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站过桩吗?

  有朋友从网上搜了一篇关于站桩的文章,问我怎么看。

苏轼站过桩吗?_第1张图片

  我一打眼,这篇文章我读过,其说理部分还是蛮有说服力的,核心是天人合一:自然界因为人类掠夺过度、森林减少而生雾霾和沙尘。同理,人由于欲望过多、思虑过度而导致下虚上实,气在上面降不下来。解决上实下虚的对策,自然之道在植树造林、减少人为干预;养生之道在站桩,只要像大树一样安静下来,自然而然就会清升浊降、一气周流。

  这篇网文后面介绍的站桩方法是社会上常见的曲膝桩,这里不作评判。为了说明站桩的好处,文章末尾把苏轼老人家请出来,说“正如苏东坡评价练站桩时所说:‘其效初不甚觉,但积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力百倍’。”

  当年我在网上看到这一节的时候,心里也动了一下,因为文豪苏轼都站桩,多有号召力啊。但多年的严谨还是让我留了一个心眼,还是查一下为妥。

  不查不知道,人家苏轼站没站过桩,咱们不知道,但上面这段话却真的不是在说站桩!

 《苏沈良方卷第六》上张安道养生诀:

  某近年颇留意养生,读书延问方士多矣。其法百数,择其简而易行者。间或行之,辍有其验,今此闲放,益究其妙,乃知神仙长生。非虚语尔,其效初不甚觉。但累积百余日,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久欲献之左右,其妙处,非言国文本所能形容,然亦可道其大略。若信而行之,必有大益,其诀具下。

  每日以子时后(三更三四点至五更以来皆可)披衣坐(只床上拥被坐亦得),面东或南,盘足坐,扣齿三十六通,握固(以两拇指掏第二指手纹,或以四指都握拇指,两手拄腰腹间)

  闭息......

  苏轼老人家这个百倍于药效的养生法门,一开始是坐着的,尔后扣齿、闭息等,到最后是散发卧、热寝至明。他还特别指出“但清静专一,即易见功矣”。从头到尾,老人家未提站桩两个字。

  说到这里,近来有善知识点拨我:不要说别人的桩法不好,你可以说直立站着的桩更容易保护膝盖、更容易放松入静等,但别说人家弯膝盖的桩法不好。诚如斯言,人各有缘份,喜欢什么、练什么,那是各人自己的事。但对于文首朋友的问话,我还是结合近期偶得,总括答复一下:

  一是生命来自宁静。干什么事都要从根子上来,站桩的目的是干什么?是不是恢复生命活力啊?好,古人讲安身立命,只有身安了,我们的命才有根。《道德经》有言: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复各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讲的多明确啊,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大道根源、生命之根在于静,只有静,生命才能再造。一样的道理,只有静下来、不人为折腾、不拼命造作,大自然内在的生机才能恢复。所以,苏轼养生功法也强调“但清静专一,即易见功矣”。

  二是大道是至简的。人之常情是“重远而轻近,重古而轻今”,越是远的、越是困难的、越是繁琐的,尤其是不易得到的事情,越是感觉好。一般人都有索隐行怪的情结,都想追追不到的、想干与别人不一样的事情。你告诉他,人生下来就是直的,直直站着五臟六腑才不受压迫、才不会生病;只要把神收回来,像平常一样自然而然站着就能养生;这个桩行住坐卧都能练,符合“道也者,百姓日用而不知、须臾不可离”的古训。他不会相信这些的。这也是花样繁多的表演性套路泛滥的原因。形正则气顺,心平则气和,气顺气和则无病,一切都是简简单单的,别搞复杂了。平时无意间的经常低头都会造成颈椎病,刻意弯曲身体某个部位或躯体紧张时间长了,后果可想而知!

  三是要练功先放松。老子告诫我们: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只有专气致柔、如婴儿一样,松得像水一样,才接近于道。人的气血运行是有规则的、是循着脉络路线来运行的,任何养生功法只要符合和助益人体的奇经八脉、十二条经络的流程和方向,只要有益于身心放松的,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否则,气血稍有压制、可能练的时候感应强烈、感觉很多,但长此以往、适当其反,对臓腑尤其是心脏造成很大压力。这是有前车之鉴的!

  四是一切皆自得也。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自求多福、好自为之。《易经》讲:自天佑之,吉无不利,人自强自立、老天才能保佑你。儒家强调:君子无所不用其极,无入而不自得。佛家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修道强调道本无物、修原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以,站桩不要求感觉,求现象、求气感、求速成,不能用意引导,就是自然而然地身心合一、心息相依,久之则会无中生有,静极生动,阴极生阳,不思而得,不勉而中,这种不求自得的东西才是自身大药。一切有为的、作意的、速成的皆要警惕。

  五是内因决定外因。医理讲“有诸内必形诸于外”,同理,我们的一切外在形体动作或姿势都是为了让内在的臟腑、经络、气血运行更加顺畅,千万不要为了所谓的好看、漂亮而造成身心紧张。形意拳祖师爷李洛能讲过:形意拳无屈膝折腰之苦,为什么现在都在强调膝盖蹲得越低越好呢?形意拳前辈李仲轩也讲过:由外在形体求内在精神,是刻舟求剑;由内在精神通达外在形体,是一步登天。遇到什么功法,建议您还是从医理、按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标准衡量一下,看是不是道法自然、是不是符合医理、能不能让我们的内在达到心平气和、气定神闲,多问几个为什么,千万不要他说什么就是什么,也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为了追求所谓的外在形体美、追求动作好看而忽视了内在放松。

  说到最后,苏轼站没站桩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知道为什么要站和怎么站桩。

你可能感兴趣的:(苏轼站过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