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好有钱,我要如何“穷开心”?借鉴之整理片

现在的孩子,吃的喝的玩的用的,讲究品牌、精致、新奇...诱惑多多,攀比心理也难免。孩子和欲望相处的方式,就这么开始了。如何引导尤为重要:

第一:要富养

对孩子有求必应,要啥买啥,有时父母自己往往都舍不得花,偏偏却对孩子特别下得了狠手。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富养”?

NO、NO、NO!非也,非也~

富养,是心灵的富足。心灵富足来源于:了解自己被深深的无条件的爱着,并且产生很大的安全感。

那么,作为父母,要有质量的陪伴孩子,注意倾听。姜丰说:"除了给予孩子适当的玩具、精心的照料、耐心的陪伴、新奇的旅行等等,你还有很多东西可以提高孩子童年的质量,宽松的多样化教育是其中之一。" ​​​​可见,爱是前提。

第二:穷之。

渡渡鸟说:富则接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在前面说的"富养"的前提下,有必要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穷“。不论父母处于什么样的经济地位,拥有什么样的经济条件,一定要和孩子划清界限。让他们知道他们是“穷人”。要求额外所得,一定要有额外付出。——额外所得,就是超出父母直接给的基本条件之外的,孩子自己的消费欲。额外付出,可以是孩子所能及的任何任务。

关于我们家有没有钱,之前听过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故事:

小孩A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小孩B问他的富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孩子传承的是什么?

小孩A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自己的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3.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力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精神财富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小孩B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1.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

2.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

3.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应了古语的“富不过三代”!

这位B爸爸传给自己孩子的仅仅是物质财富,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其实,话说回来,如果孩子的心是“富”的,即使她/他知道自己暂时是”穷”的,也不会产生过于偏激的想法和行动。

第三:见多识广,才能理智的取一瓢饮。话说“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对于孩子来说,阅读、亲近大自然、交朋友和玩耍即是最好的“见识“。所见即所得,培养“见过即拥有”的富足感。

第四:言传不如身教。

对于家长来说,务必以身作则,切不可攀比跟风成习。要在平时的点滴中,自然而然地,把奢侈品放在一个合理的位置,逐渐形成习惯。在孩子遇到青春期奢侈品比较大潮时,已形成了自己的定海神针,可以变大变小,重若千钧。

最后,如果再给予孩子一点理财知识的辅助,相信会事半功倍。

推荐入门级理财书籍:

1.《小狗钱钱》(博多·舍费尔)

2.《富爸爸穷爸爸》(清崎)

你可能感兴趣的:(同学好有钱,我要如何“穷开心”?借鉴之整理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