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为青年读书会而写的分享稿

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上午好。很感谢集团举办这个青年读书会,让我们可以就读书这件事在这儿进行交流。

其实我差点就来不了。收到读书会通知的时候,我内心是非常想参加的,但是又有点顾虑,于是我悄悄问我们社办公室的同事,我说:今年我36岁了,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或者共青团的年龄界定,我已经是法定中年人了。还能参加青年读书会吗?同事鼓励我说:集团没有限制年龄,去吧!于是我才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大家交流。再次感谢……

我在编辑岗位上工作过几年,知道编辑每年做选题都要看很多书。这些书都是有用之书。有一本书,可能每位编辑的案头都有,那就是《现代汉语词典 第七版》,如果你的案头没有,你同事的案头肯定有。还有一些必看的书,就是与选题有关的参考书。每做一个选题,书柜里就有一堆的同类产品,编辑肯定认真研究过这些书的编辑体例、特色和目标读者群。并在此基础上设计自己的产品,使之更胜一筹,更贴近读者。

我现在在总编室,所负责的工作有一部分是重大奖项和资金申报,相关方面的书籍不多,因为政策每年都有变动。在资金申报这一块儿,我更愿意看咱们中南政府项目办主任发在群里的政策文件及文件解读,这些政策性文件虽然不以书为载体,但它们是我工作的指向标,对我的工作有明确的要求,便于我开展工作,我也觉得很有用。

还有一些有用的书,是与我们的工作不那么紧密,却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说,我当编辑的时候,就对成功的营销案例挺感兴趣的,当时找了相关的书来看。现在负责出版社在媒体的宣传推广工作,对营销更感兴趣了。近期在看的一本书书名是《创意营销——中国互联网营销新趋势》。这些书虽然不能直接指导我的工作,但是对我发散思维,联合别的部门和单位开展工作还是挺有助益的。

但是我知道,作为编辑,想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不容易。因为工作量很大。我粗略了解了下,教育社的新编辑一年至少要看30万字的书稿,其他编辑通常是50万字、80万字不等;岳麓社的编辑一年约80万字的保底任务。通常情况下实际工作量是远远超过这些保底数字的。而人民社的校对人员,一年的工作量多的一千万字,少的几百万字。这么大的工作量,再去看书可能不那么容易。尤其是自己负责的书下厂付印后,恐怕短期内是不想再去看一眼了吧。可是我们不看,省局质检中心的同志会请专家帮我们看,等到他们看出了问题,我们只能吃不了兜着走了。

有一次,省局质检中心的老师来我们社讲课,举了一个例子,一段百来字的文字,两三句话,句子的语法和逻辑有问题。她说她对照着上下文修改了约半个小时,才把这百来字的句子捋清了。讲完这个例子后,她发自肺腑地感叹:编辑真不容易!要遭遇这样的句子,要经常和这样的句子较劲。锻炼出来的不是审美水平,而是审丑水平。

我觉得,她这话说得在理。编辑在做选题时,确实能增长相关方面的知识,有的甚至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可是工作之余,不是更要读一些优美的文字,把我们被带偏了的审美水平给带回来吗?而这些优美的文字,通常是没有立竿见影效果的,可以说是“无用”的。

这些所谓的“无用”的书要不要读?要读。我最近在看的一本闲书是刘墉的《不疯魔 不成活》。这个标题来自于京剧界常说的一句话。我觉得读这本书我挺快乐,因为书里有许多画作、优美散文,还有智慧箴言。一篇一篇对照着看下来,有一种“散文是有声的画,画是无声的散文”的感觉。除此之外,我也喜欢看一些历史、科普、文学方面的书籍。

读书是件很私人的事情。人不可能将百分之百的时间和脑力投入到生活中,总要留一点时间给自己,读书就是人与作者、与自己相处和交流的时候。我理解成一种人和思想的“光合作用”。打开一本书,你敞开心胸,释放真实的自我,带着自己的心绪和情感阅读文字,再糅合了字里行间的兴味和意境反馈回来,同时感受到读书带来的安宁与丝丝的喜悦。整个过程,就像植物的呼吸一样,寂静、缓慢、富有力量。阅读时,我们不是封闭的自己,所阅读的文字会润物细无声地滋养我们,包括思考模式的习练、宽广视野的塑成、人生智慧的体悟以及开放求知欲的保持。

读书的方式有很多种,在家和办公室,我倾向于阅读纸质书,伸手能到的地方基本上都有书,有书的地方必有笔,可供划重点和在空白处写心得体会。如果下次再翻这本书,我可能就只看划线的内容和笔记了。而在外面坐车或者等人的时候,我倾向于看电子书,手机里面下载了当当读书和百度阅读两个App,阅读起来挺方便,还能把碎片时间给利用上。白天用眼过度的话,晚上我会选择听书。如果有时间,还会写写读书心得或书评,巩固下知识,发表下见解。

学习是任何年龄段都可以做的事情,无论青年,还是中年,保持阅读和思考的习惯,是一件终生受益的事情。我们是出版行业从业人员,自己做过书,更明白一本书的诞生有多么不容易。读好书、好读书,是对书的尊重,也是对我们自己的尊重。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谢谢大家!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篇为青年读书会而写的分享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