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西洋贾舶日纷驰,风俗欧洲认往时;广得新诗当小记,瀛壖闻见愈惊奇。(老上海竹枝词)
清末民初的上海滩,华洋杂处、熙来攘往。
美租界虹口的乍浦路上,有一家日式的料理店。靠窗口的卡座中,三个压抑不住兴奋神情的青年人,正在热烈地交谈,眉飞色舞、溢于言表。
老成持重者名乌始光,浙江宁波人,时年约28岁。娃娃脸的是刘季芳(后改名为刘海栗),江苏武进(常州)人、年仅17岁。二人是上海背景画传习所(周湘画室)的画友。另一个西装革履的叫汪亚尘,浙江杭州人,年方20岁。他正在上海青年会夜校学画,老师是张聿光。
三人趣味相投、志同道合,遂拜为莫逆之交。
他们商量啥呢?
原来,他们筹划创办一所新式的美术学校。类似的聚餐讨论已有多次,还邀请了张聿光、丁悚、杨柳桥和夏健康等人加盟。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资金已有乌始光一千块银圆和刘海栗三千块银圆(刘家是开钱庄的)。有钱才能任性,众人一致推举乌始光任校长、刘海栗为副校长、丁悚任教务主任。
万事俱备、只欠场地。
此刻,刘海栗抬眼朝窗外一瞥,街对面的墙壁上,贴着一张招租的广告,连忙跑过去察看。房间正适合,租金也便宜,当场赁定了。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初生牛犊不怕虎。1913年1月,《申报》上出现了一幅广告:上海美术院招生,院长乌始光,校址虹口乍浦路8号。
“老上海美专”诞生了。
他们在报纸上发表了宣言:第一,我们要发展东方固有的艺术,研究西方艺术的蕴奥;第二,我们要在惨酷无情、干燥枯寂的社会里尽宣传艺术的责任…;第三,我们原本没有什么学问,我们却自信有这样的研究和宣传的诚心。
1915年1月,毛头小子刘海栗接任校长,学校改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迁至白云观(现西林横路100弄8号)的左边,其右邻是江苏省教育会,留下了一张珍贵的校址照片。
1923年7月,正式定名为“上海美术专门学校”,由教育部批准立案。经过多年来的数次迁徙、人事变动,美专终于走上了正轨。
同年,斥资购买了永锡堂2亩地皮和部分房产。永锡堂属浙绍公所的一间天主教堂,位于菜市路(现顺昌路)与神父路(现永年路)交界处。新校址陆续建成了楼房二幢。
一幢名为“海天斋”,有油画大教室6间,办公用房及男生宿舍52间,二楼画室的窗户离地面高2.2米,以控制光线进入室内的角度。三楼的是展览厅,命名“存天阁”。这里是一个挑高6.5米的尖顶阁楼,南面横排的玻璃窗可以全部打开。
另一幢名为“海涵斋”,有教室及女生宿舍50余间。三楼辟为活动场所,称之“观海阁”。1932年,学校又购买了邻近的两层楼房11幢,用途为图书馆、食堂及教职工宿舍等,起名为“海客斋“。
当时的打浦桥、菜市路到复兴公园一带,地处法租界与华界交汇处,三教九流、良莠不齐。自老上海美专定居后,各类画室及美术沙龙等纷纷来周围落户。
如新华艺专、昌明美校、天马会、中国画会、艺苑绘画研究所……等等,使清末的上海美术区域,由老城厢豫园逐步向西转移,形成了民国时期美术教育、创作和展示的活动中心。
美专首创了现代美术教育的许多举措。
一是录取女生、男女同校;二是组织旅行写生、师法自然:三是开设裸体模特儿写生课、公开展览人体作品;四是出版了中国第一本专业性的《美术》杂志。
很多著名的艺术家都在美专执过教。
如潘天寿、李毅士、黄宾虹、吕风子、丰子恺、关良、程抱一、张光宇和庞薰琹等。同时,学校也培养了一大批顶尖的人才,如程十发、许幸之、倪贻德、潘玉良、王琦、莫朴、陈秋草和朱屺瞻等人。
私立的美专,能够在激烈竞争中脱颕而出,成为引人瞩目、众望所归的艺术高地,有二个最重要的因素。
其一,彼时的上海滩,是远东最大的都市与开放的港口,繁华喧嚣、纸迷金醉。来自西方的新思潮,与本土的观念交叉碰撞,使社会中充满了蓬勃的萌动和活力。
租界的存在,产生了某种缝隙效应。无论国内外如何动乱、纷争,租界都处于中立状态,烽烟不起、锋镝不鸣。
这道缝隙成了当局管理的薄弱地带,不仅使五行八作、鱼龙混杂的群体有一个避风港,也给予美专的办学活动,提供一个不受干扰的空间。
其二,学校初创时,资金缺乏、捉襟见肘;生源稀少、困难重重。小伙伴们见势不妙,一个个脚板抹油、溜之大吉。
沦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刘海栗凭籍对美术亊业的执着与热爱,苦心经营、始终不渝,一步一个脚印,让美专走向了辉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亦百炼成钢、凤凰涅磐,终成中国美术史上的名师。
刘海栗的人品,来了一次成功的大爆发。
他高擎“闳约深美”的旗帜,宽容大度、不拘一格,美专也形成了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文化精神。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院系调整,美专被迫迁出上海,与苏州美专和山东大学艺术系合并,称为华东艺术专科学校,校址设在江苏无锡。后搬到南京,改为南京艺术学院。
“老上海美专”消失了。
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第一所美术学校,引进西方先进的教育观念,改变了自古以来的师徒传承制,为社会培养了大量的艺术人才。
老上海美专,不仅是海派文化的典型代表,也是十里洋场一份宝贵的历史遗产。
2001年,在美专遗址的墙内发现了一块石碑,以略带魏碑的字体记载着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新制第二届毕业生的姓名、共33人。
题头以篆体刻下了四个大字:“雪泥鸿爪”。
正是:通商万国恍云屯,嗜欲悬殊且莫论;聊记见闻供一噱,留他海上泥雪痕。(老上海竹枝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