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儿防老之我见

中国人传统的思想观念里,一定有养儿防老这么一条。是的,我国的法律也明文规定了这么一条——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如果哪家的孩子不赡养父母,就会被认为是不孝。儿子养老子,天经地义。可是我却不这样认为,人们把赡养父母和养儿防老混为一谈。这两个概念都是要我们赡养老人,爱戴老人的意思。但是养儿防老却有更深的意味。

前两天看一片博文《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出自陈志武老师之笔。陈老师在文中用金融学的角度,阐释了他对养儿防老的看法。他认为“中国传统的养儿防老本质上是一种金融行为:今天投资到子女身上,明天子女通过养老来回报父母。但他告诉我们,这种金融产品显然是劣质的,甚至是不道德的。因为这种金融产品并不可靠。父母为了日后让子女养老,投入了一生全部的资本,而万一子女不肯尽孝,父母可能便无可奈何。在陈志武看来,儒家许多道德标准都是为了避免养育投资的失败。譬如“父母在,不远游”,阻止子女远游,正是为避免投资回报的落空。”他这里提到的父母投资子女,是历史条件的必然,在那个缺衣少食,动荡不安的年代,父母只有通过孩子——他们可信赖的人,将自己的晚年生活寄托。他们生很多孩子,是对未来的保障。因为不知道哪一天,哪个孩子会夭折。到哪里都是拖家带口,这里一部分是爱,一部分是未来的利益。如果哪一天孩子长大,要离开。他们便会万分恐慌。而也会将这归结为孝与不孝。看到这些,我内心万分难过,在那个不堪回首的年代,父母对我们的爱,居然是利益至上。

想到这里,我忽然觉得现在的我们多幸福,有良好的生活环境,不用再为吃穿发愁。新时代的父母,接受了新的思想,逐渐的摒弃了旧有的思想。他们有了富余的金钱,就去投资,买保险,理财产品。把真真实实的钱投资到自己身上。他们想到的是,在退休之后,有足够的钱过余生,不会给子女过多的负担。人们的思想趋于理性,他们宁肯自己受累,也不希望孩子有过重的负担。而父母们,也有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他们不再依附于孩子,不去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他们上老年大学,与三五老友一起聚餐、旅行,不定期参加社区活动。

而我们作为子女的,也有了不小的改观。以前的孩子,总会买很多好吃的给父母,因为父母们以前从来没吃过,或者以前不舍得吃。现在的我们,会带着父母出去游玩,带他们看风景,游名胜。教她们使用最新的科技产品,了解新的文明产物,也让他们走在社会的前沿。

所以,不要说养儿防老不道德,那只是时代的产物。我们还是一如既往的爱我们的父母,感谢他们给了我们生命,抚养我们长大。我们也不是不赡养父母,那是一种误解。我们在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带给父母感动,让他们开心快乐。

爱他,不是时时刻刻腻在一起,而是时时刻刻心中都装着彼此。

你可能感兴趣的:(养儿防老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