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底发行,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场必败"豪赌"

其过度的资本豪赌的方式,会破坏电影票房刚刚培育起来的正向生态。


保底发行,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场必败

文/张书乐

刚刚过去的暑期档票房不景气,也着实给热衷保底发行的影片发行方泼了一盆冷水。9月以来,在电影票房大盘持续走低的情况之下,“逢片必保”的诸多影片十有八九都败下阵来。

据不完全统计,暑期档参与保底发行的5部上映影片除《盗墓笔记》突破10亿元保底大关外,其他保底的影片大多收入惨淡,没有达到预期。《致青春2 原来你还在这里》保底4亿元,票房3.36亿元;博纳影业,10亿元保底了《封神传奇》,最后票房却仅有可怜的2.83亿元。与此同时,浙江唐德影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唐德影视”)参与10亿元保底《绝地逃亡》,二次保底却带来了将近3200万元的收益缩水。对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张玉和笔者进行了一番交流。

在愚看来,保底发行对中国电影市场来说,是弊大于利,其过度的资本豪赌的方式,会破坏电影票房刚刚培育起来的正向生态。而且保底发行的现象还越来越奇葩。比如今年7月唐德影视,参与10亿元保底《绝地逃亡》。而随后,唐德影视再发公告,其旗下从事电影发行业务的子公司上海鼎石影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石影业)入局参与《绝地逃亡》的发行。有消息称,“二次保底”或致唐德影视收益缩水3200万元。而在笔者看来, 票房保底本身就是一种赌博,是为了在预期收益上获得更大利益的一种博弈。但是当下过度虚

高票房泡沫和参与公司的侥幸心理,让这种保底从高风险“赌大小“,变成了一出手就陷入完败地步的砸钱。唐德影视的二次保底,则是在这种保底发行的大气候下,作为出品方公司,一方面过于看高成龙的票房号召力,而进行的豪赌,另一方面以二次保底的方式,让自己和其他保底公司形成利益共同体,增长参与公司信心的举措。

如二次保底中,三大保底方以5175万的金额出让15%的票房收益权,看似割利,其实是一种降低风险的举措。毕竟《绝地逃亡》的票房保底太过大手笔,参与方信心不足是正常的。而通过出让收益权、绑定出品方唐德,某种意义上也带有参与公司以此种形式来激励唐德共进退和为搏击更大的票房尽全力。总体来说,二次保底其实是一种资本的玩法,是在票房保底这一模式过度疯狂难以为继之下,在对收益雨露均沾不抱太大信心的前提下,将“同盟军”扩大到尽可能多的相关企业上,以期在这场旨在用提高价格来提高进入门槛的保底大战中,尽可能的降低自己的损失。

现在的市场状况是很多人都想来分食这块蛋糕,因为选择比较少,制片方可能会提出要求,必须以保底的形式参与进来,利于他们尽快锁定资金、降低风险,等到可选择高票房的影片越来越多了,这种形式可能会减少。

目前这种保底发行,其价码水涨船高的太过猛烈,已经严重超出了单个影片的票房承载力,反而会在一系列失败之后,让原本有意于电影产业的公司们望而却步。尤其是面对已经保底金额高到离谱、而且有点逢片必保的疯狂状态下,没有哪个电影其实真正有信心达到保底的效果。

你可能感兴趣的:(保底发行,中国电影产业的一场必败"豪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