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只活一次,谁又能说别人的路是对是错

大家都只活一次,谁又能说别人的路是对是错_第1张图片
每个人,都有至少一次选择权

最近收到小师妹的消息。

她很迷茫,说很多声音缠绕她,是非对错让她无从选择。

我问怎么了?

她说自己想要从平庸中脱颖而出,但又担心姿势不对被群众视为眼中钉;想要越来越优秀,但又害怕高处不胜寒。

看似两难的选择题,却透露着很多人的纠结。

到底是做一个让周围人喜欢的普通人,还是不断努力向上攀爬的精英?哪一条路才正确?又或者有第三种选择?

回答之前,我先说个故事。

我从小在军队大院长大,父母管教严格,但很少在细节上约束我。

记得小学入学第一天,老师让大家顺座位依次起立自我介绍。

当众说话,对每个6岁的小不点儿来说都是一次心跳的加速。大部分人都是色羞羞的站起来,草草吞吐完几个字就慌忙坐下。

轮到我的时候,因为屁股底下的长条板凳和桌子间距太挤,无法直立。于是我就把腿从10厘米宽的缝隙间抽出来,再配上当时稍大一点儿的胆子,从通道走上了讲台。

跟大家说我是某某某,顺带拿粉笔把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对我来说,这并没有什么太不寻常。

谁都没有教过平生的第一次发言要怎么做,而我只是将平日水泥地上画的那几笔王字,换了个背板。

当天结束,老师选了我当班长。

下课放学后,其他小朋友都成群结队回家,只有我,是一个人。

我带着小小的失落回到家,跟我妈说了缘由。几秒简短的微笑后,她摸着我的头,对我说,以后不能那么野了,进学校了要听话,特别是要和小朋友搞好团结。

不知者无畏。完全不知何为团结的我,一不小心就被分裂。

为什么?因为我的行为偏离了样本均值,自我的表现和大家不一样,脱离了大众群体。

尽管无意为之,但群众雪亮眼睛解读出来的只是:不合群。

从未被约束过的勇气让我脱颖而出。

凸显的奖励是班长的头衔,惩罚的却是群体的疏离。

在那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开心。

因为每次两人一排站队型的时候我都是那个单数。就连和我住一起的发小,都瞒着我和同班同学偷偷出去玩。

有人的地方就存在竞争,有权利的土壤就会自动生成奖惩机制。

仅仅是做一个纯粹的做自己,在社会的最小单元——学校里,也充满了很多随机的意外。

身在江湖,就逃不开不想要的真实。

可能你会说,那是因为你不够优秀。

查理芒格不是说了么,能力强了,让自身配得上那份权利了,就能得到想要的受人喜欢?

每个人对优秀的定义不尽相同,我也还不够牛逼,就先拿成功名人的例子看看吧。

我们熟悉的美国前外交家,中国人的老朋友基辛格在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

当时他在学校想让一位政界人士当导师,那位人士不乐意。但为了打发他走,就列了一个25本书的清单,让基辛格读完再来找他。

这种时候别的学生都会知难而退,但基辛格真的就去读了。读完还写了详细的读书报告,逼得那个人最后不得不当了他的导师。

基辛格很努力,在学校表现突出,本科毕业论文超标写了300多页,搞得学校最后规定本科论文不得超过100页,这个规定还被其他学生私下称为“基辛格规则”。

可以说,基辛格的能力绝对配得上他想要的权利。

但你喜欢身边有这样的同学么?

事实上并没有多少同学喜欢基辛格,尽管他是同学们公认的强人。

换到中国,也许你也会在期末考试前找课代表求笔记,在团队项目里更愿意选择和牛人协作。

但抛开了事情谈感情,你不一定会喜欢这些公认的强人。

时间永远是最公平的,你交付给别人的优秀就是你投资于自己的分秒。

而那些想变得更优秀,真正想成为更好自己的人,他们会把用来“如何给大家好感”的时间努力修内功。

独立思考、有目标感、逻辑分析的优秀品质,自然会让他们从随波逐流、只看得到当下、受情绪纠缠的大多数人中,分离出来。

无论是默默低调,还是自信张扬,他们身上的光芒终究会散发出来,灯罩遮不了,被子盖不住。

就像我们常说的那句:是金子总会发光。

选择持续成长,不断突破局限,在通往越来越好那个自己的道路上,人会变少。

他们在变好,变得更好,进化到牛逼人的过程中,自动走上了不合群,特立独行的路。

与其说是矛盾,不如说是必然。

自然的如呼吸一样。

他们也许被欣赏,被羡慕,被追捧,但当真他们近距离来到你身边时,大部分普通人都还是需要有一颗宽阔的心,才能接得住。

权利的构造是古罗马的金字塔,有社会价值的资源会变稀缺。

越向上精进,就有越多的人在你身后。

你用自己唯一的一双眼睛紧盯前方,但脑壳背后汇集的是无数人的眼光。

那做让周围人喜欢的普通人,又会怎样呢?

无须有突出的能力,跟上均值;不必有太强的个性,和乐融融;不用有太多想法,懂得迎合。

你可以是家人的小酒窝,可以是朋友的贴心小棉袄,还可以是同事的开心果。但唯独可能没有直立前行的脊梁骨。

每个人都是独一份儿,所有人在这世界上都是独特的。

你可以回想下,你换了个新发型,身心气爽的走在大街上,感觉周围人看你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报告被老板批的一无是处,同事和你说话一个皱眉,你生怕是对自己能力的质疑。

这些就是我们心中独一份儿的“自我”概念,是我们从少年期开始就发展而来的个性特点。

心理学上用“独特自我”与“假象观众”来描述这个阶段的自我中心性。

具体理论就不多说了。

简单来讲,就是每个人都把自己作为人际和社会关注的中心。

进一步,如果你想让周围人喜欢,就得把焦点转到别人的身上,去考虑别人的需求。

这就意味着你得放得下“自我”的这个中心。

简单么?

很多人修了多年佛,才心存“无我”的事实。而更多的人还纠结于内心“你、我”的争执。

很多时候,我们想让周围人喜欢,说到底还是为了想让别人喜欢那个心中的“自我”。

但事实上,除了至亲好友,真的没有多少人会愿意放下“自我”来讨你喜欢。

反过来,就算你能放下那个“自我”,又可以讨到多少人真正的喜欢?

在这个看似简单的国度,少了外界权利的明刀追杀,但却多了自我矛盾的暗自讨伐。

我看《太极张三丰》那部电影的时候,里面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

从小和张三丰一起长大的董天宝,本来是个“守规则的本分好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讨人喜欢的普通人。

突然有一天他看清社会本质,觉醒过来,放弃“被人喜欢”的大众路线,选择了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权贵之路。

结局是失败了。在临死的时候,他和张三丰有一场争论。

张三丰认为他的选择是错的,因为牺牲他人往上爬不对。

而董天宝觉得自己没有错,因为在这个胜率只有0.0001%的赌局里,他只是赌输了。这是一个大多数人不会玩赢的赌局。

他选择玩,尽管输,但却不等于当初参加赌局的选择,是错的。

同样的道理,先不论董天宝的手段是否合理,但有一点是对的。

那就是,不管是不断精进去实现自己的中国梦,还是做个让朋友家人喜欢的普通人,都无对错之分,只有价值观的异同。

只是每一个人,多元取向下的选择差异而已。而每一个人,都至少有一次选择自己生活的机会。

只不过我们大多数人要明白,有了精英的技艺,你可以多一个进场参赌的选项。

而最终决定要不要进场这个只有0.0001%胜率的追梦赌局,还取决于你对99.9%可能赔率的愿赌服输。

而就算你最终从局中败下阵来,也不能说明曾经的选择有何不对。

大家都只活一次,谁又能说别人的路是对是错。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家都只活一次,谁又能说别人的路是对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