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博客」003:互联网因子师北宸

师北宸:

前凤凰科技主编,科技专栏作者。他的独立博客叫作:Digital Meme 你可以在他的微博或者Twitter 找到他。

「独立博客」003:互联网因子师北宸_第1张图片

见到师北宸的时候,上海街头已然流光溢彩,因为飞机晚点,以至于采访的时间也相应地推迟了好些时候。尽管如此,采访进行得仍是十分顺利,对他来说,给了他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那么,独立博客对于他,又是什么样的存在呢?

什么时候开始用独立博客的?

05年左右吧。那个时候自己玩,我应该换过很多地方,国内的国外的都有,比如Blogger什么的。那个时候就是觉得好玩,看到比较好的产品就会去用。那个时候只是对这个产品好奇、感兴趣,也没有认真在写。我04年才对互联网产生比较浓厚的兴趣,而05年的时候刚好是新浪博客爆发的前夕。
虽然我是计算机学院毕业的,但是我在技术方面是挺差的,没写过什么代码。我对产品是很感兴趣,但是wordpress多多少少需要懂点插件什么的技术方面的东西,这对普通人来讲门槛还是很高的。我基本是瞎折腾,包括模板也好,展示效果也好,基本上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国内国外的很多产品玩了没多久就再也不玩了。再后来就找到了Tumblr,我觉得Tumblr 是比较好的,很简单,非常适合我。Blog最基础的是发文嘛,而独立博客有比较好的归档和整理,这点是刚好满足我的要求,我只要用tag管理文章就好了。

之前还没有独立博客的时候,在其他平台上写东西的感觉,跟在独立博客上写东西感觉有差别么?对你来说,对这些东西应该是比较熟悉的。对比一下,独立博客有什么优势或者说它哪里特别吸引你?能不能详细介绍下?

独立博客嘛,就是独立,然后也比较自由。它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但是它不会来干扰你,这点对我来说是最关键的。我最讨厌你的文章或者博客啊被搞得花花绿绿的,比如推荐人给你关注或者又给你搞个活动什么的。我觉得它提供一个地让我去种菜就好了,但是不要管我种什么菜,这个菜一定有一个自己的域名。域名很重要,因为这是我的东西了,我没有一个自己的域名,哪怕是beichen.tumblr.com,也不是我的。如果是shibeichen.com,那么这个地就是我的了。虽然它本质上不是我的,但是从门面上来看,这个就是我的东西了。

确定域名直接用了名字?没有想过其他的名字么?会不会认为域名最重要的是辨识度?

我其实会给自己的Blog取一个名字。digital meme ,我其实很喜欢这个词。虽然我的博客看的人没多少,但是这个名字其实表达了一种气质或者对互联网文化的一种判断一种认可,所以叫它数字米姆。稍微懂点互联网的可能感受到这种感觉,每个人都是互联网的一个节点,一个因子,都可以跟人发生某种联系。

对整个界面的设计有没有花心思去设计?有没有想通过设计传达给别人某种东西?或者说是根本不在意这些?

没有。我自己没有设计能力,我的要求就是要非常简单,重点突出,用文字去吸引人。我的博客基本就是文章归档。(除了不能满足你域名的要求其他应该都符合了吧?)对,是很不错,非常简洁(笑)。

一开始写博客的时候有规划过么?想让它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对它有没有什么期望?

我其实是对写感兴趣,把问题想清楚对我来说很重要,我很喜欢一个把很多问题想清楚并写下来的过程。这个过程我是很喜欢的,最终会形成一篇文章。如果说写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把想法表达出来。

现在你觉得自己完成得怎么样?给成果打多少分?

我觉得还成,打70分吧。

在互动方面做得怎么样?会期待读者给予的评论么?

对我来说不重要,不过也不是完全不关注。我觉得反馈是对我写东西是一个很好的激励。一般有这么几个层面:1.大家表达得不够透彻 2.你们理解有误 3.我认为这个事情是这样的或者说是大家没有去关注这个问题,然后我会去写。

对写作环境有没有要求?

其实比较高,在等飞机或者飞机上写,完全写不出来。有问题来了,我会先想两个小时的架构。一般文章要有个主题,然后想把它想清楚怎么去写,怎么成文,最后才去写。

那在阅读方面的要求呢?

阅读的话要求倒没有那么高。在地铁里或者等飞机的时候都可以看一下。主要是现在这个时代,信息都碎片化了。手机啊pad啊什么的,占用了许多时间。每天还是能保证一定的阅读量,这跟工作也有一点关系,我在凤凰科技每天必须时不时地盯着页面动态,哪里需要跟进,哪里需要有个新的专题,硬着读下来的东西也挺多的,但是我并不觉得这个事情对我是一种负担。(有没有推荐的独立博客)之前会看魏武挥的,还会看 一个叫作oh my media 的这么一个博客,不过后来就不怎么看了。

除了独立博客之外,好像你的根据地也挺多的,不过网易或者果壳这边都不写文章了,豆瓣有写,但是更新好像不是很同步,是怎么分配的?或者说是怎么分类的?

对,网易的话当年开过一年多的专栏,果壳的话帮忙做过两个月的事情,包括产品逻辑以及运营逻辑,所以就在上面会贴几篇文章,后来就不贴了。豆瓣的话是很早就玩的,所以就会去发,不过现在也不发了。知乎也会发,去看看效果。也是。我觉得做的蛮好的一点就是就是反馈。有人喜欢这篇文章了就会收到邮件,这个很好。

写一篇文章需要花多久?

我产量不高,一般就是一个月两到三篇,也不会看到什么就写什么。写东西对我来讲,是对自己的一种探索,它并不是为了写而写。文章写出来都是为了想回答自己的问题。一篇文章写之前可能也会有5、6个问题,从中挑一个出来写,也有后来想清楚了觉得这些问题都完全不值得写的情况。

有没有推广运营方面的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不太去推广,我觉得推广对我来说太浪费时间了。我唯一会去做的事情就是我会选我自己比较认可的比较好的媒体或者平台去推广。我基本上都是借助其他平台。

会有那种“内容为王”的想法么,会不会觉得只要内容好其他都可以忽略?

我个人反而认为,渠道会比内容重要,媒体接触或者叫与读者的接触都是很重要的事情。我认为它重要但我不会花时间去做。我在凤凰科技就很明显感觉到,在门户这样的平台,你会发现以前认为一个作者写得不好,但是当你真正自己去做一个平台的时候,好作者太少了,这是一方面。还有一方面就是你把东西推出去会比生产一个好内容更重要,门户是一个渠道,类似于hao123,信息接触比内容生产要重要。当然它是一个1了,没有1后面加多少个0都没有用。但是这个时代,平均水平的内容生产是不太缺的,所以信息接触会要重要一些。但是对我来说,我做任何其他的事情都不是我的事情,我写文章却是百分之百属于我的事情。所以我更宁愿把时间花在怎么写、怎么表达上面,推广的话就顺其自然吧,当然我也不会去拒绝推广,我本质上希望更多人能看到我的文章。你看我很多文章都会给媒体,我也会care稿费这个事情了,所以我会兼顾。
(那怎样达到两者平衡呢?)
其实也还好啦,我只给网络媒体写。第一个网媒没有字数限制,纸媒往往要限制篇幅,那个很蠢。网媒不会。第二个呢,就是我永远不会跟你承诺什么时候写完。我写完了你再收吧,都是这样的。包括过去一年合作比较稳定的纽约时报中文网或彭博商业周刊,都是这样的。

如何看待独立博客这种产品形态在未来的发展?

我不太看好。独立博客是一个工具,工具的话永远只能给特别小的一部分人用。比较专业的写作者或者一小部分对技术比较敏感的人,这两拨人太少了。学习成本高,最重要的是传播成本高。你看微信,后台比较难用,但是一大堆人用,因为它有用户。你必须有读者。独立博客是倒过来的,我先有工具,再有用户。而社交平台是先有用户再提供工具和服务去满足用户。比如开个公号放个游戏或者支付,以后再放些生活类的等等。所以它的逻辑是你先有用户再去做,才是比较符合逻辑的,作为一个大众化的东西来说,这样才是靠谱的。工具是冷冰冰的,而用服务去跟用户产生联系才是正确的。
小众是一个独立博客所面对的事实,但它不能将小众作为标榜,不然它会越走越窄。一个好的东西,既有气质又要有用户。我觉得有气质是不太难的,有用户才是比较难的。

未来的话,对自己的博客有什么样的打算?会想要尝试改变么?

希望它不要变。因为要换一个地方是很麻烦的(笑),现在这样就好了。

常言道:以不变应万变。在千变万化的信息社会中,师北宸选择了安静地在角落思考,并将答案付诸于笔尖,就如同许许多多偏居一隅的写作者一般,将独立博客变成自己心灵休憩的港湾,平静、宁和、没有人打扰。这是他的选择,那么,还会不会有其他选择呢?请期待「独立博客」采访第四期。

你可能感兴趣的:(「独立博客」003:互联网因子师北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