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是金钱,直接开始正题
1. 爬虫概述
简单来说,爬虫就是获取网页并提取和保存信息的自动化程序,下面概要介绍一下。
(1) 获取网页
爬虫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获取网页,这里就是获取网页的源代码。源代码里包含了网页的部分有用信息,所以只要把源代码获取下来,就可以从中提取想要的信息了。
前面讲了请求和响应的概念,向网站的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返回的响应体便是网页源代码。所以,最关键的部分就是构造一个请求并发送给服务器,然后接收到响应并将其解析出来,那么这个流程怎样实现呢?总不能手工去截取网页源码吧?
不用担心,Python提供了许多库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操作,如urllib、requests等。我们可以用这些库来帮助我们实现HTTP请求操作,请求和响应都可以用类库提供的数据结构来表示,得到响应之后只需要解析数据结构中的Body部分即可,即得到网页的源代码,这样我们可以用程序来实现获取网页的过程了。
(2) 提取信息
获取网页源代码后,接下来就是分析网页源代码,从中提取我们想要的数据。首先,最通用的方法便是采用正则表达式提取,这是一个万能的方法,但是在构造正则表达式时比较复杂且容易出错。
另外,由于网页的结构有一定的规则,所以还有一些根据网页节点属性、CSS选择器或XPath来提取网页信息的库,如Beautiful Soup、pyquery、lxml等。使用这些库,我们可以高效快速地从中提取网页信息,如节点的属性、文本值等。
提取信息是爬虫非常重要的部分,它可以使杂乱的数据变得条理清晰,以便我们后续处理和分析数据。
(3) 保存数据
提取信息后,我们一般会将提取到的数据保存到某处以便后续使用。这里保存形式有多种多样,如可以简单保存为TXT文本或JSON文本,也可以保存到数据库,如MySQL和MongoDB等,也可保存至远程服务器,如借助SFTP进行操作等。
(4) 自动化程序
说到自动化程序,意思是说爬虫可以代替人来完成这些操作。首先,我们手工当然可以提取这些信息,但是当量特别大或者想快速获取大量数据的话,肯定还是要借助程序。爬虫就是代替我们来完成这份爬取工作的自动化程序,它可以在抓取过程中进行各种异常处理、错误重试等操作,确保爬取持续高效地运行。
2. 能抓怎样的数据
在网页中我们能看到各种各样的信息,最常见的便是常规网页,它们对应着HTML代码,而最常抓取的便是HTML源代码。
另外,可能有些网页返回的不是HTML代码,而是一个JSON字符串(其中API接口大多采用这样的形式),这种格式的数据方便传输和解析,它们同样可以抓取,而且数据提取更加方便。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各种二进制数据,如图片、视频和音频等。利用爬虫,我们可以将这些二进制数据抓取下来,然后保存成对应的文件名。
另外,还可以看到各种扩展名的文件,如CSS、JavaScript和配置文件等,这些其实也是最普通的文件,只要在浏览器里面可以访问到,就可以将其抓取下来。
上述内容其实都对应各自的URL,是基于HTTP或HTTPS协议的,只要是这种数据,爬虫都可以抓取。
3. JavaScript渲染页面
有时候,我们在用urllib或requests抓取网页时,得到的源代码实际和浏览器中看到的不一样。
这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问题。现在网页越来越多地采用Ajax、前端模块化工具来构建,整个网页可能都是由JavaScript渲染出来的,也就是说原始的HTML代码就是一个空壳,例如: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his is a Demo</tit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
</div>
</body>
<script src="app.js"></script>
</html>
body节点里面只有一个id为container的节点,但是需要注意在body节点后引入了app.js,它便负责整个网站的渲染。
在浏览器中打开这个页面时,首先会加载这个HTML内容,接着浏览器会发现其中引入了一个app.js文件,然后便会接着去请求这个文件,获取到该文件后,便会执行其中的JavaScript代码,而JavaScript则会改变HTML中的节点,向其添加内容,最后得到完整的页面。
但是在用urllib或requests等库请求当前页面时,我们得到的只是这个HTML代码,它不会帮助我们去继续加载这个JavaScript文件,这样也就看不到浏览器中的内容了。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有时我们得到的源代码和浏览器中看到的不一样。
因此,使用基本HTTP请求库得到的源代码可能跟浏览器中的页面源代码不太一样。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分析其后台Ajax接口,也可使用Selenium、Splash这样的库来实现模拟JavaScript渲染。
1. 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
在开始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一下静态网页和动态网页的概念。这里还是前面的示例代码,内容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This is a Demo</title>
</head>
<body>
<div id="container">
<div class="wrapper">
<h2 class="title">Hello World</h2>
<p class="text">Hello, this is a paragraph.</p>
</div>
</div>
</body>
</html>
这是最基本的HTML代码,我们将其保存为一个.html文件,然后把它放在某台具有固定公网IP的主机上,主机上装上Apache或Nginx等服务器,这样这台主机就可以作为服务器了,其他人便可以通过访问服务器看到这个页面,这就搭建了一个最简单的网站。
这种网页的内容是HTML代码编写的,文字、图片等内容均通过写好的HTML代码来指定,这种页面叫作静态网页。它加载速度快,编写简单,但是存在很大的缺陷,如可维护性差,不能根据URL灵活多变地显示内容等。例如,我们想要给这个网页的URL传入一个name参数,让其在网页中显示出来,是无法做到的。
因此,动态网页应运而生,它可以动态解析URL中参数的变化,关联数据库并动态呈现不同的页面内容,非常灵活多变。我们现在遇到的大多数网站都是动态网站,它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HTML,而是可能由JSP、PHP、Python等语言编写的,其功能比静态网页强大和丰富太多了。
此外,动态网站还可以实现用户登录和注册的功能。再回到开头提到的问题,很多页面是需要登录之后才可以查看的。按照一般的逻辑来说,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肯定是拿到了一种类似凭证的东西,有了它,我们才能保持登录状态,才能访问登录之后才能看到的页面。
那么,这种神秘的凭证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它就是会话和Cookies共同产生的结果,下面我们来一探究竟。
2. 无状态HTTP
在了解会话和Cookies之前,我们还需要了解HTTP的一个特点,叫作无状态。
HTTP的无状态是指HTTP协议对事务处理是没有记忆能力的,也就是说服务器不知道客户端是什么状态。当我们向服务器发送请求后,服务器解析此请求,然后返回对应的响应,服务器负责完成这个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完全独立的,服务器不会记录前后状态的变化,也就是缺少状态记录。这意味着如果后续需要处理前面的信息,则必须重传,这导致需要额外传递一些前面的重复请求,才能获取后续响应,然而这种效果显然不是我们想要的。为了保持前后状态,我们肯定不能将前面的请求全部重传一次,这太浪费资源了,对于这种需要用户登录的页面来说,更是棘手。
这时两个用于保持HTTP连接状态的技术就出现了,它们分别是会话和Cookies。会话在服务端,也就是网站的服务器,用来保存用户的会话信息;Cookies在客户端,也可以理解为浏览器端,有了Cookies,浏览器在下次访问网页时会自动附带上它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通过识别Cookies并鉴定出是哪个用户,然后再判断用户是否是登录状态,然后返回对应的响应。
我们可以理解为Cookies里面保存了登录的凭证,有了它,只需要在下次请求携带Cookies发送请求而不必重新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重新登录了。
因此在爬虫中,有时候处理需要登录才能访问的页面时,我们一般会直接将登录成功后获取的Cookies放在请求头里面直接请求,而不必重新模拟登录。
好了,了解会话和Cookies的概念之后,我们在来详细剖析它们的原理。
(1) 会话
会话,其本来的含义是指有始有终的一系列动作/消息。比如,打电话时,从拿起电话拨号到挂断电话这中间的一系列过程可以称为一个会话。
而在Web中,会话对象用来存储特定用户会话所需的属性及配置信息。这样,当用户在应用程序的Web页之间跳转时,存储在会话对象中的变量将不会丢失,而是在整个用户会话中一直存在下去。当用户请求来自应用程序的Web页时,如果该用户还没有会话,则Web服务器将自动创建一个会话对象。当会话过期或被放弃后,服务器将终止该会话。
(2) Cookies
Cookies指某些网站为了辨别用户身份、进行会话跟踪而存储在用户本地终端上的数据。
会话维持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Cookies保持状态呢?当客户端第一次请求服务器时,服务器会返回一个请求头中带有Set-Cookie字段的响应给客户端,用来标记是哪一个用户,客户端浏览器会把Cookies保存起来。当浏览器下一次再请求该网站时,浏览器会把此Cookies放到请求头一起提交给服务器,Cookies携带了会话ID信息,服务器检查该Cookies即可找到对应的会话是什么,然后再判断会话来以此来辨认用户状态。
在成功登录某个网站时,服务器会告诉客户端设置哪些Cookies信息,在后续访问页面时客户端会把Cookies发送给服务器,服务器再找到对应的会话加以判断。如果会话中的某些设置登录状态的变量是有效的,那就证明用户处于登录状态,此时返回登录之后才可以查看的网页内容,浏览器再进行解析便可以看到了。
反之,如果传给服务器的Cookies是无效的,或者会话已经过期了,我们将不能继续访问页面,此时可能会收到错误的响应或者跳转到登录页面重新登录。
所以,Cookies和会话需要配合,一个处于客户端,一个处于服务端,二者共同协作,就实现了登录会话控制。
会话Cookie和持久Cookie
从表面意思来说,会话Cookie就是把Cookie放在浏览器内存里,浏览器在关闭之后该Cookie即失效;持久Cookie则会保存到客户端的硬盘中,下次还可以继续使用,用于长久保持用户登录状态。
其实严格来说,没有会话Cookie和持久Cookie之分,只是由Cookie的Max Age或Expires字段决定了过期的时间。
因此,一些持久化登录的网站其实就是把Cookie的有效时间和会话有效期设置得比较长,下次我们再访问页面时仍然携带之前的Cookie,就可以直接保持登录状态。
3. 常见误区
在谈论会话机制的时候,常常听到这样一种误解“只要关闭浏览器,会话就消失了”,这种理解是错误的。可以想象一下会员卡的例子,除非顾客主动对店家提出销卡,否则店家绝对不会轻易删除顾客的资料。对会话来说,也是一样,除非程序通知服务器删除一个会话,否则服务器会一直保留。比如,程序一般都是在我们做注销操作时才去删除会话。
但是当我们关闭浏览器时,浏览器不会主动在关闭之前通知服务器它将要关闭,所以服务器根本不会有机会知道浏览器已经关闭。之所以会有这种错觉,是因为大部分会话机制都使用会话Cookie来保存会话ID信息,而关闭浏览器后Cookies就消失了,再次连接服务器时,也就无法找到原来的会话了。如果服务器设置的Cookies保存到硬盘上,或者使用某种手段改写浏览器发出的HTTP请求头,把原来的Cookies发送给服务器,则再次打开浏览器,仍然能够找到原来的会话 ID,依旧还是可以保持登录状态的。
而且恰恰是由于关闭浏览器不会导致会话被删除,这就需要服务器为会话设置一个失效时间,当距离客户端上一次使用会话的时间超过这个失效时间时,服务器就可以认为客户端已经停止了活动,才会把会话删除以节省存储空间。
参考如下
会话百度百科
Cookies百度百科
HTTP Cookie维基百科
会话和几种状态保持方案理解
我们在做爬虫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最初爬虫正常运行,正常抓取数据,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然而一杯茶的功夫可能就会出现错误,比如403 Forbidden,这时候打开网页一看,可能会看到“您的IP访问频率太高”这样的提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网站采取了一些反爬虫措施。比如,服务器会检测某个IP在单位时间内的请求次数,如果超过了这个阈值,就会直接拒绝服务,返回一些错误信息,这种情况可以称为封IP。
既然服务器检测的是某个IP单位时间的请求次数,那么借助某种方式来伪装我们的IP,让服务器识别不出是由我们本机发起的请求,不就可以成功防止封IP了吗?
一种有效的方式就是使用代理,后面会详细说明代理的用法。在这之前,需要先了解下代理的基本原理,它是怎样实现IP伪装的呢?
1. 基本原理
代理实际上指的就是代理服务器,英文叫作proxy server,它的功能是代理网络用户去取得网络信息。形象地说,它是网络信息的中转站。在我们正常请求一个网站时,是发送了请求给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把响应传回给我们。如果设置了代理服务器,实际上就是在本机和服务器之间搭建了一个桥,此时本机不是直接向Web服务器发起请求,而是向代理服务器发出请求,请求会发送给代理服务器,然后由代理服务器再发送给Web服务器,接着由代理服务器再把Web服务器返回的响应转发给本机。这样我们同样可以正常访问网页,但这个过程中Web服务器识别出的真实IP就不再是我们本机的IP了,就成功实现了IP伪装,这就是代理的基本原理。
2. 代理的作用
那么,代理有什么作用呢?我们可以简单列举如下。
突破自身IP访问限制,访问一些平时不能访问的站点。
访问一些单位或团体内部资源:比如使用教育网内地址段免费代理服务器,就可以用于对教育网开放的各类FTP下载上传,以及各类资料查询共享等服务。
提高访问速度:通常代理服务器都设置一个较大的硬盘缓冲区,当有外界的信息通过时,同时也将其保存到缓冲区中,当其他用户再访问相同的信息时,则直接由缓冲区中取出信息,传给用户,以提高访问速度。
隐藏真实IP:上网者也可以通过这种方法隐藏自己的IP,免受攻击。对于爬虫来说,我们用代理就是为了隐藏自身IP,防止自身的IP被封锁。
3. 爬虫代理
对于爬虫来说,由于爬虫爬取速度过快,在爬取过程中可能遇到同一个IP访问过于频繁的问题,此时网站就会让我们输入验证码登录或者直接封锁IP,这样会给爬取带来极大的不便。
使用代理隐藏真实的IP,让服务器误以为是代理服务器在请求自己。这样在爬取过程中通过不断更换代理,就不会被封锁,可以达到很好的爬取效果。
4. 代理分类
代理分类时,既可以根据协议区分,也可以根据其匿名程度区分。
(1) 根据协议区分
根据代理的协议,代理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FTP代理服务器:主要用于访问FTP服务器,一般有上传、下载以及缓存功能,端口一般为21、2121等。
HTTP代理服务器:主要用于访问网页,一般有内容过滤和缓存功能,端口一般为80、8080、3128等。
SSL/TLS代理:主要用于访问加密网站,一般有SSL或TLS加密功能(最高支持128位加密强度),端口一般为443。
RTSP代理:主要用于访问Real流媒体服务器,一般有缓存功能,端口一般为554。
Telnet代理:主要用于telnet远程控制(黑客入侵计算机时常用于隐藏身份),端口一般为23。
POP3/SMTP代理:主要用于POP3/SMTP方式收发邮件,一般有缓存功能,端口一般为110/25。
SOCKS代理:只是单纯传递数据包,不关心具体协议和用法,所以速度快很多,一般有缓存功能,端口一般为1080。SOCKS代理协议又分为SOCKS4和SOCKS5,前者只支持TCP,而后者支持TCP和UDP,还支持各种身份验证机制、服务器端域名解析等。简单来说,SOCK4能做到的SOCKS5都可以做到,但SOCKS5能做到的SOCK4不一定能做到。
(2) 根据匿名程度区分
根据代理的匿名程度,代理可以分为如下类别。
高度匿名代理:会将数据包原封不动地转发,在服务端看来就好像真的是一个普通客户端在访问,而记录的IP是代理服务器的IP。
普通匿名代理:会在数据包上做一些改动,服务端上有可能发现这是个代理服务器,也有一定几率追查到客户端的真实IP。代理服务器通常会加入的HTTP头有HTTP_VIA和HTTP_X_FORWARDED_FOR。
透明代理:不但改动了数据包,还会告诉服务器客户端的真实IP。这种代理除了能用缓存技术提高浏览速度,能用内容过滤提高安全性之外,并无其他显著作用,最常见的例子是内网中的硬件防火墙。
间谍代理:指组织或个人创建的用于记录用户传输的数据,然后进行研究、监控等目的的代理服务器。
5. 常见代理设置
使用网上的免费代理:最好使用高匿代理,另外可用的代理不多,需要在使用前筛选一下可用代理,也可以进一步维护一个代理池。
使用付费代理服务:互联网上存在许多代理商,可以付费使用,质量比免费代理好很多。
ADSL拨号:拨一次号换一次IP,稳定性高,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
参考
代理服务器 维基百科
代理 百度百科
人生苦短,我用Pyth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