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

文:薛善强

在这里照顾一下非收藏人员,再次介绍“铲地皮”是干什么的,“铲地皮”是古玩行的专业术语,是指自己不开店,专跑农村去收货,然后卖了挣点差价。


上回提到“铲地皮”这个活我是干过的,也有很多铲地皮的故事。记得有一次是因为别的事情去一个村庄,顺便铲了几下却铲出了东西,真是意外的收获。


记得大约是两年多前我的一个表姑姑去世了。我对这个表姑姑的印象都停留在小的时候,那时我奶奶还活着,每当刚过完春节表姑姑都会来看望我奶奶,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来都是哥哥开着一个拖拉机头把表姑姑送过来,有时候还在奶奶家住上两天,奶奶和表姑姑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我们这里是表姑姑的姥娘家,出殡的那天是要去的。早晨吃过饭,我和父母还有我大娘我哥就一起去了。走到那里进了灵棚祭拜完毕所有的亲戚朋友就在大街上等着吃中午饭。


我闲着没事,忽然想起兜里有一套五帝钱,不如把它作为“引子”顺便去“铲地皮”,我便拿在手中朝不远处几个“拉呱”的老太太走去,走到跟前我晃晃手中的铜钱说“大娘,家里有没有搁住的老物件”。猛然间她们没有什么反应,我继续说:“收各种老物件,制钱、银元、包袱钱,老盘子、老碗、老茶壶,老书、老画、老票子,老撑杆子,老算盘,银簪子,帽花子,铜扣子,烟袋嘴,烟袋锅”。


这时一个老太太说:“我家里有一个老算盘你看看能要吗”?我便跟着去了,来到一个农家小院,老太太从“配房”里找出一个算盘,我一看是柴木的,缺失也很多,我说:“这种不值钱,再找找还有别的吗”?老太太便去堂屋好一个找,拿出了一个顺治,一个康熙,两个乾隆,一小节五铢筒子。我说:“没有很值钱的,这些给您30吧”!老太太说:“再加10块,就卖给你”。就这样第一泡买卖就顺利成交,根据以往的经验第一泡买卖顺利,之后还会买到东西。


然后在村里继续转,在农村喜欢那种青砖的老房子,历尽沧桑而又透着神秘,老是想象房子的主人会有很多古董。当我走到一片老房子的地方,我便扯开嗓子喊我那一套说词,喊了几遍,一个老大爷推门出来给我摆手,我便快步走去随老大爷进了院里,这时一个老老大娘从堂屋里走来,手里拿了几个铜钱,我接过来看,一个咸丰宝源当十,品相不怎么好,边的周围有许多磕碰,一个顺治品相也不好,两个康熙品相还可以,我说:“有两个品相不太好一共35吧”!老大爷说:“给50吧!多少给涨点”。第二泡买卖又顺利成交了。(后来回家对了对泉普才知道有个康熙临还是个小版别)。


出了院门走在街上刚喊了两嗓子一个中年老汉出来说:“你等会,我去找找”。不一会便出来了,手里拿了一把,都用书纸分别包着,大的放一起,小的放一起,看来放的比较仔细。打开里面有三个咸丰当十,分别是宝源局,宝苏局,宝泉局我又顺便挑了两个顺治(剩下的乾隆道光嘉庆都没要)。拿在手上一共5个,我说:“大爷,这些一共给80块钱”。大爷说:“少点,我以前也上过价,也有人给80,你要是想要最少也得给我一百”。我暗自庆幸100这个价格正好,身上也没零钱了,全是100的,我便拿出一张来给大爷说:“给您100,你还用去代销店看看钱吗?”他看了看说:“不用,是真的”。我说:“钱错不了,给恁庄上有亲戚,我今天来吊纸的”。大爷说:“过世的这个人她姥娘家是薛庄的”。我说:“我就是薛庄的”。他显得有些热情了“你喝水呗给你倒点”。我说:“不喝,别忙乎了大爷,一会该去吃饭了,走了”。


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么短的时间能收到这么多的东西,又成交的这么顺利,我不相信着是一个巧合,我更多的相信是姑姑在暗中的保佑着。这时我脑海里浮现出小时候的场景,还有那姑姑疼爱我的眼神。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5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6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7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8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9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0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3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_第14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铲地皮的那些事(续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