当她们还被传统价值观裹挟没有太多选择时,更应该允许有女性不跟从这些价值观。”
霸权男性气质
学者康奈尔在《男性气质》一书中提出,在男权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男性集团中,同样存在着阶级之差,那些拥有财富和权势的男性占据着绝对的统治地位,他们确定了男性气质的标准,而那些无权无势和不符合标准的男性则被排挤到边缘地位,同样受到了压迫。
这一点在《问题餐厅》中也有所体现,最典型的便是餐厅的糕点师几海蒂,他是女装癖的男同性恋,因为自己的性取向一直受到歧视,也不被亲友们接受。虽然他做西点的技术一流,却没有一家餐厅愿意聘用他。因为异装癖和同性恋都被视为越轨行为,与男性气质相悖,所以他受到男性集团的歧视和排挤。
还有一位男职员,尽管常常被性格古怪的社长骂的狗血淋头,依然要忍气吞声继续工作,因为他背负着养家糊口的重任。而那位社长则是男性统治阶级的代表,他仗着自己有钱有势,不仅明目张胆地骚扰女员工,把女性当做玩物,而且对男下属也态度恶劣,百般侮辱。最后他因性骚扰女员工而被判刑,身败名裂。
这部剧说明不仅女性是男权制的受害者,很多男性同样也深受其害。反抗男权制追求男女平等,并不是将男性视为绝对的敌人,男女相互对抗,也不是要翻转过来变成女人统治或压迫男人,而是要男女合作一起反抗压制我们的霸权,打破禁锢自由的制度,使每个人都能行使自己作为人的基本权利,决定自己的生活,确认自己的价值,不再成为别人的附庸,不再受到歧视和压迫。
最后我想继续引用南希·史密斯的诗《只要有一个女人》作为结尾:
只要有一个女人
向自身的解放迈进一步
定有一个男人
发现自己也更接近自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