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导》|爱情路上的选择,该听还是不听?

和两位舍友约法三章:每周阅读一本书,约定时间分享读后感。《劝导》是我约定后看得第一本书,我非常庆幸与她们共行读书的计划,我想如果自己一个人闷头看得话,也许过程中有读不懂的地方,也不会求助浏览器,更不会做个标记然后第二遍的回读思考,可见效果和执行力都难于使自己满意。

《劝导》一文不仅描写了安妮与温特沃斯八年半期间的曲折多磨与忠贞不渝的爱情故事,而且投射了作者简.奥斯汀对当时腐败没落的贵族阶级进行强烈无情的讽刺和批判。

盖上书本,静观我们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和事,总会多多少少隐藏着我们记忆中熟悉抑或隐约的影子。

在爱情路上,有多少人能做到选我所爱,爱我所选呢?

《劝导》中安妮无论在性情、举止、品行中都是我们典称的优秀女性模范,她温柔娴静,兴致高雅,美丽大方;温特沃斯是一位出类拔萃,才华横溢,阳光朝气的海军水手。优秀如此相当的两个人,从相逢到逐渐结识到迅速陷入热恋。

美好时光总是转瞬即逝,订婚未开始,离婚便结束。

虚荣心狂妄的父亲大人沃尔特爵士认为这是一件极其不体面的烟缘,温特沃斯除了人品没问题外却别无其长处,毫无发家致富的希望,所以以一种异常沉默的方式给予否决票;安妮又得不到姐姐伊丽莎白好言好色的安慰和舒服的建议;更令安妮内心撕裂的痛是教母兼好朋友的拉塞尔夫人坚定不移,满钵深情地劝导,不忍心让十九岁的安妮就这么葬送自己青春且又不能给予稳当安康生活的陌生人温特沃斯。

一句话说:“人要是喜欢什么,找起理由来还真够快当的”,可是这时候的安妮又怎能快当、自私地找理由呢?主要为他好成为她忍痛断舍离所带来的最大安慰。

这一离就是七八年,曲曲折折,绕绕弯弯还是相逢一起,一起走完剩下的一段坚贞不渝的浪漫爱情。

我在想如果安妮当初不听别人的劝导,义无反顾,固执己见地与温特沃斯订下婚约,未必余生过得阳光灿烂;但如果七八年之后两个人未必能够再次相见,彼此再也找不到如此般配的灵魂伴侣,这岂不是一场长痛的马拉松赛。

我很赞赏安妮跟温特沃斯在后来说的一番话,请记住他们那样的劝导我是为了谨慎起见,不想让自己担当风险,当初的服从是服从一种义务,而且强烈的责任感是女人一份不坏的嫁妆。

旁观自己身边的人,左邻右舍曾经议论纷纷着:某家的女儿不听家人的劝导,跟着男朋友走了,结婚生子,家公家婆待她怎么不好的,后来非常后悔;还有自己的一个发小,她觉得男方各方面都可以,两人也相爱彼此,可是家人不同意,因为他们不在同一省份。我们乡下有句俗话说:“女儿嫁到外省,就等于没生”。她最终还是忍痛分离,听取了家人的劝导。

每一句好心劝导未必见好抑或不好,但自己能谨慎理智地思考、分析,给自己买一份安心的保险,它便是我们女同胞们一份不坏的嫁妆。


你可能感兴趣的:(《劝导》|爱情路上的选择,该听还是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