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李笑来,《通往财富自由之路》
内容摘要:
决定你的时间价格的最重要因素究竟是什么呢?我知道你会想到的是,“你的价值” —— 只有成长才能不断增值……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还真的不是这个,再想想?因为,实际上有更重要的因素存在……
事实上,一会儿我挑明了之后,你很可能会觉得“啊?我早就知道的呀!” —— 可问题在于,你知道不管用,因为你跟我们所有人一样,“一不小心就会忘掉”的……
先说点别的吧。
我相信每个人在长大的过程中,都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风潮,每一代人都有“属于”那一代人的流行爱好。比如,我长大的过程中,就遇到过“无线电发烧友”、“航模发烧友”、“个人电脑发烧友”、“音响发烧友”、“单反发烧友”…… 人生过程中,总得有点什么让你发烧才算正常吧。
其实说来好笑,“发烧”这事儿,跟真的发烧一样,真的会让人脑子乱掉的。哪个领域都一样的……
我身边有不少音响发烧友,他们热衷于测试各种各样的设备,“发烧”这事儿,其实是很烧钱的,没点殷实的家底,想要烧到一定程度,还真挺难。在我们那个年代里,不乏因为“发烧”而最终导致家庭分裂的例子呢。
最好玩的事情,并不是他们烧钱,是他们“烧脑”,不是“练脑”,是那种能把脑子真的烧坏的烧脑。你知道音响发烧友最喜欢干的事情是什么吗?他们最热衷于在自己的工作室(一般得搞个隔音很好的地下室,否则会被邻居投诉)里,点亮自己的音响,然后听各种震耳欲聋的打碎玻璃、飞机爆炸、AK 47 扫射之类的声音…… 然后high 的很—— 其实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很少听音乐的!
这是个很好玩、很普遍、少有人认真思考,却又实际上值得注意的现象:
我们每个人都一样的,都是一不小心就忘了“最重要的是什么”……
买来那么贵的音响设备,更好地欣赏音乐可能是更重要的吧?买来那么贵的单反,拍出更好的美景可能是更重要的吧?买来那么贵的一台电脑,更高效率地工作(或者娱乐)可能是更重要的吧?买来那么贵的一辆好车,更方便的出行可能是更重要的吧?
再说说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你说,一个人买个手机给自己,用它与这世界产生更好更多的联系可能是更重要的吧?其实,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呢。可是你看看就知道了,绝大多数人正在用手机全方位切断自己与这个世界的真正联系…… 可怕。
你看,人们在各个领域都有这样的倾向:动不动就忘了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
现在回到原本你就应该知道的答案上吧:
在市场上,决定价格的最重要因素,是需求。
我猜,你其实早就知道(或者,“知道过”)这个答案的,只不过,活着活着就一不小心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其实吧,两周前的文章里,就提到过这个观念,只不过,它在当时不是重点,只不过是当做一个例子出现的而已。
千万不要误以为价格和成本直接完整相关,它们只是间接部分相关。你想想,人们出钱购买一个产品,是因为他们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那个产品的制作成本有多高,这也很明显,是吧?你有个产品,在我出手购买之前,你的一切成本都跟我没关系,你的情怀也跟我完全没关系;我也不会用你的成本衡量我应该用多少钱去买,衡量我该用多少钱来买的主要因素实际上是我的支付能力—— 再一次实际上与成本无关。另外,出钱如果是为了情怀,那么我的支付应该被称为捐赠而不是购买。
从这个角度望过去,很多人的绝望其实都有一致且清楚的解释了。
天呐!我这么努力,我这么勤奋,可为什么这么惨?!
也许这很无情,却是事实:这世界不需要你。
做人,就要做个真正有用的人;做事,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事;做产品,就要做真正有用的产品…… 这是很朴素的道理,却又是总是“一不小心就被忘掉的最重要原则”。
罗振宇在帮这个栏目宣传的时候,措辞大意是,“老司机教你怎样变得更值钱” —— 现在我这个老司机真的在履行承诺了:
你如何变得更值钱呢?
答案很简单啊!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刚才提到这么一句话,你可能没太注意:
与这世界产生强联系,是增强生活幸福感的最根本方式呢。
现在你反应过来了吗?为什么少数人明显比大多数人更幸福,而且幸福程度高出很多很多?解释很简单啊:
他们与这个世界有更强的联系……
但,更为清楚深刻的解释是:
他们所身处的世界真的很需要他们。
那个世界更需要他们,于是那个世界就会自然而然地更重视他们,甚至不惜高估他们,就这么简单。
被真正需要,是很难的事情,要不然怎么绝大多数人做不到呢?只要做到被真正需要,生活中的大多数烦恼都可能因此烟消云散。
你给老板打工,如果你是给他打工的人里最有用的那个人,那你的收入、待遇,一定最终变成最高,跑不了。你谈恋爱,对于对方来说,最终你是最有用的那个人(而不是肤浅地“觉得最重要”),那么对方不仅仅是“爱你”那么简单,TA 一定最终变成“离不开你”,跑不了。你做产品,对用户来说你的产品最有用,那么你的产品最终一定是最受欢迎的,跑不了。你看看QQ 、微信、支付宝就知道了,为什么它们移动端用户数量最多啊?因为对那些人来说,它们最有用么,就这么简单。
如果你觉得成本决定价格,那么你就会不由自主地“不惜一切代价”去做事,当然,你也更可能成为“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感动过”那种类型的忧男怨女。
如果你反应过来了,原来真正决定价格的是需求,那么你很快就会发现,需要使劲的完全是另外一个方向。
这一点,在我个人的世界里,我有极为清晰、也可能是更为清晰的感受。上一期文章我就写过,我天天琢磨一件事儿,“我写的东西对别人是否真的有用”,其实就是“需求决定价格”这个价值观的彻底实践。
由于“对别人有用”对我来说是最重要的,所以,我在写作的过程中,甚至干脆放弃掉了绝大多数的修辞,只留下不可或缺的两种(类比和排比),因为“文笔”这事儿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因为它对读者来说根本不重要。对我的读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我花时间、我花精力、我甚至花钱,读到的东西最好真正能给我带来变化(“有用”的另外一个说法)…… 别说修辞了,我有时为了“真正对读者有用”连传说中必须的那种“简单清楚的结构”都肯直接放弃,不惜被认为啰嗦,不惜被认为重复—— 因为有些重要的点,就是需要通过反复才能说清楚、听明白、做得好。
这么多年过来,我很清楚地知道我的这个价值观给我带来了多大的收益,多少的幸福。
让我们稍微聚焦一下。先聚焦到自己的生活上去。我们所身处的世界,其实主要是由人构成的,也就是说,当我们希望自己被我们身处的世界所真正需要的时候,换句话讲,只不过是希望我们被我们身边的人(准确地讲是,那些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人)所真正需要。
那你就要花时间琢磨了:
- 他(们)真正的需求是什么,最需要的又是什么?
- 我是那个能够满足他需求的人吗?
- 如果我能,有没有可能成为必需?
- 如果我不能,我怎样才能?
- 有必要一定由我去满足这个需求吗?
……
在过去,你有没有真正深入思考这些看似简单甚至很多人干脆认为“没必要”的问题呢?事实上,很多人,其实是绝大多数人,从未认真想过,他们只会在被告知自己不被需要的时候恼羞成怒,却从来不知道症结究竟在哪里。
最后一个问题,其实挺深刻的。比如,很早我就知道一切“有趣的人”都是被需要的…… 可当我认真问自己,“有必要一定由我去满足这个需求吗?”的时候,得到的答案是,“真的未必”。再转念想想,“做一个被认为有趣的人”,和“自己活得有趣”,真的是完全不相干的两件事呢。不仅如此,为了做到前者,后者还常常要受到损害,对我来讲,多少有些得不偿失。于是,我早早就放弃了这个方向…… 而后就“瞬间”发现,原来有很多人特别擅长“被认为有趣”,如果这世界真的需要他们,他们那么多,已经足够了,多我一个少我一个,完全无所谓的,于是,我就更觉得我的选择比较合理了。
还有一点就是,从“需求”出发,不管是“真的需要”,还是“觉得需要”,我们都能看到这个世界更多的真相。
比如,星座这个东西,在我的世界里是“没用”的,甚至是“没必要存在的”…… 但睁开双眼,看看大千世界,有那么多人读那个东西,讨论那个东西,甚至按那个东西的“原理”指导自己的选择…… 这个现象会清楚地告诉我,无论我如何作想,星座这个东西,还是有很大需求的,不论是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所以,我即便不信星座,我也没功夫“讨厌星座”。
这种思考的结果,通常被含混地描述为“有修养”。对这个世界越清楚的描述,越有指导意义,能够让我们有所依据地做出判断;而那些含混的描述,常常让我们不知所以然。有了这种清楚的描述之后,我们就很容易显得“有修养” —— 因为我们很清楚,我们的“需求”是我们的,别人的“需求”是别人的,我们的和别人的不仅不一定相同,也常常没必要相同,于是,对于这种“必然的不同”,我们没必要耗费气力在上面,于是,“随它去吧”。显然,这种选择,并不需要耗费许多年才可以“修”出来的,不是吗?
拿出你的本子,写下这样一句很朴素的话:
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做。
如果你正在做的事情,是最被需要的事情,那么你就是最被需要的,我们已经讲过,“最被需要的”实际上总是被高估—— 这是几乎永恒的现象。
当年我在新东方打工的时候,也用过这种思考方式,进而做出了选择。刚进新东方的时候,其实不知道自己教什么最划算,但很快发现,新东方永远缺好老师,尤其是好的写作老师,不管是TOEFL 写作,还是GRE/GMAT 写作,反正写作老师奇缺。换言之,如果我能教好写作,那么我就会成为几乎所有老师中最被需要的,就这么简单。那我就开始写呗,我把当时TOEFL 写作考试题库中的185 篇都写了范文(有的还不止一个版本)。每天写,每天写很多,写了差不多半年,就成了唯一一个题库里所有题目都写过的人,自己成长飞快。现在回头看,仅用了半年,多划算啊!果然,结果跟想的一样,我从来不需要去争取排课,他们总是想尽量给我排满,别人还要去抢课,我一直在推课,总是跟他们说,“稍微让我有点机会休息一下,好不好?” 再后来,我写书,虽然教的是阅读与写作,可书的品类却选择的是词汇书,你现在很清楚我当初是如何选择的了吧?
人们提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换位的对象常常是指另外一个人。当我提到“换位思考”的时候,换位的对象,常常不是指某个单个的人,而是指整个世界。你要深入思考的,不仅仅是站在对面的某个人怎么想事儿,你要深入知道的起码是“这一类人如何思考”,甚至是“大多数人如何思考” —— 毕竟,刚刚就说过,这世界主要是由人构成的,你了解人的类型越多,数量越多,你对这个世界就越了解,你就越容易明白这世界真的想要究竟是什么。
不要抱怨这个世界。马克·吐温说的好:
让你陷入困境的,并不是这个世界;真正让你陷入困境的,是这个世界最终并非你所想象。
思考
每个人,每个事物可能都是有价值的,但是决定你价值的因素是什么呢?答案是被需求的程度。一件东西在不同的地方因为被需求的程度不同,它的价值就会不同,比如同样品质的房子,在不同的城市价格可能差别很大,通常来说我们觉得决定它价格的是房子的地段、开发商等等。但归根结底想想,决定它价格的本质还是它被需求的程度,它房子再好,地段再好,如果没有人想买,价格还是上不去。所以说,人也是一样的,决定你的价格的因素,往往是你被需求的程度。
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人们往往有个严重的误区:“成本决定价格”,仔细想想,成本是该决定价格啊,的确,成本是会影响价格,但只是间接的影响,如果一个产品成本很高,但是我不需要,哪怕你想便宜卖给我,我不需要,我买来干嘛啊。但是人们有时候想不清楚,商家往往会利用这一点通过降价促销来让消费者购买大量需要的东西。但是有的商品或者服务你再怎么降价,不需要就是不需要,比如殡仪馆打一折你会去抢着送个人过去烧吗?搞懂这一点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消费。
我发现从年轻的学生到工作若干年的成年人都有这种误区,只不过有着不同的表现,比如 “我为你付出那么多你却从来没有感动过” 是绝大多数人时不时遇到的委屈,你以为你做的够多就好,因为你付出了了就必须得到对方的回报,在对方心里有同样多的价值。如果这个道理我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了,该省了多少心...还有在工作中,很多人很焦虑,觉得周围有人在进步,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什么都不做心很慌,那就选择让自己变忙吧,而其实很可能确实很辛苦,但是并没有什么收获,只是通过这样的手段让自己心安理得,因为自己付出了,应该不会太差吧。这个之前的例子本质上是一样的。明白了这些道理,生活中的很多痛苦就很容易放下了。
如何提高你的价格,答案就很明显了,就是成为更有用的人,做更多被人需要的事情。而不是一味闷头苦干变得付出最多的人,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