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 刻意练习

昨天晚上在健身房跑步的时候听了两本书的讲解,刘未鹏的《暗时间》,还有就是《刻意练习》。

之前看过《暗时间》,只是过后并没有按照书中的方法去安排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每天都是一样的,不多不少,但是每个人利用的方式真是有天壤之别,每个人利用的方式和效果真是天壤之别,影响利用时间的原因:

1 让理智大脑战胜情感大脑。大脑的沟回,是经过20多万年的时间进化得来的,增大了人脑的表面积,也让人类更会思考。但是我们的潜意识并没有跟上我们创造的东西。

比如:明明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做,但偏偏就是停不下来,还是想再拖延一会儿再做 (拖延症也有从心理学分析的)。这个时候都是情感大脑战胜理智大脑。

2,减少切换状态时间。大脑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间切换的时候,是需要时间的。比如很多人做了一会儿工作(读书,学习等等),然后想休息15分钟,就会去做一件自己感兴趣的事,比如玩游戏15分钟,之后再回到工作,看起来只休息了15分钟,但是很多人再回到工作,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来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导致整体工作效率低下。

3,偏见。其实就是找理由。大部分人遇到压力的时候,情感大脑会找出很多理由,比如最近身体不好,肚子饿了,吃点东西休息一下,然后就会放弃,情感大脑战胜了理智大脑。

 

那么怎么实现大脑的有效运转:

1,给自己设定一个进度条,其实就是短期,阶段性的目标,人需要目标引导的,不停的实现目标,会让大脑比较兴奋,有成就感,有积极的效果,为什么游戏吸引人,就是游戏里面都有阶段性的目标,比如过一关,进一球,而且很快就能看到目标实现,所以人脑会很兴奋。 所以王健林说的先实现一个小目标是很有道理的。

2,减少任务切换

3,减少切换状态的预热阶段,要让理智大脑战胜情感大脑,迅速进入学习工作状态。

4,自己动手,坚持下去,困难的路越走越简单,简单的路越走会越难

最后,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写下来的习惯,写博客,写笔记都可以,好处是帮助自己思考,提高自己的总结能力,不然看多学过的很快就会忘记。

 

最后就是提高自己的核性竞争力:专业领域的技能,跨领域的技能,学习能力,性格因素(专注,持之以恒,好奇心)。

 

另外听了本新书《刻意练习》,作者埃里克森是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这是本新书,和一万小时理论结合起来会更有体会。只有刻意练习一万小时,才能让自己从新手到专家的进阶。

很多人有这样的误区:

1,练习没有太大的作用,能力主要受基因限制

2,只要练习的时间足够长,能力就能变强

3,只要足够努力刻苦,就能提高成绩

真相其实是这样的,

1 练习是很有用的,前两天刚听过一本书《基因革命》,人的基因并不是完全是先天的,通过后天的练习也会改变自己的基因变化,甚至会遗传给下一代,人类的进化就是这么逐步进化的。

23,如果只是重复的练习,时间再长,能力也很快就到瓶颈,永远突破不了。

很多人工作10年,只是一个高级新手(这个概念是从《程序员修炼》里面来的),而有些人工作两三年,工作能力就有很大提高,有的时候并不是工作10年的人不努力,看起来也是很努力,但是没有让自己的能力有所提高,比如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区,只做自己已经会做的事情,完全的重复。

另外也比如练琴,有的小孩每天练琴时间也很长,但是没有提高的目标,就是随便的练习,没有针对自己的弱点来刻意练习。

 

训练分为有效训练和无效训练,没有被训练成才的原因是训练方法不对。

有目标的训练才真正有效。

刻意练习的几个原则:

1 明确应该实现哪方面的能力的提升

2,尽可能找到这个领域中最优秀的专家,或者高手或者经典书籍,只有对比,才会意识到差距。

很多人限制在自己的思维圈子里面,不知道自己的缺陷在哪儿。 而且高手会给你他的经验,首先让你意识到自己有多弱,然后告诉你具体缺陷在哪儿,如何练习提高。

3,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去训练。

 

所以总结这两本书,

1 让自己的理智大脑更多的时候战胜情感大脑,不断让自己提高对时间的利用上,

这个是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来逐步提高的,比如不断回顾自己:

切换状态所花的时间是否降低和在满意的范围之内。

2,接触领域专家,接触高手,实在没有 机会的话,看领域的经典书籍。

首先要有能力找到自己的短板在哪儿,其次要有能力找到提高的办法,再次就是投入时间和精力去练习提高

所以对小孩的教育,比如练琴,要尽量找到优秀的老师,优秀的老师要很快发现孩子的短板,然后知道怎么让孩子练习,另外在家里,父母要督促孩子坚持练习,不能只是满足练习时间做够长,要知道孩纸是不是在刻意的练习。每个月都有一个一个小的阶段目标

3,自己的总结能力,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养成读好书,记笔记,写感受的习惯,这也要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生活,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