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知识付费时代的“牺牲品”

2016年可以说知识付费的爆发期,之前我们在网上看到很多的网红,但基本上是娱乐性质的,2016年突然发现身边多了很多知识性的IP,各种大咖,超级知识型的,积极向上,学习分享者,以及各种学习社群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着。

突然会发现好像大家都在探讨8小时以外决定着人生的高度,下班不参加一两个社群就与社会脱节了、就被这个时代抛弃了。

于是乎,很多人开始模仿和学习超级知识型的IP,开自己的公众号,写,开专栏,每日更新·····付费参加各种社群,并且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个体崛起,实现自由职业的目标。

当然这些事很不错的,而且也能获得很多东西,但是我想说,我们在做这些事时一定要避免成为知识付费时代的“牺牲品”。

市面上所谓的帮助你提高的很多培训,目的其实就是让你成为买单的粉丝,当然他们会带来很多有用的东西,但如何真正从中学到东西,真正达到强大的个人实力呢,我觉得应该有以下几个方面我们是可以做到的。


1、全身心的投入,积极的参与才会让你收获满满。

很多时候我们参加一个社区,一个打卡群,一个学习微信群,刚开始热情高涨,但过两天就会激情消退,再过两个礼拜基本都不会去看那个社群或者微信群了。但当看到一个新的群时又开始充满兴趣了,但是过几天又变成了第一种情况,于是,微信里面就会有无数个闪着红点的群但都没有发挥好大的作用。同样是一个群的,有得朋友全身心参与了,每天都按照相应的规则打卡,月度总结,积极帮助其他朋友总结,半年后,你会发现他成为这个群的核心成员,技能也掌握很多,人脉也扩大了很多,关键是最初的目标他达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也许那个最初没有你口才好,思维逻辑清晰,组织能力强的他却在这个小小的微信群内超过了你。这一切都源于他的参与感强于你,因为积极参与,他获得了更多别人看不上的机会;他从看似简单、枯燥的服务社群的工作中巩固了知识,熟练了技能;他从简单的群管理中认识更多的人,也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他。所以他的一篇文章能在瞬间达到成百上千的阅读量(那个正是你苦苦在思考和追寻的)。这也应了吃亏是福,付出总有收获,因为全情参与,他获得远远超越付出的回报。

2、真正的知识在书中,这个时代不缺知识的搬运工,但缺少独立思考的智者

人都有一个毛病——懒,喜欢去听别人的讲的东西,总不愿意自己去发现和探索,咀嚼着别人嚼剩下的残羹冷炙,还兴高采烈地双手奉上自己的俸禄,我们看到很多所谓的知识型媒体,超级大咖的分享,各种大号的日更,很多时候其实就是搬运书籍中的知识,稍微好一点都的还加一些自己的感悟或者理解,但大部分其实是直接照搬别人的理念和观点,关键是有些根本不会告诉你这些知识点的出处,总给别人一种是他原创的感觉。其这些当然可以听,但不要沉迷其中,始终记住书籍才是正在的知识来源,多看些书,少当吃瓜群众,多一些自己的独立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听见一个新的观点总觉得他们说的很对,很有道理,其实是因为我们看得太少了。就更一个偏远农村的孩子到城里了,看见所有的东西都感兴趣,因为对于他来说的确如此。但是看书不会让你人云亦云,读书会让我们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多读好书)切记一定多看书,在没有辨识能力之前不要被各种大咖,红人的论断忽悠。

3、捂紧自己的腰包,不要被忽悠

虽然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让个体展现自己成为可能,越来越多的“牛人”通过互联网的平台传播自己的品牌,开发自己的课程,做自己的分享,但他们都要收费,即使现在免费,未来也一定要收费。
这是一个消费粉丝的时代,仔细看看,很多大的IP,红人,都在做一件事,一群自己的粉丝被消费几番后,就开始“抱团取暖”,组成各种队伍互相站台,包括很多网络平台也开始搞串门了,他们知道,原来舍得花钱的那一群粉丝,是有意愿和实习消费的,但一个产品对同一人群,需求总会有饱和,如果抱团取暖,一定会产生1+1大于2的效果。很多时候他们会鼓吹是为你服务,会让你改变自己,其实真正有多少会真正关心你是否提升,是否改变呢?他们关心的是你是否转发了(当义务宣传员),是否再次掏腰包·······你被忽悠进他们的“圈子”(其实你永远也不会融入那个圈子,因为那里是有身份识别的)最多让你感觉是被关照了。是的这里面的确能学到一定的东西(反正积极上进的人随便在哪里都能学到东西的),但更多的人是当了,被卖了还替别人数钱的角色。所以在做这些决定时一定要擦亮双眼,警惕被消费。

还是那句话,多买书,多看书。这些问题都能解决,不做知识付费时代的“牺牲品”从多看书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做知识付费时代的“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