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用才情征服身边的每一个人

林徽因——用才情征服身边的每一个人_第1张图片
《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

有一次我在看林徽因的书,朋友家的小孩正好看到了,说:“林徽因啊”,我说你认识林徽因啊,小朋友说:“认识啊,才女嘛”。很多人会把林徽因贴上才女、女神的标签,但是她还有一个标签就是建筑学家。这两天看了《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这本书,其实写林徽因的书有很多,这本书让我再次温习了林徽因的一生。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出生于杭州,从小就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林徽因有着很敏感的童年,因为母亲不受父亲的喜欢,12岁的林徽因就表现出心思缜密,对将来的所思所谋,对于进学的渴望,这些种种反应出林徽因以后对感情与生活的选择埋下了伏笔。

大家在说起林徽因的时候,不得不说的另外一个人就是诗人徐志摩。徐志摩在林徽因16岁的时候就喜欢上这位才华横溢的女子,可是在林徽因的心中却很清楚,诗人的热情和赞美不是生活的本质,最终让林徽因可以踏实行走的前路,是与梁思成并肩而行的人生。看似她和梁思成在一起是父母之命,两小无猜,但是谁又知道她是否主导了这样的选择呢。她是明智的,也是如此恰当,这样的选择既符合她的年龄,又符合她的心境。

诗人这一标签在我心中代表着:浪漫、多情以及做事情不计后果。最典型的当属徐志摩,在他喜欢上林徽因后不计后果的非要和张幼仪离婚,后来又浪漫多情的和陆小曼谈情说爱,最后还是不计后果的和陆小曼结婚。徐志摩把他的才情和多情都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在徐志摩的心里,林徽因是聪慧的,也是天真得;她是博学的也是从容的。她像一朵缓缓开放的花朵,花期那么长,永远在徐志摩的心底的一隅。苦痛时,遥望,闻香,就知足了。在徐志摩身上印证了一句老话:“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即使徐志摩最后和陆小曼结婚了,但是他的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永远属于林徽因的。

徐志摩乘坐的飞机在济南坠落,机上乘客与机长均罹难,林徽因没能见到徐志摩的最后一面,对于徐志摩的离开,林徽因是悲痛的,她不仅失去了一位挚友,也失去了一位灵魂上与之对称的坐标。这位在很多人眼里风流的才子,在去世后2周后林徽因写了一篇《悼志摩》,看了这篇文章后,我们会发现对徐志摩会有另外一种全新的认识,他并不是大家说的“滥情”,而是心底有一份孩子气,那份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激发灵感的真与美的催化剂的性情。

林徽因的才情和美貌不光吸引着徐志摩还吸引着金岳霖。金岳霖最初还是通过徐志摩认识的林徽因,从此太太的客厅就少不了他的身影,而且金岳霖还把家搬到林徽因家隔壁,这样一住就没有离开过,甚至他们在逃难的时候,金岳霖仍然住在林徽因家的隔壁,在林徽因困难的时候始终帮着他们夫妻。金岳霖一生未娶,心里始终记挂着林徽因,但从来不会逾越半步。

林徽因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很多名人,如胡适、冰心、沈从文、萧乾,这些人都是以能进入太太的客厅为荣,我们知道徐志摩对林徽因念念不忘;金岳霖为了林徽因终身不娶;不光因为她的美貌,一个人的美貌可以消失在岁月的长河里,他们喜欢的林徽因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变淡,也许在他们心目中,林徽因就是独特的那一个人,但是世上也只有一个林徽因。她是一个有争议的妻子、有情趣的主妇、有理想的母亲,是一个浪漫的建筑家、认真地生活家、才华横溢的学者。她的洒脱与固执,坚守与开通,多情与理智,生生地把那些声名赫赫的男人,弱化成了客厅里的壁灯,一明一灭都是为了衬托她的明亮。

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这么多年,为了他们的建筑梦,辗转奔波在诸多的文物建筑之间。包括杭州的六和塔,蓟县独乐寺,十三朝古都洛阳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包括北京的颐和园、天坛、故宫三大殿,到处都留下了这对伉俪近观远望、爬上爬下的身影。他们陶醉在中国千年文明留下的遗产中,他们都明确地知道,建筑就是一种艺术创造。只要林徽因有了和梁思成一起外出考察的机会,她就非常喜悦,甚至在她生病的时候,只要能和梁思成一起考察古建筑,身体的健康都是次要的。林徽因终究不是一个真正的家庭主妇,她的心早就跟着古建筑连在了一起。哪怕风餐露宿,只要能把那些沉睡百年千年的古建筑从昏梦中唤醒,让它们在世人眼中重新呈现出价值,林徽因所有的劳累与纠结也就是值得了。林徽因在讲解建筑的时候,把建筑的外形与内在思想联系在一起,又分解出皇权政治对建筑美的影响,以及建筑与自然的相互辉映。

这本《水墨青花,刹那芳华:林徽因传》书,详细的介绍了林徽因的一生和成就。林徽因的生命结束在1955年,林徽因51岁,她这一生有过好日子,也有过坏日子;她这一生有很多标签,我最喜欢的是建筑学家,让我在她身上看到了很多品质,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林徽因——用才情征服身边的每一个人_第2张图片
林徽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林徽因——用才情征服身边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