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贫困生的钱,“扶贫”变成了“分赃

作者:李桓

每一学期开学后不久,班主任就会宣告生活困难的同学可以申请助学金之类的补助。不少学生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心里是微微一笑,因为早就准备好了。

就拿大学生当作例子来说。贫困生的助学金一般有两三千块,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了。于是,有些人早就在寒暑假的时候为这些申请做好了前提工作。找村委会或者居委会开贫困认定,然后又跑到镇里和市民政局盖章。有了这些盖章证明,这个助学金是八成到手了。

申请资料准备好了,然后在班会上老师一说,马上拿表来填,那么那个助学金就九成到手了。可是有些时候是即使申请了也拿不到,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申请的同学多,而在名额有限的情况下。班主任要不就是将名额给一些人,那么就有些人没有;要么就是钱拿来了申请的同学一起分。据我所知,后者的处理居多。

大学贫困生的钱,“扶贫”变成了“分赃_第1张图片

如果真的如此,那么这是什么道理,好端端的“扶贫”变成了“分赃”,甚至一些时候真正有需要的同学反而是分毫没有。

一些手里用iphone,宿舍用苹果电脑的同学也凑这个热闹。人家问起这个,居然说是分期购买的,生活费的确很紧张。而同时,一些真正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由于心理压力、怕被同学瞧不起等原因居然不申请。不申请只能是连凑热闹的机会都没有。

一些同学在贫困生申请的时候,那个家庭人均收入填写更加是低的离谱,而学校对于这些数据居然不在乎,申请变成了走场工作。一个读民办三本的同学申请助学金,家庭人均年收入居然写的是580块,一家五口总收入也就2900块而已。如果不是将家庭人均月收入错写为年收入,那么就是严重造假。民办三本独立学院,一年学费都将近两万,这些年收入,都不够学费的一个零头。

对于家庭人均年收入月收入之类,一般家庭怎么会清楚统计呢。在申请助学金的时候,你抄我我抄你,结果是数据越抄越低,越抄越假。

对于这些钱,真正落到贫困生手里的能有多少?

作者:李桓    微信公众号【deaodihao】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学贫困生的钱,“扶贫”变成了“分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