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耀聪 指导老师:湘君(张黎)
很喜欢这个散文,以高中生的敏锐,触摸到了一个深刻的社会存在。我们应该怎么去关注关怀空巢老人呢——
本文获得新世纪杯国家级三等奖。学生的证书没有找到,那么就先晒晒老师我的。呵呵
笔墨纸砚,柴米油盐,何为多余的东西呢?我以为,不需要用到的,即为多余的东西。但是,多余的东西,却也往往会是一道漂亮的风景。
清明时节,我回了一趟老家。难得的,回一趟老家,自然是要观赏一下老家的风景,看看多了些什么,又少了些什么。清明时节雨纷纷,家乡的路,自然也就变得泥泞不堪了。不知是因为这连绵的雨还是因为泥泞的路,亦或是其它的原因,在这清明的时节,偌大的村子里,也只是寥寥数人。可能你会觉得,这雨是多余的,这泥亦是多余的。但不,这并不,雨露和泥泞,恰是老家的一份独特的风景,不亮丽,确实在。
趁着雨稍稍停下的空隙,我赶紧披上一件薄外衣,出门溜溜。天微微放晴,路边的花儿草儿,却也还顶着几滴雨珠,在几束微弱的光线中折射着斑斓的彩色之光。最为可爱的是那几簇在排排石壁中寻生的苔,顽强,却又不失生机。一排排、一簇簇,油绿绿的、翡翠般的苔,杂合着泥土的腥和雨露的甜。你也许会认为,苔,分明是一种多余的东西。对,你想的没错,在城市的街角,是很难碰见苔这种东西的,因为它是一种容易被人遗忘和忽略的植物。可是,在遥远的家乡,排排石壁、层层石缝中求生存的苔,却正是家乡的一处风景,一处美丽的风景。
不一会儿,刚转晴的天又乌云密布起来了,感觉将要下雨了。我想了想,得赶紧找个地方避会儿雨才行。于是一溜小跑,跑过一片池塘,旁边有一户农家,没有犹豫地就跑到了农家的屋檐下避起雨来。农户家走出一个老人家,张罗着又把我拉进了里屋。里屋的光线也很好,在窗口就能看见池塘。不一会儿,雨就淅淅沥沥地下起来了,如牛毛一般,点点滴滴,繁多的滴落在池塘里,掀起一星半点的浪。
半晌,老农沏了壶热茶,热情地招呼我坐下。半大的屋子里,也就坐着我和老农两个人,心中不禁有些好奇,便问老农:“大爷,这会怎么就您一个人,您家里人呢?”老农说:“老伴去世了,就我一个人在家哩。”“那您儿女呢?”“他们,在城里忙着呢,回不来了。”“唉!”我轻轻地叹了口气,“城里人就是忙呀?”老农也流露出一些伤感,但很快,他便又堆起了笑容,热切的拉着我手,说:“来来来,我带你看一下我儿子的照片,可帅着哩——”说着,便把我拉到了里房。
房间很简单,一张床,一张书桌,还有一只小柜子,墙壁四面挂面了陈旧的相框发黄的照片和褪了色的奖状。“这是谁的房间呢,怎么这样的陈旧——”我纳闷着正想要发问时,老农满脸欢喜地开始了唠叨,他说,这是他儿子以前的房间,现在还保持着他当年读中学时房间的布置,“你看,这些都是我儿子读书时获得的奖状,有时一年能得两张,有时候一年还能得四张——当年可棒着呢。”“你再看,这些都是我儿子的毕业照片,这个是小学的,这个是初中的,这个又是高中的,看着看着,就从小娃娃长成了帅大伙了——”老人又仿佛在自言自语、
“大爷,那你怎么不去你儿子那里啊?”“去过,但又回来了。”“为什么呢?”“不习惯呗。看不到这一片池塘,这方天地和山水,整日地睡不好觉,所以就又回来了。”“噢,那只能叫你儿子经常回老家来看你了。”“唉——他们有出息了。忙着呢。儿子是总工程师,少了他,整个项目都玩不转了——你说,这也是极好的事。可是——唉!”老农欲说还休,分不清高兴还是叹息,或是是又高兴又叹息。我呆住了,不知道说什么好。眼前的老农,不正是方才我遇见的那几簇苔吗?被人遗忘被人忽略,但又顽强坚毅,在家乡默默地等待城里的儿女。
有一种陪伴,是生命血液里注定一生的陪伴,那就是对父母的陪伴。但对这老农来说,对农村很多的像他一样的空巢老人来说,他们缺少的正是这份陪伴。而我们,那些在远方在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是否应该放慢一下你前进的脚步,在你的闲暇的日子里和多余的时间里,多回老家陪陪你的父母和你的家人。
生活中很多东西,在一个眼角下或许是多余的;但在另一片视线下,它们却是一幅亮丽的风景画,一份十足的牵挂,亦或是一颗未冷的心,那是弥足珍贵的。
(下图为李耀聪同学。一个十足聪明又特别叛逆的高中生。如果你有诱导叛逆小孩成材的经验,请给我留言,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