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盈余》梗概——让我为世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述了随着全世界累积的自由时间不断聚集而产生的新资源,即认知盈余。使我们有权使用这种资源的最重要的两个转变已经产生——全球受教育人口累积起来的每年超过一万亿小时的自由时间,以及公共媒介的发明和扩散,它使得以前被排除在外的普通市民能够利用自由时间从事自己喜欢或关心的活动。这两个事实适用于本书中所有的故事,从Ushahidi这样的富有启发性的分享到像“大笑猫”那样仅供自娱自乐的活动。认识到这两种变化,认识到它们和20世纪媒介的不同,仅仅是理解今天会发生什么和明天可能发生什么的开始。

作者在之前写的《未来是湿的》一书中,讲述了社会化媒体历史性的崛起,以及随之产生的群体行为环境的改变。本书从上一本书遗留的地方开始,观察人类的联网如何让我们将自由时间看成一种共享的全球性资源,并通过设计新的参与及分享方式来利用它们。我们的认知盈余只是一种可能,它自身并不代表任何事物,也做不了任何事情。为了了解我们能利用这一新资源来做什么,我们不仅要了解那些可以利用它的活动种类,而且要知道如何以及在哪里利用它们。

当警察想要了解某人是否会采取特殊行动时,他们会寻找一些手段、动机或机会。手段和动机是指怎样和为什么要采取这种特殊行动,而机会指的是在哪里行动以及和谁一起行动。人们有能力、动机和机会来利用不断累积的自由时间做一些事情吗?对这些问题的积极回答能帮助建立人和行动之间的联系。把这个问题放大来阐述的话,手段、动机和机会能帮助解释社会上出现的新行为。了解一件因为我们的认知盈余而变得可能的事情,意味着理解我们累积自由时间的方式,利用这种新型资源的动机以及我们事实上正在彼此创造的机会的本质。在第二三四章中,作者具体阐述怎样和为什么要利用认知盈余,以及在认知盈余背后存在着什么。

前四章没有描述我们可以利用认知盈余来做什么,因为我们只有通过集体才能去做事情,这是一个社会性问题,而不仅仅是个人的事。要想从共享的自由时间和才能中得到任何东西,我们必须彼此协作,因此利用认知盈余并不仅仅是个人喜好的堆积。不同用户群体的文化对成员间的互相期待以及成员如何一起工作的影响巨大。文化会决定我们从认知盈余中获得的价值中有多少仅仅是公用的(communal),被参与者所欣赏,但对整体社会没太多用处,而有多少是公民的(civic)。(你可以把“公用”和“公民”的对比看做是“大笑猫”和“Ushahidi”的对比。)在第2、3、4章阐述完手段、动机和机会后,作者将会讲述用户文化的问题以及公用价值和公民价值的对比。

最后一章作为全书推理性最强的一章,具体阐述了我们从对认知盈余的成功利用中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能够指引我们,因为更多的认知盈余正在以更重要的方式被利用着。尽管由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尤其是在包含了不同的主动参与者的情况下,这些经验不能被简单地当成药方使用,但它们可以作为一种导轨(guide rail)来帮助你的新项目避免面临某些特定的困境。

从过去孤立的时间和才能中脱颖而出的认知盈余,仅仅是一种原材料。要从中获得价值,我们必须让它变得有用或者能利用它做一些事情。我们大家并不仅仅是认知盈余的来源,也是设计它的使用方式的人,这种设计是通过参与,以及当我们以新的方式联系在一起时对彼此的期待而展开的。

愿我们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世界!

这是书里的原文,我只是做了些小改动,这篇原文足以将本书概括全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知盈余》梗概——让我为世界做点力所能及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