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与人文旅游专题
微信公众号—猫途之旅
(更多更新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本文为猫途之旅的第32篇观察文章
《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32站-镇江
(需要定制旅游行程、规划线路,可加作者微信:2564501680)
《高铁游中国》系列简介
本专题以笔者所在的城市——成都市为起点,沿着高铁走遍全国100个旅游城市(线路不重复,一条线走完),每座城市一个疑问,一个主题,一篇文章,深度挖掘该城市的自然人文旅游文化。
不是游记,不是攻略,而是有品位有态度有分析的城市旅游观察!
【京沪高铁】
G42,无锡东-镇江南,历时29分
说起法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法海不仅是《白蛇传》和《新白娘子传奇》中的二号男主角,更因为教科书中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而恶名远扬。
在众多历史传奇中,法海和尚多管闲事,声名狼藉。他以封建卫道士自居,粗暴无礼地拆散姻缘,是不折不扣的“恶和尚”。
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历史上法海真的存在吗?如果存在,他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今天的文章,就带你走进《高铁游中国》系列之第32站——镇江。
镇江概览
镇江,江苏省地级市,古称“润州”,民国时曾为江苏省省会。长江和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素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美誉。
镇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市内有三山、茅山两个5A级风景区和西津渡、南山等众多名胜古迹。
作为吴文化的重要发祥地,镇江不仅是“甘露寺刘备招亲”、“白娘子水漫金山”等传说的发源地,也是《文心雕龙》、《昭明文选》、《梦溪笔谈》等巨著的诞生地。
01/ 传说中的法海
传说中的法海,是《白蛇传》、《新白娘子传奇》、《青蛇外传》、《青蛇》等小说及影视剧中的二号男主角。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法海费尽心机得想要拆散别人的姻缘呢?
一开始见到许仙,法海就不断夸赞有佛缘,并劝其出家。作为镇江金山寺住持,法海拥有极其强大的法力,本着降妖除魔、拯救苍生的信念,极力拆散许仙和白素贞。剧中的法海,思想十分保守,认为所有的妖精都应予以收服于佛,进行修炼。
传说中,法海本是西天灵山一只乌龟,听佛经成精后,偷了佛祖的念珠和钵盂,跑到了金山寺。之后,他就开始为百姓治病,但是收费很高。有一天,法海突然发现没人来看病了,一打听,原来山下有人家开了个保安堂,医术高明且价格实惠。
后来法海跑去一看,原来是蛇精所开。于是双方开始斗智斗勇,法海把钵盂变成凤钗,骗许仙给白娘子戴上,抓住了白娘子。接下来小青学艺报仇,推倒了雷峰塔,白蛇青蛇双战法海,法海一看不好,就躲到了螃蟹肚子里。
于是有了鲁迅先生名作——《论雷峰塔的倒掉》,法海作为文中的反面人物,声名狼藉。他是专制独裁的封建统治者、封建卫道士的代言人,多管闲事,横加干涉阻挠白素贞和许仙的美好姻缘。法海先是把许仙扣留于金山寺,后来又把白素贞镇在雷峰塔下。鲁迅先生实在是愤懑不平,因此盼望雷峰塔倒掉,白素贞终得解脱。
到此时,法海禅师的名声,已经被“诋毁”得体无完肤,网络上也一度出现了《法海你不懂爱》的神曲。或戏说,或调侃,或亵渎,总之法海几乎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事实果真如此吗?
02/ 真实的法海
历史上的法海真实存在,且是唐代名相裴休之子,俗名裴文德。但与传说中不同,法海禅师是一名得道高僧,并且对中国佛教发展有着卓越的贡献。
法海(当时还叫裴文德)刚出生时,便天资聪颖、记忆力超群,后博览群书、才学俱佳,年纪轻轻就中了状元,被封为翰林。但裴休不希望儿子少年得志,于是亲自送他入佛门,替皇子出家,并作了“警策箴”,劝勉他精勤向道,莫荒废大好时日。
据《金山寺志》等资料记载,法海出家后,辗转多地修行,最后到了镇江的泽心寺。在那时,始建于东晋时期的泽心寺,大庙倾毁,杂草丛生。46岁的法海跪在残佛前,发誓要修复寺庙。
从此,法海身居山洞,开山种田,精研佛理。有一次,法海在挖土修庙时意外挖到一批黄金。他不为所动,将其悉数上缴,皇帝深为感动,将这批黄金还给法海,用于修复庙宇,并赐名为流传至今的“金山寺“。
如今,金山寺塔西侧地下,仍有一个“法海洞”(又名“裴公洞”),便是法海当年修寺时所居的山洞。
凭着超人的毅力,苦心的经营,法海终于创建了规模宏伟、名扬天下的金山寺。他开江南一大佛教寺院,并发展为江南地区佛教界最大的禅宗丛林,被奉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历史上的法海禅师,是一名苦行得道、受到整个江苏地区百姓敬仰的开山祖师,从来没有拆散别人家庭的说法。史书中,也仅有一则驱赶咬伤人兽的白色蟒蛇进入长江的记载。该事被明朝的冯梦龙编入《白娘子永镇雷峰塔》,里面的法海为民除害,而白蛇才是胡作非为。
但由于这个故事听起来并不十分美好,一边是法力无边、劝人远离女色的大禅师,一边是受到镇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加上古代恋爱婚姻不自由,人们心生不满,于是以讹传讹,故事越来越离奇,法海也逐渐成了拆散姻缘的封建守旧势力代表。
自此,从冯梦龙创作《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镇雷锋塔》故事中的得道高僧,到后人演绎《白蛇传》戏剧中破坏美好姻缘的“糊涂僧”法海,再到现代影视剧中肆意被塑造、歪曲和丑化的法海形象,或戏说、或调侃、或亵渎,已没有底线。
艺术创作固然美好,但历史人物也不能肆意践踏。正如佛教界所说,虽然关于法海的影射与调侃,不是由《法海你不懂爱》开始,但希望能在此结束,还法海禅师一个清白。
本文为原创,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微信公众号:猫途之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