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没有深度思考过一个问题

今天本来和往常一样在空余时间刷着微博,百度。看到今天的热点,是关于李彦宏在“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发布的一个AI搜索APP,承诺“简单搜索,永远没有广告”。

评论区里面充斥着各种不相信,觉得是忽悠,嘲笑的回答。


你有多久,没有深度思考过一个问题_第1张图片

我突然觉得后背有点拔凉拔凉的,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对周边信息的认知模式固定成了:

热点信息-》我信/我不信   或者是

热点信息-》KOL点评-》我信/我不信

不知不觉我们的思维就变得懒惰起来了,虽然做表达肯定/否定有很大的控制感,非常爽。

但是我们有多久没有试过对一个热点问题有自己的思考自己的见解了?

就拿这个“简单搜索,永远没有广告”的发布来讲,重新尝试自己思考一下,百度这么做有什么好处。

首先,根据发布会上的介绍,这个APP有两个特点,第一是人工智能,搜索结果千人千面;第二是无广告。

我回想了一下,其实虽然无广告是个非常大的特性,但是对于我平时的搜索行为来讲,消除广告并不是一个很大的痛点。因为在百度页面悬浮的广告,我可以做到忽略不看的。退一万步讲,即时百度的搜索页没有广告,点进去任何一个网站基本都有广告,百度本身消除广告并没有太大意义。

其实回归本质,百度作为一个搜索引擎,真正帮用户做到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节约时间

现在的百度,基本能快速回答用户提的描述性问题(descriptive questions),就是

“A是什么?”,比如“复仇者联盟是什么?”,“癌症有得治吗?”

“A能对B有效吗?”,比如“吗啡能止痛吗?”,“晚睡对身体有什么危害?”

但是对于另外一种问题,说明性问题(prescriptive questions),就没那么有效。比如

“美国应不应该全面禁枪?”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青少年早恋问题?”

“今年应不应该在XX地方买房?”

这种问题一般都是知识性平台上讨论的,在百度搜索就不能得到有效的答案。

在我看来,百度新出的搜索APP的目的就是利用AI技术来协助解答这类问题。

这类问题的特点是没有正确答案,因为无论是正面还是反面都会有利弊。

比如提问在二线城市买房,结果房价升了,可能利就是金融资产升值了,弊就是短期生活质量下降,导致家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果房价跌了,可能利就是买房之后不用整天盯着相关新闻,时间利用效率提升了,弊就是资产贬值。

我能想到的对说明性问题最好的解答,就是按照提问者的背景罗列出两个相反关点的分析,然后让提问者根据价值观来选择。

这里AI的作用就是,通过识别和计算,只罗列出用户关心的信息,来节省注意力

所以这个APP真正的卖点其实是人工智能方面


你有多久,没有深度思考过一个问题_第2张图片

至于为什么在发布会和新闻稿用大大地关键词写着“无广告”?

第一,百度与广告是一对让大家印象深刻的冲突,这种冲突足以提起很多人的关注。看看这个标题上了热搜,就知道作为传播来讲,这场发布被关注了。

第二,如果再联系前段时间CEO陆奇离职,百度股价下挫的背景,还可以把这个信息看作百度要改革的一次态度表达。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有多久,没有深度思考过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