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志强: 从“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的一个审题角度说开去

谷志强: 从“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的一个审题角度说开去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图片发自App

第一句,明显带有积极意义倾向的词,“凌驾”,“游目驰怀”,“乐”。

第二句,明显带有明显积极意义倾向的词,“安”。

针对“凌驾”,下一句应该在相应的语句位置替换成一个同样与“凌驾”的意义等值的词,但是,下一句同样位置却用了“居住”,不带价值的倾向。

同样思路,上一句“游目驰怀”属于快意情感的价值倾向,而在下一句相应位置,却用“芳草华林”这个词,虽然“芳”有积极情感价值蕴含,但是,这个语词属于暗示出情感,不如上一句倾向明显。

还同样,第一句句尾是“乐”,第二句句尾是“色”,从字面看,“乐”比“色”更具价值倾向性。

虽然第二句有一个“安”字,对应的第一句第一个字是不带情感倾向的“立”,好似在积极意义上的情感倾向上胜过第一句,但是,凡是用“安”的地方,必定处境不咋地。

图片发自App

综上所述,第一句所处境遇是命题者所倾向的。第二句是命题者意识里普遍不想要的人的处境的。其实呢,命题者用心也未必狡猾,纵观上下两句中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都讲人生位置,第二个分句都讲人生境遇,第三个分句都涉及到人生遭遇,条理还是比较清晰的,有什么位置就有什么境遇,有什么境遇就有什么遭遇,换句话说,不同的人生位置,就有不同的人生境遇,不同的人生境遇,就有不同的人生遭遇,不变更的人生或者不矛盾的人生,就是人生的虚无和麻木。这该是命题人善良的惯常的命题意图,但是,我们宁可相信,在一对矛盾的设置中,命题者不经意地倾向了第一句。

那么,考生该从第二句切入,用力翻出新意才好,因为在人皆不取处,能翻出意义,文章当然会不错。

再有,所命题的上下两句,明显是人为设定了一个相互外在于对方的矛盾(说明:这是不符合矛盾这个概念的特征的,但暂且不论),叫学生在这种矛盾局面中运思,这似乎是考试惯用的伎俩了,但是,既然谈矛盾,矛盾双方就要处在同一个层次上,不然不能成为一对矛盾,也就是说,命题的两句话中的所用词的价值尺度和程度就要均衡,不能说第一句三个“好词”,第二句就一个“好词”,而且还是一个暗示给人们是属于身处逆境中怎么能仍旧快活的所谓的“好词”,这就失去了制造矛盾的前提。

图片发自App

从一个“安”与“凌驾”“游目驰怀”“乐”这三个词的不均衡用词意图的安排看,再从作文得分会高一些的入手角度(在第二句)上看,这个命题是纯粹掺杂意识形态机巧说教的命题。因为:

第一,你要选第二句(人生处境不顺)。

第二,在这种处境中,你要取什么态度(安)。

第三,第二句最后一个分句在暗示你☞既然在这种不顺的处境中你取“安”的积极态度,并且,在你这种处境中,你会像最后一个分句讲的那样,你会“井口小”☞眼界受限。那么,你该怎么做。也就是说,第三个分句是要求你在“如何做”上用力。

于是,意识形态说教就是☞你要安于现状,并努力让自己进步。

于是,卑劣的意识形态说教就是☞你要安于现状,并努力干活让自己进步。

图片发自App

第一句第三个分句,我们会发现,“云雾浓厚”,是无需去做什么的,用那三个快乐的词做保障,美美地等着云海消散呗。————云雾浓厚的境况是可以自然而然改变的,然而,身处谷底,井口的现实性,是不能等着它自然而然改变的。想方设法把第二句设计的意义丰富些,逼着你必须从第二句进去。你必须写出怎么做,才可以,而且,只要写出怎么做了,就能加几分。

综上所述,考生应该听从命题者的暗示,从第二句入手,因为,只能从第二句入手,才能翻出积极的人生,然后,老老实实地在低谷的命运处境中既“安”又“积极”起来。

图片发自Ap

如果要设计一个客观些的题目,那么,可以比对一下:

原题:

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居住木屋而知芳草花林之色,困于井口狭小。

修改后:

危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蔽于云雾浓厚。

安于山谷,雅居木屋而得舒心怡情之欢,困于井口狭小。

设计第二组,这才是准确的矛盾双方的样子。

不能故意不叫人在好的局面中快乐地生活,而且还暗示人,坏的境遇中才美妙。也就是说,在命题上就想方设法没叫你的境遇好起来,而且你还要心甘情愿,因为只有在不好的地方一头扎进去,你的分数才会高点。

但是,命题人没意识到,他的潜意识里的价值倾向已经把我们的后代固定在那不堪遭际中去了。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谷志强: 从“立于山顶,凌驾万物而得游目驰怀之乐”的一个审题角度说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