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少的东西,更好的生活

每天回家,打开房门的瞬间,总会有一股香气扑面而来。那香气或是来自前一天晚上现磨咖啡的余香,或是来自盛在一个小小瓶子里的植物精油——咖啡豆叫作巴西圣多斯,而精油叫作尤加利。单从名字就大致可以得知它们各自的出身:南美的雨林或是长满桉树的澳洲。但那就是关于它们身世的全部故事吗?我不能确定,我唯一能知道的只是我从一家我常常光顾的网店将它们买了回来,而它们在到达网店之前到底有过怎样的经历,我一无所知。

我们生活在一个制造业与物流都极其发达的时代,无论身处大都市一隅还是塞外小城的某个角落,我们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到一件可能来自另一座城市甚或是异域的商品。我们几乎以为这就是我们理所当然的生活,并且准备继续这样生活。但是美国安妮·雷纳德却叫住了我们,提醒我们不妨绕到这些商品以及它们所代表的某种生活背后,去追根溯源,然后或许就会明白并没有什么事是理所当然。安妮·雷纳德的追概溯源之旅就写在她的《东西的故事》一书里,为了探究这些“东西”的源头以及最终成为“东西”的过程,她跑了世界很多地方,每到一处都会不停地追问“为什么”。这一追问,就追出了大问题。
  
坦率地说,这是一本会让人感到愧疚的书。尽管我自认比大多数都市人更为节俭——作为一个深受选择障碍困扰的人,我常常在购物的时候难以做出最终的选择,如此,便将购物计划搁置了一季又一季,所谓节俭也正缘于这种难以取舍——但拿起书时,仍然不免对书自查,进而自省。
  
比如聚书。在所有过度消费行为中,聚书而不读也许是唯一一件不会让人产生愧疚感的行为。但是雷纳德却用数字告诉我们,每年有3000万棵树木被用来制造成图书,造纸工厂要消耗300~400吨的水才能生产出1吨的纸张,再往后,油墨的生产、图书的印刷、装订、配送、运输等多个环节还会产生氯、汞等毒物。当我读到它们的时候,我的书柜里正放着好几册几年前买了却一直连塑封都还没打开的新书。买下它们的时候,我以为我一定会在不远的未来的某一天将它们打开,在暖暖的午后伴着咖啡香享受阅读它们的乐趣。但是当我的兴趣迅速转移或者有其他更着急的事情要做时,这个看来并不难实现的读书计划就只好一拖再拖。就这样年复一年,书柜里那些放置数年也没能翻开的书便渐渐成了一段心事。而当读到雷纳德的书时,这段心事便又被翻了出来。我开始思考这样的购物行为是否妥当,尽管把钱花在买书上要比把钱花在购买太多包包或是鞋子上更让人有一种文化优越感。
  
既然图书的印制与销售是如此充满危险的污染之旅,那么阅读电子书呢?包括电子书在内的电子产品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捷,而频繁地更换新的电子产品对许多人来说则是一种爱好。“高科技”的名头将诸如“高端”、“高效”之类的美好词汇加诸这些产品,但在雷纳德看来,“高科技只是个幌子,只是用可见度不那么高的污染代替了很明显就能看到的污染而已”,而当我们随着她的笔走进电子产品的制造场所就会发现此言非虚。尽管我们都知道这些产品是在无尘环境中被制造出来的,但是正像作者直截了当指出的那样,所谓“无尘”,保护的是产品而不是工人,而无尘室事实上是所有高科技工厂的工作环境中污染最为严重的地方。除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之外,电子废弃物更是全球的噩梦,按照书中给出的数字,每年有500万至700万吨的电子产品被丢弃,而且电子废弃物的增长速度是其他城市垃圾的3倍。有毒的电子元件无疑构成了对我们生存环境的严重污染,而且这种污染不可能用某些人所声称的那样可以用更先进的科技来解决,因为它们一旦被制造出来便再也不会消失。
  
在这本书里,诸如此类的追问渗透于生活的各个细节。比如种植生产一件T恤所需的棉花,需要消耗969升水;要生产一杯早餐咖啡,就要消耗136升水用于种植、生产、包装、运输咖啡豆;生产一辆美国汽车需要使用相当于其重量50倍的水,这个量超过147631升……除了资源的大量消耗,还有污染。从便宜的PVC窗框,到物品的过度包装,我们之所以能如此生活,是因为其他人在为我们付出真正的代价,比如生产PVC的工人、工厂周边社区的居民以及环境将不得不承受包括剧毒二噁英在内的污染;又比如当富国(或富裕地区)向穷国(或贫困地区)倾倒有毒垃圾或者将高污染企业转嫁于此时,这些穷困地区的居民们则不得不在毒物的包围中生活。
  
但是这样的追根溯源并非想要让读者心生恐惧,在我看来,作者更想做的其实是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增长方式提出基于事实的诘问,她写道:

“我们直观地认为,所谓发展,就是要把事情做得更好。不幸的是,在多数情况下,发展指的都是朝着一个密集使用化石燃料、满载毒物、由消费驱动经济前进的过程”

换言之,作者着力批判和反思的正是这种依赖毒物的生产模式以及以过度生产、过度消费为特征的不惜任何代价的增长方式。尽管这是一个大问题,政府、企业、监管机构都有其各自的责任,但作为个人的我们,所能做的也并不只有观望与听之任之。比如我们可以减少电子产品的更新频率,而不去追求新一代产品带来的感官刺激与虚荣心的满足;我们还可以拒绝购买含有有害物质的产品,比如PVC塑料产品;又或者我们还可以变过度消费为适度消费,从而减少因我们的消费行为而产生的垃圾……事情虽小,但恰恰是如此的细节体现了一个真正的现代人的素质。无论如何,保护环境就是守护我们的未来,而“环保”二字,可以是一句口号,一项政策,或者是一种责任,但从个人来说,它可以简单到只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新发现》2014年第7期 作者:吴燕)

你可能感兴趣的:(更少的东西,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