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心情起起伏伏,真正要做事的时候,一颗强大的内心尤为重要,它会让你在意志损耗时,仍能保持战斗力。因为这个模块叫修心,拥有强大内心,才能赢得胜利。猫叔用两堂课给我们打“强心针”,而在《唐浩明谈曾国藩修身之道》这本书中,读到了一种“自觉认真”的精神。一个以圣贤为榜样,取法上上,坚持克己自律,最终被称作“晚清第一完人”的曾国藩。他守拙而勤,结硬寨,打呆仗,把自己磨成了一把利刃。
一、普通人的逆袭之路
一个生在偏僻乡村、世代务农的草根,通过科举考试分到翰林院,走到人生转折点上,从此开始不平凡的一生。这样的介绍并不能概括曾国藩,但足以说明,他是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做事,成就了一番大业。这中间有勤学上进、师友相助,更有克己自律的修身之道。
曾氏在二十一岁时,给自己取字号“涤生”,涤旧生新的意思。他非常认同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以圣贤为榜样,给自己提出了高要求。
而科举成功后,在翰林院为官期间,遇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其中的唐鉴和倭仁,更是给曾国藩的修身、读书,带来了诸多启发。主要通过日课的形式,来记录自己一天的思想行为,随时督促自己。另外,唐鉴给曾国藩推荐的《朱子全书》,也让曾国藩对义理之学有了修习。
听了朋友的意见,曾氏愈加坚定在修身方面的身体力行和学问方面要深究道理,时时处处对照自己,做到自我反省。
二、心性、功课修炼在平时
曾氏在去世当天还在写日记,整整三十四年的时间,他都用日记的形式,记录日常的所见所感。并且因为文笔练达,能够提炼出精华,他的日记价值颇高。
曾氏一生,不断提醒自己忌贰忌巧,力求主一。主一,是一心一意地做一件事,不去想别的,能够做到心静气恬。他把读书、静坐、写字等列入课程表,将自己的功夫下在平时,做到日拱一卒。
在日记中,时刻体现对自己的高要求,甚至会有严苛的标准。以“聪明日减、学业无成”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对自己写文求名、名心大动感到“可丑”。在我们看来是一件小事,曾氏都能反思一番,不断检视自己。
曾氏记录写字的日记,特意就思与学不可偏废,做了一番探讨。他在习字过程中,领悟到思学结合才有成效。在脑子里知道字应该怎么写,还要在每天的练习中坚持。正因为专心致力于字的结构,从不间断,才让十年前脑子里构想的字竟然能形成于笔端。
通过曾国藩的记叙,以及后来人们对他的评价,都能看到他是一个思学并举,做出结果的践写者。
三、读史读修身,听课听心法
通过阅读曾国藩,看到一个普通人通过自身努力终成大家的修身之路。离不开对自己严格的要求,将圣贤功夫下到平时,能够脚踏实地地做事,让自己真正成事。对每一个要成为行家的我们而言,要从阅读中,学习曾氏敢于立大志,更坚持在每一天践行的行为。
而猫叔的分享,从如何让内心变得更为强大,到行家路上的五心修炼和人性的认知,也让我们看到了牛人的心法。
首先,认清自己的发心,坚持在行家路上成就更多人。只有你时刻在想着他人,为他人提供高价值,最终才能不经意成就自己。在做事的道路上,常怀感恩心,发自内心地感谢身边遇到的人。
其次,学会独处和反省自己,保持平常心和敬畏心。能够想清楚什么事能干,什么事不能干,坚守自己的本心。成长路上的得失与输赢,都能带来正向影响,要用平常心面对。选择靠近正能量的人和事,不去说也不去做过于特立独行的事。
还有,在行家路上要有野心和专心。给自己定大目标,是一想到就兴奋不已、干劲十足的状态。只有敢想的人,才能为了目标,不断让自己学习、成长、分享、实践,并且专注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出结果。
最后,成就用户,满足人性需求。在你做读书会的时候,明确交付,关注你的用户,给足成就感和确定性。在具体的流程设计中,要有大惊喜,强感知,另外要多晒用户的成果和证言。还能不断推陈出新,设计新的课程,留住用户。
四、立大志、静打磨
通过《唐浩明谈曾国藩修身之道》和猫叔的两堂课,都让我看到了一个牛人身上具有的特质,足够坚定,有大志向,并且将功夫下在平时的人和事当中,最终都能做出结果。
从一开始定位做读书育儿咨询的我,愈发坚定自己的选择,虽然清醒看到自己能力和心性中的不足,但还是鼓励自己:只要认准一个目标,持之以恒的做下去,终究会有回报。
成事,急不得,要把自己当作利器,专心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