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重在自强不息,中年人重在厚德载物

年轻人重在自强不息,中年人重在厚德载物_第1张图片

我们想要追求幸福感,可以遵循一个原则:既要“自强不息”,又要“厚德载物”。自强不息就是要发奋图强,每天鸡鸣即起,充满热情地工作。厚德载物就是要厚道做人,能包容各种负面能量。

道理谁都懂,但是问题往往出在实践环节,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或者像“邯郸学步”那样机械模仿,结果是只有一个空架子而没有实质效果。究其原因,往往是由于不了解“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以获得幸福感的背后逻辑,从而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它。

【不幸福的原因】

据国外对各年龄段幸福感的一项调查发现,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幸福感较高,而中年人的幸福感最低,这个分水岭是四十四岁,我们可以把这个年龄段称为“幸福感低谷期”。看起来这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但原因何在?

我曾经了解过一些这个年龄段的普通人的内心感受,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感受到了人生的天花板,或者对幸福感连想都没有想过,只知道“上班赚钱,下班消费”,这些人中有些甚至只有三十岁出头。想上升,感觉有心无力,因为运气和人脉成分在成功中占据较大比例;想平稳,又怕被时代渐渐抛弃;想回归初心,却已被生活的压力捆住了手脚,动弹不得,更何况早已忘记初心长什么样子了。

在我看来,他们之所以不幸福,关键在于两点:缺乏自我、缺乏未来的不确定性!

先说“缺乏自我”:为了追求“别人眼中的成功”,不得不被房贷套牢,为了孩子上学而购买了学区房,有的甚至已经在打算着孩子十几年后的婚房,拼命工作、拼命加班、拼命消费,为的就是别人的一句“有房有车,生活质量高”。好像完全为了孩子而活、为了别人羡慕的目光而活,其实为了孩子、为了虚荣并没有错,错就错在“完全”二字。

这些做法中完全看不到关于“自我”的需求,例如心情愉悦、工作热情、工作带来真正的社会价值。正如我的一位朋友所说:他找不到工作中的乐趣。我在想,工作对他来说,可能只是银行账户中的一个数字,那个数字每个月跳动那么一次,开始时还有些小激动,后来就没有任何感觉了,生活一眼就能看到头,20年后的自己还是现在的样子,反过来看,生活却又一眼望不到头,这20年如一日的日子可怎么熬啊!那一刻,我不知该如何劝他。

没有“自我”就没有内心的安定,没有内心的安定就缺乏做事的稳定性,没有做事的稳定性就没有立足于社会的根基。就像儒家思想中提到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心的安定是根本,有了内心的强大,才有能力去“齐家”、“治国”、“平天下”,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

再说“缺乏未来的不确定性”:人们都喜欢惊喜,这是常识。如果一个人在30岁时就已经看到了自己60岁时的样子,那他的内心就很难再有热情。如果一个孩子被他的家长安排好了人生的路径,即便这个路径看起来很完美,他也会崩溃的,因为首先这可能不是他喜欢的方向,其次那是一眼就能看到底的确定性。就像我们打游戏,如果有一段时间能处于无敌状态,就会感觉很爽,如果永远处于无敌状态,就没人再打这个游戏了。

学者汪军说过的一句话可以为本段做个注脚:

大抵上人生同时朝两个方向行进,且并行不悖,一是欲望和业力牵引的,走向老年及肉身的毁坏;一是心灵牵引的,走向童年及初心的苏醒。

没有心灵的牵引,幸福哪里找得到?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我推荐的做法是:年轻人重在自强不息,中年人重在厚德载物。

【年轻人重在自强不息】

对于年轻人来说,重在自强不息,兼顾厚德载物。

为什么?

年轻人在四十岁之前,身体阳气生发,一直处于上升期,就像四季中的春夏两季。身体中有一股不可抗拒的洪流在推动着自己向前,也许就像汪军说的“业力”牵引着自己,此时多在工作上发力,就会事半功倍。而且这个年龄段,正是成家立业的时间,如果此时不把家庭根基打牢、不把事业基础夯实,又怎样去“平天下”,又怎样回归初心?

这个年龄段要注重初心的培养,但不可过度关注于“厚德载物”,例如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想一想是不是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啊,那可能就什么事都做不成,又如总想拿完美的道德标准评价别人啊。这样的做法只能是纸上谈兵,因为自己都没有经历过,又怎么谈得上“厚德”,只看书本上的知识,终究只是书生之见,没有实践中的体会,又怎么知道什么样的“厚德”才能“载物”?

关于年轻人误解“厚德载物”,有一段故事:

曾国藩作为晚清一代名臣,府中养着众多的幕僚,其中有一个华而不实的幕僚,写了一篇《不动心说》,来表达自己如何高洁、如何不攀附权贵。另外有一个叫李眉生的年轻幕僚,看透了那位先生的虚伪,就调皮地在那篇《不动心说》的页眉上,题了一首诗来揭穿他,说先生你既然不攀附高官,为何还到曾国藩这里来?

曾国藩看到了李眉生的题诗,就对李眉生说:这位先生表里不一,你以为我不知道吗?我之所以养着他而没有揭穿他,是因为这样还可以做朋友,能维持表面上的和睦,如果揭穿了他,那他就会变成敌人,随时可能会对我造成威胁!

我推荐的做法是:

年轻人在不懂得何为真正的“厚德载物”时,一定要心存敬畏,而不是像李眉生那样去指手画脚,要多读书,多体会。

对于“自强不息”,年轻人要多去努力,向外去求,但注意不要把身体搞坏。

努力的同时,还要善于总结,尤其要注意培养一颗初心、培养开放心态、不突破道德底线,这些都是修身的要点。如果在人生“春季”没有把初心培养起来,到了人生“秋季”就看不到果实。如果没有开放的心态,就无法接受反面意见,只能是屡屡受挫,有时依靠自己的强势获得一时的成功,但很可能是梦魇的前奏,因为自己的错误在持续积累。有时看着别人突破道德底线而不受惩罚,也想侥幸一试,有时会获得成功,但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因为那个隐隐的痛会一直留在心里,让自己无法充满自信地去面对一切。

【中年人重在厚德载物】

对于中年人来说,身体已经在走下坡路,就像四季中的秋天一样。虽然秋天和春天的温度一样,但春天处于阳气上升趋势,秋天处于阳气下降趋势,也就是古语说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顺应自然才能事半功倍,因此这个年龄段应该转向内求,逐渐回归初心,让年轻时培养起来的那颗初心结出丰硕的果实,这样才会感觉到幸福。

这个年龄段的人,已经有过充分的实践经验,即便没有读过多少书,只要有心,就能体验到何为“厚德载物”,就能快速平稳地度过“幸福感低谷期”。

推荐的做法是:

如果现在做的工作不是自己喜欢的,就可以考虑做出改变的决策,但这个决策过程要因人而异,有的人适合果断做出决策,例如我比较欣赏的著名主持人梁冬,曾经在凤凰卫视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主持人,也曾经在百度做副总裁,目前在全国开设连锁中医诊所。梁冬就是因为喜欢中医的博大精深,选择去追寻自己的那份初心,而他在经济、人脉等多方面的条件都很适合他做出这种选择。有的人就需要仔细考虑,也许在现有的工作中发掘一下,就能找到自己的兴奋点,或者为了转换行业而做若干年精心的准备。

如果现在做的工作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需要果断做出决策,例如IT界著名人物李开复,罹患淋巴癌之后,果断抛开工作,到星云大师那里虚心求教和修行。恢复健康后,再次回到创新工场时,他彻底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半夜工作为荣的习惯。


作于2017-7-30。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轻人重在自强不息,中年人重在厚德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