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史

艺术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1.原始艺术:画在壁窟里的动物,史学家说是为了生存,为了记录和对抗那些猎物。

2.古埃及时期:多为人身加动物头的“神”,开始有自我的概念。

3.古希腊、罗马时期:画人一样的“神”,和人类样子性别一样的神。这一时期是绘画史上的鼎盛时期。《断臂的维纳斯》《萨莫色雷斯岛的胜利女神》卢浮宫镇馆三宝之二,都来自于这个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物开始灵动。

4.中世纪时期,5-15世纪:基督教发展起来,成为国教。艺术为统治阶级利用和控制。教会认为神应该穿衣服,提倡禁欲,神应该是威严的。艺术作品,一类是穿厚厚铠甲的士兵。另一类是穿厚实衣物,动作僵硬,面无表情,端坐在神坛之上的“神”。这一阶段长达一千年,人们认为这一阶段绘画退至古埃及时期。人物平面单调而僵硬。

5.文艺复兴时期,14-16世纪:人们开始富裕起来,很多人提出复兴古埃及罗马时期的灵动感艺术。变化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开始使用透视法,艺术从平面到三维立体。二是不再局限于神,也开始画人,贵族开始雇佣画家给自己画像。卢浮宫三宝之一的达芬奇《蒙娜丽莎》就来自这个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拉斐尔笔下丰满圆润的女人,米开朗琪罗笔下肌肉健壮的男人。文艺复兴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人是宇宙的中心,生命的激情与创造是艺术家要表达的主题。

6.巴洛克、洛可可时期,17-18世纪:这个时期绘画的主题是人的享乐。精致繁复的大蓬蓬裙,穿戴华丽,游山玩水,奢靡骄纵,简单来说,这个时期的作品以满足统治阶级服务的。电影《莎翁情史》是巴洛克风格:夸张,繁复。电影《绝代艳后》是洛可可风格:优雅细腻的各种小碎花。

7.新古典主义,18世纪:画人的战争,代表作《拿破仑》《自由引导人民》。

8.印象派,19世纪后期:照相机的出现,画人像被冷落,于是开始画“物”,出现大量优秀的风景画。影响因素:a.这之前绘画由于工具繁多,多在室内完成,光源来自窗户和蜡烛,绘画轮廓明确,过渡柔和,暗部基本为黑色,整体偏酱油色,而这个时期,开始意识到距离光线已经周边物体色彩反射的影响。b.照相机的出现,大大的冲击了绘画这个行业,继而出现了便于携带外出的管状颜料,画家走出室内,暗部出现各种深色。这时期画家用鲜明色彩和快速直接(之前的过渡柔和)的表现方式,展示光和色的变化。擅长光和影的表现的莫奈凸显出来。

梵高也出现于这个时期,他的作品色彩鲜艳,笔触动感,重要的是,他不在乎物品原本的样子和颜色,他赋予描述对象主观感情,画出心目中的画面。他的画风,和他对画注入的主观思想,这些是绘画史的突破,推进和丰富了绘画史。这是一个拐点,是一个新的绘画方式,这大概是梵高作品的最大的价值。

所以一定程度上来说,梵高是幸运的,恰好出现在照相机出现的阶段,那个时期之前,都是写实的画,后来照相机的出现,极大的冲击了这个行业,富人阶层不再找画家去给自己画人像,之后画家一部分开始转向室外风景画,画风也是大变。另一部分就像梵高一样,开始给物体加入主观思想。

特别是梵高没有受过正统的绘画教育,所以他的画风有一种肆意的自由感,如同没有受到限制的孩子。所以,他出现的时期,真是恰恰好。

9.现代艺术、形式艺术:塞尚“现代艺术之父”,他把绘画从看得懂带入看不懂的阶段。举例说明,客观时期:古典派画的和真实的物体一样,印象派颜色更鲜艳活泼,暗部为某彩色的深色。主观时期:梵高画出心目中此物的样子,塞尚把物品元素打乱变形然后重组。塞尚之后,看不懂的作品陆续出现。马蒂斯,野兽派,借鉴剪纸,装饰。毕加索,立体主义代表,切开元素重组。康定斯基,抽象艺术,简化,组合线条色彩。伊夫克莱因,波普艺术,平涂色彩,没有五颜六色。安迪沃霍,波普艺术,印刷,没有绘画一幅作品。

看不懂的艺术作品,并不需要你去看懂,只需要你去感受就好。比如去到一片树林,有风吹来,叶子哗啦啦响,你抬头看向天空,细细碎碎的阳光洒下,你突然来了某种情绪。而这看不懂的作品,描述的就是这样的一种情绪。颜色,肌理,场景,带给人们的感官震撼,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内容。

10.当代艺术。达达艺术的代表人物杜尚,他拿了一个小便池,签上自己的名字,拿出来展示这所谓的作品,一片哗然。他这种带着恶搞和调侃的方式,带来的最直接的问题是“什么是艺术?”,改写了艺术的进程。人们开始认为“咬了一口的苹果”“裸奔”“杂技舞蹈”“某些疯狂的举动”等等都是艺术,艺术不一定是美丽的,艺术更主要的是表达一种精神,一种语言。后期开始出现各种流派“行为艺术”“偶发艺术”“大地艺术”等等等等。

于当事人来说,画画是自身思想的表达和倾泻。于历史来说,留下的都是具有时代特色的,一步步完善,变成一个体系,为后人更好的使用,也便于了解人的从前,了解最初的样子,和如何一点点发展至今的模样。

美术史简略下来就是,动物---神---人物---景物---表达主观精神。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