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看懂这篇文章,你可能真需要先了解这个比赛,我参加的是第十一届西门子比赛中的智能研发赛项。
下面的篇文是在获奖后及时动笔的,因此文中还能感受到一些比赛的影子,这篇文章或许只有经历过“西门子杯”智能创新研发赛项的朋友们才会深有体会。
1.要充分了解自己的产品
这一条的目的在于树立信心,确信自己的创意是最好的。盲目信心那叫迷之自信,这里的信心是建立于对所做产品的充分了解,如创意来源、市场前景、技术实现等。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某些问题,比如,感觉自己的创意有点冷门或者市场认可度不够,针对这个担忧,队长巩传家解释的很好。他说:“现在的冷门不代表以后得不到重视,而且对于消费品来说,并不是所有消费者觉得需要才需要,假如卖家能够说服你,让你觉得它很重要,当很多人被说服的时候,这个产品也就变得重要了(简而言之,新产品的推广和应用需要时间)。”技术实现方面,可能你觉得自己做的不好,不能很好的实现预期的功能,请记住,有些东西不能实现是必然的,因为现阶段你还不具备那个水平。但是,有些技术难点,即使你解决不了,那你总该能找到解决的思路或者其他解决途径吧。这就看你的眼界有多开阔,知道多少东西了。有很多我们不懂的专业的理论或者技术,不知道它的原理,其实也不需要你完全明白,你只需要知道它能帮你解决问题既可。最后,你觉得不能实现的,是因为你基于分析、测试的,但是其他参赛队员不一定了解,所以,如果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可替代方案,你大可以这样将就过去,自信满满。(注:平常学习做事可不能这种思想啊)
2.攻辩要准确表达、防歧义
西门子比赛中最具风格的一个环节,很刺激。今年的攻辩环节让我很遗憾,一方面是因为,毕竟是国赛,大家准备的都很充分,很难挑出对方漏洞,另一方面则是我们确实被坑了,怪自己没经验。至少有两个问题,对方是答非我所问的,无奈对方解释的还很有道理,评委老师就判对方得分了。我提出了对方的文档/技术漏洞,对方回答了自己此前解决过的问题,奈何敌我双方关注的点不一样,因为攻辩时间有限,我们无法继续纠缠问题。最后评委老师如何给分,就要看老师具体听懂谁说的了,遗憾的是专家觉得对方很有理,对方加分。所以呢,以后攻辩环节,提问题应尽量简洁明了,直切要害,避免问有歧义的问题,一定要让评委和对方清楚你的阐述,必要时可以使用图纸或者资料辅助。同时,我也从这次教训中学会了一个答辩套路,假如对方的问题确实难倒我们了,我们也可以试着答非所问,往我们已经实现的类似的解决方案上引(逼不得已才能用哦!)。
3.文档中要有科学计算
就我个人而言,我讨厌科学计算、数据分析之类的东西,但是,这部分内容在你的竞赛文档中又是必不可少的。就我们现阶段的产品制作而言,我们常致力于功能实现,但是功能真的实现了吗?以槽口清理为例,经过测试,我们确实能从图中看出清理前后的污垢有明显的变化,但是这个变化有多少呢,我们需要用一个确切的数据来证实这个变化量。要知道,100%的污垢经过清理,同样是清理干净,但是变为40%和10%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在我们看来,我们预期的功能实现了,但是清理工作真的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了吗?有的评委老师可能就很在意这个问题,我们却并没有针对这个问题在文档中做出解释。只有科学合理准确的数据,才能令人信服,需要慢慢养成这种理工科的思维和精神。有的参赛同学可能怕实际的数据会影响专家们对我们的产品好感度,这种担忧是合理的,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评委老师能意识到量化结论这个关注点,那他也一定能客观评价你的产品。哪怕你的清洁能力只实现了50%,也可以大胆写出来。当然,这个数据不是写出来就完了的。你还需要分析找出为什么只实现了50%的清洁度。是因为清洁液与污垢的反应速率太慢了、还是因为毛刷的旋转速度、毛刷的材质不适合等问题引起的。最后,如果你还能分析证明出你的理想清洁能力,那就更好了。注意,有的参赛同学为了突出自己的产品性能好,故意把实验数据夸大,比如,比赛中某作品根据钢筋截面大小识别其位置,某粗钢筋的识别出错率为0.1,细钢筋的识别出错率为0.02,正常人的思维是越粗越好识别,而该队的数据正好跟常识相反,那么这个5倍的关系是怎么得到的呢?这个问题如果被评委老师问到,参赛同学若没有具体的测试数据来证实,只会让人觉得你的数据是编造出来的,弄巧成拙,印象很不好。
4.三思而后行
初赛的时候,我发现了许多原理上就不可行作品却拿来参赛了。不知为什么,西部赛区很多参赛队伍使用陀螺仪,部分人甚至滥用。虽然我对其也只是一知半解,但是我们完全可以自己分析出原理可行性。比如,某作品利用陀螺仪实现拐杖的直立。诚然,陀螺仪确实能检测倾斜偏差等一些列数据,但是这只是一些数字信号,仅仅靠信号是不能保持直立的。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对偏差信号进行计算,输出偏差量给其他动力结构,通过动力结构输出(反)作用力来调整直立姿态。所以重点是什么呢?重点是你得有一个能够发力的机械结构,但是该参赛作品上没有这个结构,所以不可能实现其所述功能。我想表达的是,像这种原理上的不可行问题,不要做,出去了都让人笑话。
5.关于修改文档
文档的修改最好是打印出来,在纸质版上进行。可能是因为长期的纸质阅读习惯,在纸上更容易发现问题。文档的修改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有些表述,可能你今天写了,今天看不出什么问题,但是等过几天再看,有的语句就会语义不通,这时候再修改可能更有效果。其次,关于文档的科学表述,能发现的问题就尽量避免吧,比如最常见的“我们的产品”可以改成“本产品”,其他的就需要多学习,多看看类似的文献,学习写作规范。
6.“你如何向我推销你的产品?”
标题这句话是一位评委老师问的,假如这个问题问一个专职推销员,他可能会回答得很好,但是问参赛学生这个问题,答案则不太理想。被问的同学(这个同学确实很优秀)是这么回答的,“既然你过来看我们的产品,就说明您看好我们的产品,我们的产品。。。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基本上就是在说他的创新点”。假如你被问到这个问题会怎么回答呢?其实,我的第一反应也很懵,我估计也会围绕创新点来展开,可能这是做比赛人的常规思考模式吧。但是,静心想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让你换位思考一下,卖家通常是如何推销自己的产品呢?不就是围绕商品的那几个要素:价格、质量、性能、产品特色等进行对比推荐的吗。然后你也可以再补充一点你的创意来源等东西。
7.市面上为什么没有这个产品
不论是初赛还是决赛,我参加的这两个作品,都被问到了标题中的问题。然后我又是一阵懵。很惭愧,我们竟然从来没考虑过这个问题。讲真,搞创新研发的同学,真的应该多考虑考虑这个问题,被问到却答不上来真的会很棘手和尴尬,如果实在想不明白,可以请教带队老师,王老师的解答我很服。
8.淘宝上有的产品是不是不能做?
比赛中经常遇到类似的问题,如某宝上有同款,你这个东西已经有人做过了,这种情况下,你还有做的必要吗?首先,这种创意产品应尽量避免,毕竟说不清,理还乱;如果非要做,最好查一查有没有类似的专利,某宝上有的东西不一定有专利,没有专利我们就可以试着搞自己的特色并申请专利,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点,杜绝雷同,有了专利专家也会认同。还有,该比赛主旨创新研发,但同时也是在鼓励同学动手实践,如果真的是你做的,你真的学到了东西,也不会有人刻意为难你。
以上篇文仅仅是针对这个比赛的一些感受而已,学习过程中的感悟远不止于此,有机会再交流分享。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巩传家、马卿林、师宗辉三位队友,实验室的学弟学妹们,还有一直指导我们的王老师、孟老师,怀念跟大家一起奋斗的日子。如今我毕业半余年,作为一个大学里立志工作不考研的老学长,给具有同样想法的学弟们讲讲我的经历。
因为我大学里就计划毕业后留在烟威地区工作,我分析拥有一个扎实的本科学历和基础,在烟台找一个合适心仪的工作还是很有可能的。找工作期间,我也投过几份简历,根据面试经历,我总结了一条他们的共同关注点,那就是用人公司还是很在意你的大学经历。我认为,一个没有动手能力的工科生不是一个称职的工科生。像我们这种工科专业,你的项目经历/比赛经历就是一块很好的敲门砖,学以致用,在比赛中锻炼你的各项能力。西门子是一个不错的比赛,因为它基本模拟了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流程,包括从产品的创意提出、可行性分析,到产品的市场需求分析、产品的研发设计,最后到产品功能验证、产品应用推广和售后等这一系列流程。因此,假如你投入了精力,你可以从比赛中学到很多东西,尤其重要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许你大学里学到的理论知识用不到太多,但是你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却是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想起了前几天跟我们领导的一次谈话(该领导也是面试录用我的领导),他说:不知道为什么,面试的好多人都不重视英语,英语4级都没过,也没什么项目/比赛经历,有些人的项目经历甚至只是兼职赚钱的那种。之所以录用我,也是看我大学里做过一些东西,有项目经验,这样在工作中能更快适应。
找工作如此,其实考研面试亦是如此,趁着还在学校,趁着还有时间,用心做点比赛/项目,锻炼一下自己,不为别的,只为将来面试有一个能拿出来讲的话题