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位好老师和读书

好久不写了。

写,是我开心有所感的表现。

一学期不去上徐老师的课,打开邮箱,居然是徐老师的信,没有多言,一篇他的作品,名字叫做《自由呼吸的日子》。可巧,这正是我中午漫步钱塘江边后的最想说的话,不想与徐老师心情契合,就把我这小打小闹起名为《自由呼吸的日子2》吧。

说来好玩,这周能让我自由呼吸的原因是我生病了。不常感冒,一年两次多矣。偶得感冒必极为不适。果然。头痛得厉害之后第二天才去看医生,也就是在测体温、抽血、买药回来的路上,我发现心情大好。原因是,我跳跃在人行道上,看着路灯、树影,听着歌、唱着歌,忽然觉得好享受。后来的几天,我放弃了坐骑,晒着太阳,慢慢悠悠地走着去上课去吃饭,听音乐看沿途风景,自由自在。不在拼命地赶时间——好久没有这样的慢生活了。

生生病,只要不要命,想想都有一点好处的。当然,这话不敢随便说,只是我自己的感受罢了。生病了,身体不行了,咱就能冷静下来想想过去发生的事情。为啥生病,哪里做的不对劲了,哪里可以改进,是不是该多注意注意,多锻炼锻炼了?生病了,哪些人照顾关心你了,嘘寒问暖的,咱也能感受个人情冷暖,冷的咱反思,暖的咱记住心底,这难道不是好事?至少对于我,生病,让我停下来,休息了一下,享受了慢生活的感动与快乐。俺知道,病好了,又要开始忙碌了。

今天,早早地起,好好地吃了早饭(就是喝到了粥~),慢慢地走去图书馆。背着书包,走向我爱的书本,多么开心地事情啊。真心觉得,输入比输出要简单千万倍,能一辈子做学生,听德高望重的老师讲课,能自由地读喜欢的书,和同层次的人交流书是多么开心的事情啊。不敢妄言,就此打住。

这两天看书,在不同的书上,都看到了这样的字眼“眼光、视野”。结合某老师的赠言,“眼光、视野、胸怀”,和近段体会,它们真的无比重要。有木有读到这几个字就觉得自己豁然开朗的感觉?呵呵,这就对了。毕业季,众多朋友在找工作,听到好消息会由衷的祝福,对于他们,也是应该的,平时的积累足够他们找到让人羡慕的好工作。听到不好的消息,只是说再等等吧,终有好结果的,因为俺的朋友都是好样的!找工作之外,我发现很多朋友出国了,或工作或不停的变换国家旅行,羡煞我也。这个时代,出国已经没有什么难的呢,难的是你有木有这样的“眼光和视野”,你说呢?当然,对于以前的老同学,最为频繁的消息是,啊,她结婚了,各种晒结婚照,让我情何以堪!为朋友开心,也为自己遥远的它感到不知所措,顺其自然吧,好歹毕业还有近两年呢。想想,婚姻也是少不了“眼光和视野”啊。看来,到了80后的天下了,任何选择与决定都要考验我们的“眼光、视野和胸怀”了。

下午,遇到一本书《我心目中的十字架——思考是种享受》。作者是赵鑫珊。选择它是因为标题“思考+享受”,我的菜。看到第一篇:笛卡尔直角坐标,笛卡尔最近与我有缘,论文要牵扯到他,所以翻翻看,瞧瞧作者有何话说。开篇,他说,笛卡尔得到一笔遗产,所以他能衣食无忧的进行思考;他从小体弱,所以学校允许他早上可以躺到愿意起床为止,所以他养成了早晨在床上肆无忌惮思考的习惯,是为有时间思考。所以就有了我们熟知的“我思,故我在”。我感叹作者犀利,两段话告破学术生命的两大关键:金钱和时间。这与朋友决定考博所考虑的因素一致。不读博士,三年工作赚的钱绝对不够买房,而读博三年后,以他的能力到大学,拿个适用房不成问题,衣食无忧之下,得到的是不可奢求的社会地位,和享受读书的乐趣日子。是的,做学问不能为生活奔波,还得要有自由的时间,两者缺一不可。想必作者是行内之人。就冲这点,我想作者必不简单,网上一搜。果然,1938年出生,从照片看还十分时尚,高人也。翻翻书中内容,充满哲思,涉及多门学科,数学、建筑、绘画、音乐,怎让人不佩服!我就此打住,待有兴趣的朋友自己发现(某某,你不是要我推荐书么?自己去看吧,哈哈)。讲一个故事,该牛哄哄作者,北大读大学期间故意挂科,导致留级,这样做的原因是舍不得北大图书馆,自此在图书馆博览群书,现在,每年出版2-3本著作,涉及面甚广。是为打通文史哲和科学的大家,能媲美者差不多只有钱钟书吧~

我不多言,如此自由呼吸的日子是忙中的闲,闲中的乐,不可多得。但愿大家同有,同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一位好老师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