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当当2016-2020年度影响力作家,其代表作为《刻意学习》、《持续行动》。在七月初,我开始阅读《持续行动》这本书,一来呢,我想给我下半年的读书计划加加油打打气,二来呢,近些天一直有些迷茫,希望能从书中找到一些答案。
这本书呢,作者以时间为量度,分别以10天、100天、1000天这三个时间段,对我们在持续行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和情绪上的问题,给出了很好的解答。除此之外,针对一些比较热门的问题,作者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并将其融合在持续行动的理念当中。总的来说,全书中有很多理念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了。也只有经历过这些事情的人,才能写出自己当时真实的感触和感受。接下来,我将按照书中框架作为小标题,针对书中的理念,谈谈自己的观点。
往往我们做出决定后,在开始的前十天,我们的内心充满着矛盾。我们总是很在意开始的仪式感。比如健身,我要在淘宝上买好水瓶,健身衣服,鞋子,手套,背包等等。等到这些装备都到齐的时候,前十天已经过去了一半了。这时候你还有五天前做出计划时的激情和兴奋感吗?我恐怕很难去保持,要不然为什么我大学四年一直打算去健身,而每次都是装备买来了就进了衣柜,而且没有第二次拿来的机会了。当然,我在行动力方面的确不太行。为了加强这一方面,我从下决定健身后的第二天,就来到了健身房,开始跑步。
其实我也纠结,要不要现在去,原因是我的水杯,健身穿的衣服(之前的放家了)和跑步鞋都是刚刚下的单,预计三天左右才能到我手上。如果现在去的话,需要每次买两瓶水,穿的不太舒服的鞋和通透性不算好的衣服,这样看的话,还真的挺麻烦的。但是我想做出些改变。以前的思维方式造就了现在的我,如果我想要去改变,就必须改变思维方式。
先去行动,缺什么补什么。器械不会用?健身知识不懂?装备不齐?这些都不是问题。我们不懂器械,那我们先去跑步,休息时去询问教练和其他人。
大概坚持了2个月半,瘦了大概18斤,这是我也没有想到的事情。其实除了体重的变化,更重要的是思维的转变,以及思维转变后带给我自身的改变。
过去的你,成就了现在的你,现在你,正在塑造未来的你。
我希望如果你也像我一样(我也在尝试改变),有许多想做的事情,迟迟没有开始,那么就试试先开始再去完备,不要去追求什么开始的仪式感,难道你不觉得仅仅是开始的仪式感和对完成计划后自我想象的满足感,就足以让你兴奋,而不用需要从行动中去获取这种兴奋感。
道理你也许都明白,但是就是没有改变?为什么?因为这个道理不是你总结来的,他只是你记忆中由几个汉字组成了一句话而已。怎么才是属于你的,亲身体验。只有你亲身经历了,才能才行动中体会它,不信,你试试呗。
下半年,我开始了新的计划,一年30本书,10天一本书。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但是在坚持的过程中,我会去记录,总结哪些想法和事物使我容易去放弃这件事情,哪些想法和事物会使我去坚定的做这件事情。
在这个时期,其实兴趣已经没有刚开始的前十几二十天那么强烈了。但是,我们会在这个时期,进步飞速。我对吉他感兴趣,在大学期间,我报了一个基础班,时间是一个学期,大概12节课。每周一节课,老师从教我们认识认识吉他,到最后吉他和弦弹唱。其实每次课都能够感受到自己有在明显的进步(当然也少不了课后认真完成老师作业),特别是最后自己能够弹唱几首简单的歌曲,其满足感和自豪感别提有多强烈了。那时候感觉自己很厉害,就已经有有点自负了,就有种吉他也不过如此,很简单嘛。
过了许久,有些时间没有练琴的我,会想起这件事,有了新的感悟。在学习吉他的那将近100天时间里,我进步很快,训练的反馈也非常即时,我在练习-反馈-练习-反馈的循环中不断进步着。到课程结束后,我认为自己很厉害。但是到现在,我的水平几乎没有变化,甚至由于长时间没练琴,水平还下降了不少。
这个快速成长期,真的很“妖”。他能够让你在短期努力下,快速的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 但是一但过了这个快速成长期,迎来的就是慢反馈时期,这个时期常常不能及时地给到你行动地反馈,再加上快速成长期地快反馈地对比,让你一度产生自我怀疑。在这个时期我们很容易去放弃,也就是我们常见到的那个挖矿图,每一个矿道都不深。
怎么办?在线等答案!
坚持,想尽适合自己的办法,去坚持行动下去,同时做好无反馈的准备,因为我们要进入了第三阶段。
这一阶段书中称为竞争壁垒期,也就是建立自己真本领,和别人拉开距离的阶段。我有没有经历过这个阶段?没有,但是我正在经历。作为一名机器学习方向的研究生,我想在这个行业做出些成就,就必须不断地去学习相关知识。1000天恰好是3年,也就是从研一到研三毕业。从开始正式学习到现在,也有将近1年了,算是已经刚刚进入壁垒形成期。其实现在依旧能够回想起,在快速成长期,使用数据训练出模型的兴奋感。本书作者经过了第三个阶段的写作期,最终先后出版了刻意学习、持续行动这两本书。
常常看到公众号推送各种机器学习方面的文章,有积极的,有消极的。为了避免情绪波动,我有一段时间是屏蔽了这些公众号的,拿着技术书和博客,慢慢的啃算法。因为我知道,无论2年后人工智能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些基础的知识,能力,我们无论如何都不能或缺。我相信我现在所想的和所做的。
这个时期跨度之长,也意味着,我们很可能会在这个时期放弃。我们都擅长给自己找借口,安慰自己没关系,被迫的。
那如何最大程度去坚持下去呢?除了信仰,我们要做的是不贪心。
你在读完一篇文章或者一本书后,深受文章中的角色的鼓舞,立志要去做一个全能的爸爸、儿子、员工、研究员等等。我们会制定很多目标,早上5点起床跑步,中午睡觉前看书半小时,晚上两个小时练吉他。我们把自己安排的满满的,渴望在这样的安排下,塑造一个“完美”的自己。结果我就不用说了,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坚持下去,甚至连第二阶段都还没有经历。
认清自我,从坚持一件事开始!
我们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有毅力,真的!
想要改变,有上进心都是好事情,但是我们应该降低实施标准,先只要求做一件事情。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你想要做出一些改变的时候,一开始你周围的环境在处处跟你作对。拿书中的一个例子举例吧,书中有个例子说到,在作者的读书会中,有一个会员,他呢,打算开始利用中午吃完饭那半个小时去读一本心理学的书。往常这个时间都是和同事聊聊八卦和随便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当他开始的第一天,周围人投来的异样的目光,也都很感兴趣的过来翻了翻书名,《心理学的自我修养》,“不错,好好学,以后有心里问题找你了,哈哈!” ;”学心理学的人都特别恐怖,心里都多少有些问题“。有些人呢,则默不作声,其实在胡思乱想。在这位读者开始行动前,大家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慢慢你,你开始与众不同了,于是,这个平衡也变得不平衡了。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无非就两种情况,你们改变我或者我改变你们。在大家的”冷嘲热讽“下,你逐渐放弃了自己想做的事情,为了融入大家,你开始回归从前。无论大家如何看,你坚持自己,慢慢的,大家也逐渐熟悉了现在的你,有些人甚至在你的影响下也开始学习新的东西,新的平衡也在慢慢建立起来。
改变初期一定会有阻力,对付阻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持续行动,时间会解决一切。
这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就是作者将持续行动这个过程分成了几个阶段,每个阶段我们会出现什么问题。在作者思维的影响下,我对持续行动有了许多新的理解,也反思了许多自己以前的行为举止。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改变,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