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6我在悦读】6377-萨摩
6月第16次打卡
书名:《当我遇见一个人:母婴关系决定孩子的一切关系》
作者:李雪
篇目:父母的回应类型
摘录:
1. 语言是奇妙的东西,父母的回应反映了教育方式的选择,更反映了亲子关系的质量。
2. 共振互动型是最理想的情况。母亲以婴儿的感受为中心,与婴儿共振,给予积极的回应与关注。这样幸运的孩子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是确认孩子的感受。
3. 以母亲为中心型。在这种关系中,婴儿好像是母亲的玩具,怎么逗怎么反应,得跟母亲喜欢的方式一样,才符合母亲的需要。只有母亲才可以是行为的发起者,婴儿要按照母亲的预期来回应,这就是“假自我”形成的基础——婴儿自己的感受长期被忽视,从而主动压抑自我,学会一套取悦母亲的方法,与母亲建立一种“没有自我”的关系。这样的母亲需要孩子成为附属品,通常会打压孩子的自主性,把他正常的独立发展趋势当成病态行为,比如抱怨青春期的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可心了”,“一回家就关起门,有心里话也不告诉我了”。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可能有良好的社会功能,可以适应社会,但却无法融入社会。貌似完整的自我实际上只是核心空虚的“假自我”,它可以是索取的、付出的、被人赞的、讨人厌的,但无论怎样,都无法和人产生真正的关系。对于“假自我”严重的人而言,建立关系常常意味着自身能量的损耗。因为一旦进入关系,他就要围绕着别人的期望转,焦虑别人如何看自己、是否喜欢自己,然后打起精神来表现出让别人喜欢的样子,即“好我”,而压抑让别人讨厌的样子,即“坏我”。值得注意的是,他所认为的别人的期望经常都只是自己的投射,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期望;而“好我”和“坏我”也来自于自己童年时期父母的喜好,别人不一定真的有此喜好,所以即使“假自我”再努力,也无法获得真正亲密的关系,反而经常弄巧成拙。这一点在两性关系中表现得更加明显。
4. 无关反应型。孩子抓到一只蚂蚱,兴奋地拿给妈妈看。妈妈说“你的手好脏,快去洗手”,那么她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若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的无反应,就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话说就是“存在性焦虑”。这样的孩子,自我无法聚形,连稳定的“假自我”都难以形成,经常处在不存在的痛苦当中,那是一种比死亡还可怕的感觉,我们通常称为“被抛弃创伤”。并非只有离开孩子才是抛弃,“人在心不在”的妈妈也会让孩子体验到可怕的被抛弃感。在这样的孩子中,有一部分人会发展成令心理医生都觉得棘手的边缘型人格。
5. 情感逆转型。情感逆转型的人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反人类情感。所谓“反人类情感”,就是与正常人的情感反应相悖。这样的母亲似乎专门和孩子的真实感受过不去,总忍不住要逆转孩子的情感。反人类情感的人,因为自己对获得爱和美好已经绝望,所以一旦看到别人心中升起爱、兴趣和希望,就会冲上去扼杀,把美好的气氛逆转成阴暗、绝望的气息,一起拖进坟墓。
复述和关联:
作者李雪将亲子的互动类型分为四种:共振互动性、以母亲为中心型、无关反应型、情感逆转型。
1. 共振互动型中,母亲认可婴儿的情绪和感受,给予婴儿积极地关注和回应。这种类型的孩子成人之后,很容易在人际互动中调动自己的同理心,与他人建立亲密的关系。美妙的爱情,也正是这种人际互动的感觉。
我做过一次浅层的催眠和冥想,记忆回到了我儿时最初的一个记忆片段。画面中,刚刚学会坐立的我,我猜大概是六个月的样子。妈妈一边给我穿毛衣,一边在和我玩儿藏猫猫。她透过衣服的领口,朝这头的我忘来,我被逗得咯咯笑,她也积极地回应着我。想来我如今待人真诚的个性也和这最初的记忆有斩不断的联系。
2. 以母亲为中心型,婴儿需要压抑自我,以母亲的感受为中心,取悦母亲,从而形成“假自我“。这种类型的孩子成人之后,容易将自己对“坏我”的印象投射在他人身上,焦虑别人会如何看待自己,尽力表现出别人喜欢的样子,从而无法与他人产生真正地关系。
这种类型中,婴儿好比母亲的玩具和附属品。一个较为极端的例子是,高兴时,母亲来逗弄一番孩子。一旦玩腻了,就丢给其他人去照顾孩子。成人常开玩笑说,“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好玩”,原因是除了享受各种可爱的瞬间之外,旁观者根本不用负责孩子的吃喝拉撒等细枝末节的部分。而这种母亲用身体力行的方式在自家孩子身上实践了这一方法。
这样的孩子在被养育的过程中,为了赢得和母亲更多的亲密时光,会表现出“听话乖巧”的一面,久而久之,成人之后就容易形成上述的“假自我”,将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好恶作为衡量自我价值的重大标准。
3.无关反应型,母亲对孩子的反应和孩子所关注的内容完全不相关,或是不作出反应。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存在性焦虑“,对人生产生虚无感,极端的可能会发展成“边缘型人格”。
我妈有的时候也会做出这种反应,比如我给她买条项链作为母亲节的礼物。我妈在从我这里打听到价格之后,第一个反应就是“贵巴巴的,买这做什么”。价值多少和项链本身是没有直接关系的,只是社会和时常赋予它的一种等价交换的筹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个反应就算的上是一种无关反应(当然,也有中国人独有的不善于表达情感的成分在发生作用)。
我还记得曾在一个初夏的日子里,我带孩子们去户外活动。看到草地上生长出了许多黄色的小雏菊一样的野花。于是棒棒兴致勃勃地去采了几多黄色的花和花茎上的叶子,小心翼翼地拿到我的面前说,“这是我送给妈妈的礼物,你帮我收好”。毫无疑问,最终我记得在放学时把这束花再递给棒棒时,这束花已经难逃在我口袋里干枯的结果了。试想,如果孩子最终把这束干枯的花送给前来接他的妈妈,然而只换来妈妈一句“脏兮兮的,快去扔掉,洗洗手我们回家”的评价的话,这种无关的反应只会让爱心碎成一地玻璃渣。
4. 情感逆转型的人表现出反人类情感,即不同于正常人的情感。这种类型中的母亲因为对自己获得爱和美好的念头已然绝望,因而总会想要扭转孩子的情感,扼杀孩子的爱和希望,取而代之以阴暗和绝望。
我曾今听到过,丈夫在外有外遇,好不容易回到家中和孩子亲昵一番。妻子气不过,当着丈夫的面,拉着孩子就走。一边走还一边说,“你爸就是个畜生,他很脏,离他远点儿。”长此以往,孩子的伦理亲情被漠视,每一次生出的希望之火都被浇灭。最终孩子可能会形成这样一种行为模式:自我否定自然生发出的各种情绪和希望,从而沦为一个情感淡漠、了无生气的“活死人”。
这种分类方式让我想到了Ainsworth的四类依恋关系: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依恋、反抗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后三类统称为不安全型依恋。
无论是怎样的分类方式,其实都在揭示这样一个问题,早期的亲子关系最终会外化为孩子成年之后的外在人际关系的类型。诚然,后天的自我觉察也会改变这种模式,但我希望,我们的父母能在生命的最初就埋下一颗善意的种子,然后静待花开,全身心地享受这一过程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