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察日志D13:关系是成长的奠基

这几天的觉察从关系说起,亲子陪伴、父母陪伴、夫妻陪伴、同事陪伴。这些围绕我们在这世间承担的各种角色展开,是人的社会性的综合体现。

西方人说:东方尤其是中国是个关系的社会。这里的关系更多指人情。原来我会觉得这是带着贬义的表达。但在IMO三模块的课程后,我反而觉得有些自豪和窃喜。因为IMO创始人Adriaan认为人这一世修炼的重点是心魂,而关系是心魂修炼的基础。他认为东方人因为保存得更好的整体意识,这让东方在心魂修炼上具有更好的基础。当然,安老爷子提到的关系是超越人情的客观的关系,构成社会性活动的基础,基于角色的清晰的相互之间的契约关系和行为模式。

我记得在我还在职场生涯的时候,曾经收到过客户朋友的友情提醒,认为我应该学学《厚黑学》,大意是规劝我不要太直,太坚持原则,应该学学人情之道、权谋之术。但遗憾的是,迄今我只知道有这么本书和这么一门学问,从未得其门而入过。所以我滑溜溜的被从那个体系中“淘汰”出来了。

今天想起来,要感谢这段生命历程,虽然没有让我明白我自己想要什么,但是让我清楚的看到我不想要什么。当然,不懂厚黑学,并非我不认同中国传统的人情事故。相反,我认为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有很多民间智慧,具有直指人心的洞察力。

比如这句在《红楼梦》第五回里的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精准的说明了“事”和“情”的修炼智慧。

在前几周,IMO三模课程后,我们一个学员在分享中很清晰的表达了在组织中“事”和“情”分解组合的智慧。在过程中梳理把握事物的规律,促进其顺畅,同时关注到人的担当和成长,以及人的综合需求。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IMO关于心魂的修炼,心魂在关系中修炼,关系在事情中发展。我想这如同神经元的连接,依据身体行动所需要调用的不同的部位或器官,神经元在内在链接发生作用。这个过程,我想还是有一些基本的规律的。

首先是自我觉察,清晰角色、位置和关系。

很多时候,问题的产生在于关系的错位。比如在夫妻关系中,尤其是时间的夫妻,经常会不分彼此,没有距离,忽略掉每个人都应该是相对独立的个体;或者另一个极端是缺乏独立性,完全依赖于对方。我听到有人说起离婚的原因:无原则的退让,直到退无可退。这便是觉知缺乏,带来关系尺度没有把握的结果。

其次是在关系中要明晰Why

在组织的关系中,组织有组织的愿景使命,个体在组织中的发展就是清晰自己的“Why”和组织的“Why”是否能够更好的匹配。当然,Why不是一天就发展出来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马云在湖畔花园对着阿里18罗汉发表演讲的时候,其中大部分人也没听明白他讲的是什么,但是基于对马云的认可,积极的投入进去,所以有了今天的阿里帝国。

通常在家庭里会忽略Why。所以在亲子关系中,父母把自己对世界的看法甚至自己的理想目标带入到亲子教育中。导致了亲子陪伴的功利主义。

老年人“养儿防老”观念和孩子希望“独立与自由的空间”限制了父母和子女的爱的陪伴。

夫妻之间,基于爱还是基于性还是只是相互生活需要,不同层次的Why带来不同的结果。

第三是发展关系的How

在价值观和信念准则上,你在关系中带入的是什么,产生的就会是什么结果?这是“秘密”中的吸引力法则。

在这里,我认为重要的是:善的发心、美的祝福和真的呈现。

在每一个关系的互动中,带入期待对方能够更好的良善的发心,如IMO的核心价值:If the other goes well, I am fine too”(对方好了,我才好)。

对于关系的发展,投入积极的,向着美好的行动,并期待一个美好的未来。这需要一种情绪和思维转换的训练。尤其在家庭生活中,因为太过于亲密,所以几乎没有什么秘密,我们可能会看到另一半身上令你最难以接受的阴暗面,如果陷入消极,关系的发展就会导向分离;但如果能够转化到积极,关系就可能更加深入的发展,将给彼此带来更高能量的灵性激发。

真是真实和真诚。这世间存在太多虚伪的掩饰,所以为我们的灵性发展遮蔽了太多的面纱。最近网络间轰轰烈烈”Me too”运动,让我们看到世间丑陋的一面。这既是直面现实的勇敢,但是也不乏雾里看花的迷茫。所以,在关系间的真就是揭去彼此掩饰的面纱,直面生命的真实,有勇气去面对那些难以正式的“自我阴暗”。如此个体才能戴上“伊希斯”的牛角皇冠,带来神明般洞察的智慧。(见《究竟为何在人世》第10章,掀起面纱)

个体发展要穿越世事迷茫的浓雾,需要自我前行的勇气,也需要在关系中彼此温暖,相互扶持的力量。作为社会性的存在,从我们身边的亲密关系出发,去连接发展和建设美好的关系网络,塑就生命成长的积极生态圈,我们才能够建构出一条通往更高世界的灵性成长之路!

一起来,做个生命的行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察日志D13:关系是成长的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