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来自知新共学老译友雪莉。
很早之前听她说求职过程中的各种艰辛,据说是犯了应届生就业能犯的所有错误。
正好马上就要迎来新一轮的毕业季和就业季,
邀请她记录下这一路踩过的坑,希望对即将迈入劳动大军的你,有所帮助。
感谢雪莉。
12月19日,我把鉴证后的三方协议送到单位。至此,我挣扎的二次就业总算画下个圆满的句点。回想起来,这真是充满伏伏起伏伏伏伏起的旅途,基本犯了应届生就业所有可以犯的错,应Ivy姐之约,和大家分享一下。
「始料未及的落选,没有任何Plan B」
我是2017年6月毕的业,读的是十八线二本的英语师范。其实早在大二我就已经有心仪的单位并且在那有过实习经历,一门心思想去那间学校(暂且称为单位A吧),每次实习也很顺利,我特别自信,所以也从未想过万一失败要怎么办。
2016年10月,我最后一次到单位A实习,一切正常,直到最后考核我发现自己落选了。我没有准备任何Plan B,意味着我去年秋招之前没有进行任何求职准备,而10至12月正是珠三角地区好单位冒头的时候。我从单位A回来,大概是11月的时候,觉得自己就像失恋了一样,度过了一个月的低迷期。
「稀里糊涂签下三方协议」
快12月时我终于开始投入求职。因为完全错过公招复习期,我把重心放在私立学校。好在不久后校招宣讲会蜂拥而至,我很快就通过了一间的面试,且称单位B。面试通过接下来便是签约,签了一年。我不太了解其他行业,但是学校(单位,无论公私立)与应届生签的多半是三方协议,至少我和朋友遇到的都是如此。这个时候我犯了一个很低级的错误:
签约的时候我没有处于一个冷静的心理状态,没有了解市场行情,更没有认真去问与我切身利益相关的合同款项。我草率地签了自己的第一张三方协议,入职后才了解到单位B只给我买了社保,其他四险都不包,住房公积金似乎还要工作满一年才会交。
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在这里呆不久,加上后来又有一间更好的单位C愿意给我offer,2017年7月份工作一学期后我辞职了。
「违约带来的时间成本」
就是在签单位C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我的身份非常尴尬:
我是一个没有三方协议可以给单位签的应届生。
尽管我和单位B经过友好协商解除了原来的协议,但我依旧属于违约。违约这个问题,很多人都知道可能会有经济上的损失,但是对应届生而言有样东西比经济损失更可怕——那就是时间成本。7月份,我向毕业院校申请重新开具三方协议。原则上,我这时只需要申请新的三方协议,然后和新单位重新签署三方协议便完事了。但我没想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
简单地说,学院不愿意批我的申请,没有三方协议就没有学校愿意签我。九月的开学季很快就到了,学院仍旧不愿意批准我的申请,单位C给我的offer就这样过期了。
「石沉大海的简历」
这个时候我虽名义上仍是应届生,但校招的用人单位多数仍青睐18届(2018年6月才毕业的)应届生,加之错过了暂缓就业的申请时效,很多好地方的公招我连报名资格都没有(珠三角教师公招基本只面向当届毕业生与上届、上上届申请了暂缓就业的毕业生)。
接下来就是三个月漫长的投简历——面试——面试fail——继续投简历的过程。我也记不清自己投了多少间单位了,大概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单位能接到面试通知,然后全部都止步一面。
在和毕业院校谈了无数次之后,十月中旬学院终于批准了我的申请,拿到新的三方协议已是将近11月的事。虽然很晚,但我开始审视自己求职以来遇到的问题:
经验不足——看更多的观摩课视频,模仿前辈的教态,总结值得借鉴的教学活动;
面试紧张——对必要环节进行反复模拟,把稿子弄熟,对镜观察自己的神态看是否自然大方,学会微笑;
接到面试通知太少——可能是简历出了问题,再精心打磨突出闪光点……
「填坑之路,终得圆满」
凭着新简历,我在12月中旬接到了单位D的面试电话,提前一晚就奔到了当地。面试当天也是很幸运,在见到面试领导之前我先见到了另一位面试者,我们聊了起来,很快我就放松了。面试的时候也明显感到不那么紧张了,发挥很正常,把准备好的亮点有条不紊呈现给了领导看,面试后就接到了签约通知。
啰啰嗦嗦到现在,与其说是“经验贴”,不如说是“心路历程”。在心理接近崩溃的情况下,我还有家人朋友可以依靠,共学社也成为我忘却现实的小天地。那在最后,我再多说几条血泪总结吧。
无论求职时多有自信,一定要准备plan B。
多打磨简历,可以给嘴毒的盆友找bug。
准备教师公招的同学建议在大四前那个暑假开始准备,教综真的又厚又难看。
不是确定就是这个单位的前提下,千万不要随便签三方协议。不要想着骑驴找马,以为违约赔钱就行,时间成本更为宝贵。
签三方协议之前一定要问清楚待遇福利,不要怕会影响用人单位对你的看法,这本来就是双方筛选的事。
对镜练稿真的有帮助。
多多自省。
精进唯勤。你自己做了多充分的准备,对方是能够看到的。紧张说明你自己知道做的还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