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与专制-1.0 - 未完

……一旦平等和专制结合,人们心灵和精神的普遍标准就会不断地下降。-《旧制度与大革命》

平等,现代性下易获浪漫的诠释,但自身字义或却与赞扬褒贬无关。

用木棍搭一个三角,三个顶点: 自由、平等、专制。

平等与专制,在作者的语境与大革命前的那个法国相应。在革命之前,阶级制度以一种清晰的方式烙印在国家;革命之后,旧有阶级被摧毁,身份上的平等开始清晰出现。另一端,中央集权的控制方式也在步步推进,平等的身份个体遇见一种统合的治理模式。

这种结合,当我们遥望中国史,也会发现,惊人的熟悉。

自周至秦,由分封行向帝制。周之前曲,春秋之世,公卿之间层级依然鲜明,行向后曲,战国时代,原先治理模式则渐趋瓦解,秦军功封爵,奖励耕战,则将之推之更远,平民在这一新的模式之下,可以获得以往不可能获得的机遇与爵位。秦之后,虽有士农工商四民分化,但相对之前,一种更扁平的治理空间已然形成,并自秦以降,而续千年。

这形成之后,若再加这一句:

如果一个国家只有单一的公民阶级,这会让路易十三时代的首相黎塞留觉得欣慰,因为这种整齐划一的平等便于权力的执行。

考虑治理模式,如果一层一层的推进,总有管理跨度的限制,而平等化过程,则借由暴力方式(法国之革命,中国之战争)的推进,荡除限制,获中央控制之放大。

在这种,平等与专制的推进中,科举,在中国扮演了一个特别的角色,在西方,文官制度也有所类似。

……

平等,给所有人一种可能在专制定义的框架下获得阶级跃升,但另一方面,这一框架又极度抗拒自由,抗拒所有在制度外寻求跃升的可能。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等与专制-1.0 -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